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梓越 王磊 鄧鋒
【摘要】 祖國醫(yī)學多從陰虛論治膝關節(jié)骨性關節(jié)炎,而忽略了陽虛在該病治療中的作用,本文從陽虛論治且在臨床運用取得了一定療效。
【關鍵詞】 膝關節(jié)骨性關節(jié)炎;陽虛;氣血失和;痰濕蘊結
膝關節(jié)骨性關節(jié)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我國最常見的退行性關節(jié)疾病,隨著病程延長表現(xiàn)出漸進性演變,主要癥狀包括疼痛、晨僵和關節(jié)彈響等。我國KOA的患病率為8.1%,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進展,發(fā)病率還有逐漸上升的趨勢[1]。KOA是多種危險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其中以年齡增長和肥胖最為突出[2]。中醫(yī)學認為KOA屬于“骨痹”“痛痹”等范疇[3],治療多從滋陰論治,筆者結合云南地域特色,提出以陽虛論治的思路,在臨床實踐中提供一定參考。
《素問·生氣通天論》中云“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标枤馐侨梭w主要基礎,其重要性如同太陽,發(fā)揮著溫煦及衛(wèi)外的作用。筆者在臨床工作中以陽虛論治KOA取得一定的療效,具體分析如下:
《靈樞·本臟》云“氣血和則經脈流行,營復陰陽,筋骨勁強,關節(jié)清利矣。”即氣血調和,筋骨才有充足的氣血營養(yǎng),膝關節(jié)才能活動自如。
氣血與陽虛密切相關,脾為氣血生化之源,統(tǒng)血主四肢,脾陽虛則無法運化飲食及運輸水谷精微以濡養(yǎng)周身,導致氣血生化乏源,膝部肌肉失于氣血的滋養(yǎng),導致股四頭肌萎縮。肝主疏泄,其疏泄氣血功能依賴肝之陽氣溫煦推動,《靈樞·經脈》曰:“肝足厥陰之脈,…,上踝八寸,交出太陰之后,上內廉,循股陰,…”肝經循行過膝,氣血不暢,進一步引起局部氣血瘀滯,閉阻經脈,筋脈拘急,不通則痛;肝陽虛日久則肝血虧虛,筋及關節(jié)失于滋潤,筋附骨,骨連筋,筋骨弛廢則束骨無力,屈伸不能。腎陽為陽氣根本,中老年人腎陽不足, 導致營衛(wèi)失調不能祛散外來寒濕,寒濕為陰邪留于膝,在外阻滯氣血運行,在內注筋骨而表現(xiàn)為虛邪互結, 癥情反復,與KOA反復膝部疼痛,畏寒喜暖等癥狀相符合;腎主骨生髓,腎陽虧虛,無法充養(yǎng)髓海,則骨功能無法充分發(fā)揮,筋骨缺乏濡養(yǎng),骨骼發(fā)生退行性改變。
因人體自身會存在代償,短期陽虛引起的氣血失和不會完全失去對膝部肌肉及筋骨的濡養(yǎng),故早期KOA患者常無明顯癥狀。在KOA中后期,長期的脾肝腎陽虛,導致陰陽失衡,氣血失和,肌肉、筋脈及骨髓失去濡養(yǎng),骨質發(fā)生退變而引起癥狀。
臨床上KOA多伴有肥胖,胖人多痰濕,歷代中醫(yī)皆認為痰濕是一個重要的致病因子及病理因素,年輕時臟腑陽氣充足,尚可運化痰濕,可隨著陽氣漸衰,失于溫煦,臟腑功能失調,導致痰濕蘊生,最易侵犯膝關節(jié)[5]。J.Martel-Pelletier[4]等的研究顯示肥胖(BMI>25)將明顯引起膝關節(jié)的超負荷運載,進而導致KOA,且脂肪含量可作為一個預測軟骨減退的指標,肥胖人群晚期行膝關節(jié)置換的幾率要比正常人群高三到四倍。
