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河南省南陽市中心醫(yī)院一病區(qū) (河南 南陽 473000)
2.河南省南陽市中心醫(yī)院膽道普外科 (河南 南陽 473000)
魏璐璐1 吉文偉2 黃維平1
因病變(如慢性中耳炎)或先天畸形導致中耳傳音結構受影響,進而使聽力下降的情況在臨床較為常見,對于此類患者,聽骨鏈重建術是目前主要治療方法[1-2]。近年來,隨著耳科手術應用材料的迅速發(fā)展,除自體材料外,人工材料也在聽骨鏈重建術逐漸普及,人工聽骨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和聲傳導效能,且操作較為方便[3-4]。人工聽骨鏈重建術已成為治療慢性中耳炎等中耳傳音障礙疾病的重要方法,但由于中耳結構細微,術后通過傳統(tǒng)影像學方法較難顯示其形態(tài),不利于療效評估。多層螺旋CT(MSCT)薄層掃描可以清晰顯示微小結構,且其多平面重建技術能從多方向、多角度觀察聽骨鏈的位置和形態(tài)[5]。本次研究以我院45例行人工聽骨鏈重建術的患者為研究對象,探討MSCT多平面重建對人工聽骨鏈重建術療效的評估價值。具體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收集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45例行人工聽骨鏈重建術患者的臨床資料,其中男性26例,女性19例,年齡22~63歲,平均年齡(42.81±10.25)歲,均為單耳手術,其中采用陶瓷和羥基磷灰石材料10例,采用肽質聽骨贗復合物35例,所有患者術后均進行MSCT檢查,檢查時間為術后1~3個月。
1.2 方法
1.2.1 MSCT檢查:美國GE公司LightSpeed VCT 64排螺旋CT,取仰臥位,掃描范圍從外耳道下緣至巖骨上緣。行薄層掃描,掃描參數(shù):電壓120kV,電流350mAs,層厚0.67mm,矩陣1024×1024,螺距0.25。
1.2.2 MSCT多平面重建:采集原始數(shù)據(jù),傳至GE AW 4.4工作站進行軸位、冠狀位、矢狀位多平面重建,重建層厚1mm,層間距0.2mm,矩陣512×512,F(xiàn)OV 180 mm×180mm。
1.3 MSCT評價 對MSCT多平面重建后人工聽骨連接情況進行評分,評價內容包括人工聽骨是否連接完好、中耳炎癥嚴重程度、聽骨鏈和周圍組織間是否發(fā)生鈣化連接。評分標準[6]:0分表示人工聽骨連接完好,中耳無炎癥;1分表示人工聽骨連接完好,中耳有炎癥但未累及聽骨鏈;2分表示人工聽骨連接完好,中耳有炎癥且累及聽骨鏈;3分表示聽骨鏈和周圍組織間發(fā)生鈣化連接;4分表示人工聽骨脫位。其中MSCT評分為0~1分表示結果陰性,MSCT評分為2~4分表示結果陽性。
1.4 臨床療效評價 患者術后均行純音聽閾檢測,包括0.5kHz、1.0kHz、2.0kHz頻率聽閾的氣導(AC)和骨導(BC)聽閾測試,計算氣骨導差(ABG),ABG=氣導聽閾-骨導聽閾。手術效果良好:ABG≤20dB;手術效果不佳:ABG>20dB[7]。
