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慶超
【摘要】將中華傳統(tǒng)文化落實在道德教育中,學生通過學習經典詩文,在潛移默化中受到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熏陶,從而使學生懂禮儀、明事理。本文結合《弟子規(guī)》啟蒙讀本,提升對道德與規(guī)范的認識,進而落實《道德與法治》教育。
【關鍵詞】弟子規(guī);《道德與法治》;孝道;價值觀
本學期開學初,邱兆平校長在全體教師大會上,演講了《打造高效課堂》,其中高效課堂核心的一點是:學生愿意學!這一句話觸動了我的心弦,也呼出了全體教師的心聲,更喊出了所有家長的心聲。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如果缺乏老師和家長的正確引導,往往容易導致他們缺乏主觀能動性。因此,如何透過多元化的教育教學模式引導孩子們快樂成長的同時,培養(yǎng)其學習興趣顯得尤為重要。
學生是祖國的花朵,是民族的希望。在他們人生基礎階段中,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使他們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人更是教育的重中之重。所以,作為啟蒙老師的我們,應當教孩子做一個有良知、有道德的人。? ? ?那么,教孩子做一個有良知、有道德的人,從哪里做起呢?慶幸的是,學校開設了《道德與法治》這一課程。孔夫子教育我們:“夫孝,德之本也?!贝蟮乐梁?,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就要先從孝敬父母開始。一個有孝心的人在家做到“父母呼,應勿緩”,即使來到學校也一定會做一個讓父母放心的孩子,就是上課認真聽課,與同學團結友愛、友好相處。在家里懂得孝順的孩子,也一定懂得尊敬老師,是個有禮貌的好孩子,這樣的孩子怎么可能成績不好呢?所以,這學期我在《道德與法治》課上加入了《弟子規(guī)》的蒙學讀本。
一、融入禮的教育
古圣先王教育子民沒有用法律,而是用道德,用禮儀來化民成俗。因為法律是樹,道德是根?!墩撜Z》里講:“不學禮無以立”,所以,禮是人與人之間最優(yōu)美的距離?!抖Y記·曲禮》里面記載著春秋時晏子的一則公案,晏子說:“夫人之所以責于禽獸者,以有禮也?!保ㄈ酥员惹莴F尊貴,是因為人有禮,而禽獸沒有禮)孟子也說過:“飽食暖衣,易居而無教,則近于禽獸。”
孔子曰:“安上治民,莫善于禮。”用禮來區(qū)格,讓我們去遵循、保持我們民族的優(yōu)良,他是我們真正創(chuàng)造子孫后代的福址,才能過幸福生活。曾經有一個大學生宿舍,在一個秀美的山腳下,每年當洪水一泛濫,從山上一沖下來,就沖到了宿舍里,差點兒淹死人。后來就把堤壩建立起來,從此再也沒有水患,可是住在一樓的人說:我們推開窗戶看到的是一堵墻,都看不到風光,他們就想把墻推倒。試想一下,推倒這堵墻會怎樣?居安思危,禮就是起到這樣的作用,我們認為平時風景好,發(fā)山洪的時候少,認為這些禮是“吃人”的禮教,是扼殺人性的,必有亂患。
禮就是讓我們防患于未然,禁于未發(fā)之未豫。就是當孩子的惡習還沒有形成之前,當惡念在他們的心里有點印象的時候,我們就把它扼殺在萌芽之中,這稱為預防法。每一個行為都慎于開始。《弟子規(guī)》里很具體的講了“預防法”,只是有時候,家長、老師的敏感度不夠,很多小的過失都認為無所謂。《弟子規(guī)》中講,“非圣書,屏勿視,蔽聰明,壞心智”“斗鬧場,絕勿近,邪僻事,絕勿問”。整本《弟子規(guī)》只有這兩句用的是“絕對”的“絕”,為什么我們的圣賢人這么注重不要接近斗鬧場,相信李雙江如果學過《弟子規(guī)》,他在教育孩子上,不會只注重才藝這些枝末,孩子也不會染上那些惡習。反觀現(xiàn)在,斗鬧場在哪里?斗鬧場已經從卡拉OK廳搬到了家里,很多電視、電腦的節(jié)目、游戲,都在摧毀孩子們的心智。
而道德教育,應該從幼小抓起,所謂同盟養(yǎng)正。古人云:“教兒嬰孩,教婦初來?!眿牒淼竭@個世界看到的父母家人的行為,就像錄像機、錄音機一樣實錄下來,可能在三歲以前孩子沒有記憶,但都深藏在潛意識里。大人做到《弟子規(guī)》,就像演員,孩子就學到。《弟子規(guī)》其實不是教材,是每個人必須遵守的一種做人的規(guī)范,而現(xiàn)在很多人不知道什么是《弟子規(guī)》。教育的本質就是“長善與救失”,長孩子本性的善良,挽救孩子已成的過失?!吧瞎ぞ绕涿妊?,下工救其已成”。
