摘 要:為了提高公路軟土地基質(zhì)量,防止出現(xiàn)沉降、滑移等危險情況,選擇合理的軟土地基處理方法,從理論和實際出發(fā),分析軟土的工程特性,介紹了CFG樁法、填砂竹節(jié)樁法、排水固結法、新型地固件(DBOX)法,以及從適用范圍、施工工期進行比選,總結了各種方法的適用情況。
關鍵詞:公路;軟土地基;處理方法;比選
1 引言
軟土是一種較為特殊的土體,其含水率為34%~72%,孔隙比在1~2之間,飽和度在95%以上,液限一般在35%~60%,塑性指數(shù)為13~30[1]。近年來,我國公路建設快速發(fā)展,在建設施工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遇到軟土地基。目前,常見的軟土地基危害有沉降和穩(wěn)定性破壞,在公路建設完畢投入使用后,軟土地基中的土層水分漸漸揮發(fā),土顆粒之間的密度變大,公路逐漸發(fā)生沉降變形;甚至嚴重時土體出現(xiàn)滑移失穩(wěn),造成安全事故。
公路分布較廣,使用要求較高,因而對地基有較高的要求。軟土地基處理技術隨著現(xiàn)代工程技術的進步趨于完善,處理的方法多種多樣,根據(jù)工程實際情況進行分析比選,對地基處理具有重要意義。
2 軟土地基處理方法
軟基處理方法主要分成兩大類:一類是復合軟土地基處理法,如粉噴樁、旋噴樁及碎石樁等。另一類是排水預壓固結法,包括堆載預壓法、排水固結法等。復合軟土地基處理法主要是指將天然地基土增強或者設置加筋材料,提高土體的強度,復合地基由增強體和周圍土體共同承擔荷載[2]。排水固結法實質(zhì)上是通過不同的處理方法使地下水排出,使土中孔隙水壓力快速消散,有效應力增長。
(1)CFG樁是水泥粉煤灰碎石樁的簡稱。它是由水泥、粉煤灰、碎石、石屑或砂加水拌和形成的高黏結強度樁,它和樁間土、褥墊層一起形成復合地基[3]。CFG樁復合地基加固機理主要有置換作用、減載作用和對土的約束作用[4]。
(2)預應力高強混凝土竹節(jié)樁是一種采用特制鋼模制成的樁身,每隔一定距離設置一個節(jié)點的預制混凝土異形樁,竹節(jié)直徑是樁身直徑的1.25~1.5倍,竹節(jié)間距普遍為1000mm,與同規(guī)格的管樁相比,可節(jié)約材料。在竹節(jié)樁施工過程中通過樁身竹節(jié)節(jié)點將碎石、砂土等散體材料壓入土體中形成填砂竹節(jié)樁[5]。
(3)排水固結處理技術是軟土地基處理的一個重要處理措施,它是指天然地基在荷載作用下,通過布置豎向排水井或塑料排水板,使土中的孔隙水被慢慢排出,孔隙比減小,以加速地基土固結變形,使得地基土的沉降提前完成,并加速地基土強度逐漸增長,以保證地基的穩(wěn)定性[6]。
(4)DBOX是向內(nèi)部約束裝置的構件填充碎石、砂子等材料,利用填充材料的自重和構件的張力,使構件自身的強度提高并保持形狀;在地固件上加壓時,其下方形成的圓錐形凹槽約束了凹槽中的原土,使得周邊的超靜孔隙水壓力消散,在增加了地基承載力的同時,約束了原土的擠出,使地基的液化得以控制;利用填充材料之間的摩擦力起到減振的效果[7]。
3 軟土地基處理方法的對比分析
為了質(zhì)量能夠得到保證、工期按時完成以及利益的最大化,要選擇最優(yōu)化、最合理有效的施工方案,在選擇方案的同時,對每個影響因素都要面面俱到。下面根據(jù)查閱資料和相關調(diào)查對上述地基處理方法的適用條件、施工工期進行了對比。
3.1 上述地基處理方法范圍對比
適用范圍對比見表1。
由表1可知,上述所列出的處理軟基的方法中,使用復合地基法處理軟土地基比排水預壓固結法處理的厚度大,但適用的土質(zhì)范圍不盡相同,可使施工方案的選擇更有針對性。
3.2 上述地基處理方法工期對比
處理工期長短對比,見表2。
由表2可知,上述所列出的處理軟基的方法中,排水固結法的施工工期最長,主要原因是施工工藝比較復雜,需要的機械設備多,新型地固件法的工期較短,若對工期有急切要求可優(yōu)先考慮;復合地基法的施工工期都較長,處理效果更佳。
4 結論
本文分析了軟土的工程特性,并介紹了CFG樁、填砂竹節(jié)樁、排水固結以及新型地固件(DBOX)處理軟土地基的方法,從適用條件、施工工期進行了比選。
1)軟土地基具有含水率高、滲透性低、黏性大、抗剪強度低等工程特性,使公路難以保持穩(wěn)定性,容易發(fā)生沉降破壞。
2)CFG樁法適用范圍較廣,可處理淤泥、雜填土、粉土等天然地基,工期較長,成本較高,能處理大多數(shù)軟土土質(zhì)。
3)填砂竹節(jié)樁法可處理深厚軟土層、土質(zhì)極差、含水量過多的土層,工期較長,是一種較為經(jīng)濟的處理軟土地基的方法。
4)排水固結法可處理軟飽和土,且厚度比較大的土層,工期是上述地基處理方法中最長的,因為其施工工藝比較復雜,雖施工時間長,但處理效果好,適用于不緊急的軟基處理。
5)新型地固件法(DBOX)可處理淤泥、淤泥質(zhì)土,施工方法簡單,是一種經(jīng)濟簡單的施工方法。
參考文獻
[1]董科鋒.一般公路軟基處理施工技術分析[J].科學技術創(chuàng)新,2019,28(1):108-110.
[2]龔曉南.復合地基[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1992:48-49.
[3]林智,王躍.CFG樁技術在高速公路軟土地基中的應用[J].水運工程,2007,7:98-100.
[4]沈宇鵬,田亞護.GC-CFG組合樁復合地基處理高速鐵路基底的應用研究[J].土木工程學報,2013,46(2),136-142.
[5]周佳錦,龔曉南.軟土地區(qū)填砂竹節(jié)樁抗壓承載性能研究[J].巖土力學,2018,39(9):3425-3431.
[6]趙慶遠.公路工程施工中軟土地基問題及處理技術淺析[J].智能施工,2019,16:8-9.
[7]陸秋生,許寶田,野本太,等.軟土地基新型地固件加固方法[J].工程勘察,2019,10:35-41.
作者簡介
江相玲(1998-),女,漢族,四川省自貢市人,學生,本科,西南科技大學土木工程與建筑學院,研究方向:工程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