1.5 統(tǒng)計學分析 應用SPSS 19.0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計數(shù)變量采用例和百分率表示,MSCT評分與臨床療效評價結果采用雙向有序分組資料Spearman相關性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MSCT檢查結果 MSCT多平面重建可清晰顯示人工聽骨位置和形態(tài)以及周圍組織結構,包括前庭窗、面神經管等。45例患者中,35例人工聽骨連接完好且未見中耳炎癥;4例人工聽骨連接完好,中耳可見少量黏液,聽骨鏈無異常;2例人工聽骨連接完好,中耳有炎癥且累及聽骨鏈;2例可見聽骨鏈和周圍組織間發(fā)生鈣化連接;2例人工聽骨移位脫出。
2.2 MSCT評分與臨床療效評價結果分析 Spearman相關性分析顯示,MSCT評分與臨床療效評價結果的等級相關系數(shù)r=-0.771,P<0.05,兩者具有顯著相關性。MSCT診斷靈敏度為85.71%,特異度為100%,準確度為97.78%,與臨床療效評價對照結果見表1-2。見圖1-2。
中耳傳音結構細微,進行人工聽骨鏈重建術時,聽小骨植入和重建聽小骨連接等極其細小的差異也可能影響聽力效果[8]。以往由于影像檢查設備的限制,臨床評估患者聽力改善情況,一般通過術后純音聽閾檢測和鼓膜像變化來間接判斷,雖然可以反映患者聽力狀況,但難以直接和清晰地觀察術后聽骨鏈形態(tài),對于術后具體聽力不佳原因多不清楚。隨著耳顯微技術的迅速發(fā)展,耳部影像學檢查質量也越來越高。
MSCT是臨床了解人體解剖結構的重要影像學方法,能夠不間斷采集數(shù)據(jù),同時獲取多個層面圖像數(shù)據(jù),且掃描時間相較單層螺旋CT短,Z軸分辨率高,能通過多個軟件重建高質量圖像,其中多平面重建應用較廣[9-10]。MSCT多平面重建是以二維形式顯示的一種基于體素的表面模擬三維重建技術,能夠克服掃描角度及掃描體位的限制,通過三個標準層面基線旋轉顯示不同平面上的圖像,可多方位展示聽骨鏈情況,顯示聽小骨全長、面神經管、內耳道、耳蝸等,所獲信息較為全面,為醫(yī)師提供了豐富圖像資料,有利于醫(yī)師評價中耳炎癥和聽小骨細微結構[11-12]。逯巧慧等[13-14]研究指出,MSCT多平面重建圖像可清楚顯示聽骨鏈損傷類型,包括砧鐙關節(jié)分離、錘砧關節(jié)分離、砧骨骨折、鐙骨底板陷入前庭、鐙骨弓骨折等,相對于常規(guī)CT二維軸位和冠狀位掃描,對聽骨鏈解剖結構顯示更加直觀和細致。阮士棟等[15]研究亦表明,高分辨CT多平面重建可較好顯示聽骨鏈結構、形態(tài)和活動空間,對聽骨鏈各部分中斷診斷效能佳,與手術結果一致性好。本次研究分析行人工聽骨鏈重建術患者術后MSCT檢查結果,顯示多數(shù)患者人工聽骨連接完好且未見中耳炎癥,少數(shù)患者人工聽骨連接完好,中耳有炎癥,聽骨鏈無異?;蚴艿嚼奂?,另有部分患者MSCT多平面重建圖像可見聽骨鏈和周圍組織間發(fā)生鈣化連接或人工聽骨移位脫出。而Spearman相關性分析顯示,MSCT評分與臨床療效評價結果的等級相關系數(shù)r=-0.771,P<0.05,相關性顯著,MSCT診斷靈敏度、特異度、準確度分別為85.71%、100%、97.78%,表明MSCT多平面重建可清晰顯示人工聽骨位置和形態(tài)以及周圍組織結構,有效分辨中耳炎癥和人工聽小骨,其診斷結果與純音聽閾測定診斷符合度高。
表1 MSCT評分與臨床療效評價結果對照
表2 MSCT診斷與臨床療效評價結果比較
圖1 MSCT多平面重建顯示人工聽骨(肽質聽骨贗復合物)與自體鐙骨相連;圖2 MSCT多平面重建顯示人工聽骨(肽質聽骨贗復合物)移位。
綜上所述,MSCT多平面重建操作簡便,對人工聽骨的位置、形態(tài)及其周圍組織結構的顯示形象直觀且成像質量較好,可將其作為人工聽骨鏈重建術療效的評價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