二、積極倡導“孝”的回歸
道德的根本就在孝道,孔夫子說:“夫孝,德之本也?!毙⑹堑赖碌母尽=逃欢ㄒ獜男⑽医?。古語云“百善孝為先”。這句話的意思是指兒女的行為不應該違背父母、家里的長輩以及先人的心意,是一種穩(wěn)定倫常關系的表現(xiàn)。因為孩子的孝心一打開,他所有的好德行都出來了。
在《道德與法制》課上,加入《弟子規(guī)》讀本,通過大舜、閔子騫等的故事,系統(tǒng)地給孩子們講了孝道。好學生不一定是孝子,但孝子一定是好學生。因為一個孝子在家里懂得“父母呼、應勿緩,親有過、諫使更,怡吾色、柔吾聲?!痹趯W校會做一個好學生,因為“親所好、力為具,親所惡、謹為去。”一個孝子感受到父母的需要,父母不僅僅是望子成龍,自己臉上有面子,也是希望孩子有知識、有能力,有才干,在社會上有立足之地,將來有好日子過,更希望培養(yǎng)出像孟子、范仲淹一樣的清官,為社會多做一些事情,大孝顯親。
今天這個時代,人活在世上,靠專業(yè)、專長和能力活著已經不成問題,但要活出意義,就需得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再好的父母憑其個人的生活經驗去總結一些觀念去教育孩子,是很有限的??峙聮煲宦┤f,架漏牽補,而孔孟之道就是一套完整的價值觀。
三、講解“怎樣是好學生”
課堂上,我還給孩子們講解了“好學生是什么樣子的”?孔子有兩種學生不教,一種是智商有問題的,一種是沒有學習欲望的??鬃诱f:“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什么叫“不憤不啟”呢?不到你努力想弄明白而得不到的程度不要去開導你。什么叫“不悱不發(fā)”呢?不到你心里明白卻不能完善表達出來的程度不要去啟發(fā)你。換而言之,想要老師啟發(fā),就要自己先下苦功夫,認真思考。當你想懂而懂不了,想說而說不出,這時候老師的啟發(fā)才是最有效的。這就是孟子所說的及時雨,再優(yōu)秀的老師,不管怎么努力而學生不愿意配合,怎么會有教學成果呢?老師就像及時雨一樣的潤物點化。針對學生某方面的問題,老師因材施教,指點、幫助才會立刻有效。
學生請教的原則沒有別的,就是把喪失的心找回來。這說明儒家思想對這個心特別重視。什么是心呢?心代表一個人的自覺能力,不管做任何事一定要記得我在做,我是主體,我對于行為的結果要承擔責任。如果沒有這樣的自覺,心就很容易在外面游蕩,這樣生命就沒有主體性,就不能逐漸成長為健全的成熟的人格,是非??上У?。
怎樣做才算是一個好學生呢?需要四個條件:第一,放寬視野,定高目標,不能要求老師降低標準;第二,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第三,要專心學習;第四要誠心請教。
最重要的是第一點,放寬視野,定高目標,不能要求老師降低標準。既然是學生,要學當然學最好。傳說,古代的神射手后羿教人射箭,一定會要求對方把弓拉滿,如果弓沒有拉滿,蓄積的力量不夠,就很難射遠、射準。高明的木匠教導人,就是用圓規(guī)跟曲尺,該畫圓就圓,該畫方就方,要照規(guī)矩來做事,不會因為笨拙的學徒而去改變。要成就品行高尚的好學生,可以用《弟子規(guī)》去引導、激發(fā)孩子的學習內動力。
教育最重要的目的,是培養(yǎng)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優(yōu)秀人才,使其更好地服務于社會,造福于廣大勞動百姓。一個孩子想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光靠家長和老師的監(jiān)管是遠遠不夠的。如果孩子從小受到《弟子規(guī)》的熏陶,就會逐步養(yǎng)成“自我反省,自我教育”的好習慣?!吧倌耆籼斐?,習慣成自然”,所以,我們作為老師一定要教給學生正確的人生觀,讓他們學到一生當中真正可以讓他們幸福人生的根本東西——道德與法治。
參考文獻:
[1]高德勝.道德與法治(二年級下冊)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2]弟子規(guī)[M].武漢:湖北美術出版社,2015,7.
[3] 張艷英(譯).論語[M].中華出版社,2006.
[4] 中華書局.禮記·曲禮[M].中華書局,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