痰濕的產生與陽虛密切相關,脾陽虛運化失常,肝陽虛疏泄失常,腎陽虛津液輸布異常,久生痰濕,聚結于膝,阻礙氣血運行,逐漸失去對肌肉,筋脈及骨的濡養(yǎng),日久引起靜脈回流障礙,血流動力改變,導致骨內壓力增高,影響軟骨血供,發(fā)生缺血壞死及骨質增生等一系列的變化。腎陽虛蒸化無力影響水液輸泄,造成關節(jié)腔積液減少,無法充分營養(yǎng)軟骨,長期則軟骨過度磨損,引起內外間室壓力及下肢力線的改變,最終致內外翻畸形;亦可使關節(jié)腔積液增多,導致浸于其中的軟骨細胞腫脹、壞死、脫落,最終失去正常功能,引起嚴重的KOA。
蔣某,女,63歲,2019年8月27日初診?;颊叻磸陀蚁ゲ刻弁?年,于天氣變化及上下樓時加重,昨日因蹲過久(無外傷史)出現(xiàn)右膝部隱痛,內側為主,畏寒喜暖,四末欠溫,偶腰部疼痛,氣短乏力面黃,納眠及二便可,舌淡紅苔白,脈沉細,49歲已絕經。??茩z查:右膝無腫脹淤青及內外翻畸形,膚色、溫正常,股四頭肌無萎縮,內膝眼輕度壓痛,外膝眼及內外側間隙無壓痛,肌力正常,下肢血循及感覺正常;右浮髕及磨髕試驗(-),抽屜試驗(-),側向應力試驗(-),麥氏征(-);右膝屈曲受限,屈曲80°,伸直0°,內外旋10°,BMI 22.9。完善檢查:風濕六項未見異常,DR右膝正側位(負重)示:右膝退行性改變,雙側關節(jié)間隙未見狹窄(Kellgren&Lawrence II級)。辨證:肝腎陽虛兼氣血不足,治則:溫補肝腎,益氣養(yǎng)血,方選右歸丸合八珍湯加減,如下:
制附片6g? ?肉桂6g? ? ?熟地黃20g? ?山茱萸9g? 山藥 12g? ?枸杞子9g? ?菟絲子12g? ? 杜仲12g? 當歸15g? ? 懷牛膝9g? ?西洋參20g? ? 川芎15g? 白芍12g? ? 白術15g? ? 茯苓? 15g? ? 伸筋草12g桑寄生9g? ?甘草6g? ? ?7劑,日一劑,三餐后溫服。
2019年9月4日二診:癥見:右膝部隱痛及屈曲受限改善,約100°,四末漸溫,腰痛減輕,納眠及二便正常,舌淡紅苔薄白,脈沉細。又服14劑后,諸癥均好轉。
KOA患者隨著年齡增長,肝脾腎陽氣漸衰,功能失常,氣血失和,導致肌肉散失充養(yǎng),筋脈失去濡養(yǎng),骨髓滋養(yǎng)不足,產生骨質退變;肝脾腎陽虛,蘊生痰濕,流注于膝,阻礙氣血運行,影響軟骨血供,造成軟骨破壞。中醫(yī)治療KOA重肝腎陰虛而相對忽視肝脾腎之陽的重要性,故結合云南地域特色,在前人扶陽基礎上,提出以扶陽為本,兼調節(jié)氣血或化痰祛濕以治療KOA的思路,驗之臨床,確屬有效。
[1]中華醫(yī)學會骨科學分會關節(jié)外科學組. 骨關節(jié)炎診療指南(2018年版)[J]. 中華骨科雜志, 2018, 38(12): 705-715.
[2]L. Zhao,A. D. Kaye,A. Abd-Elsayed. Stem Cells for the Treatment of Knee Osteoarthritis: A Comprehensive Review[J]. Pain Physician, 2018, 21(3): 229-242.
[3]許輝,康冰心,孫松濤,et al. 膝關節(jié)骨性關節(jié)炎的中醫(yī)臨床研究進展[J]. 中醫(yī)學報, 2019, 257(34): 2124-2129
[4]J. Martel-Pelletier,A. J. Barr,F(xiàn). M. Cicuttini,et al. Osteoarthritis[J]. Nat Rev Dis Primers, 2016, 2: 16072.
[5]陳廣禎,李心沁,梁安民,et al. 從瘀血痰濕論治膝關節(jié)骨性關節(jié)炎[J]. 中醫(yī)正骨,1998(04): 32.
*通訊作者:鄧鋒,昆明市中醫(yī)醫(yī)院骨傷科,住院醫(yī)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