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晚清桐城派詩人徐鐵華生平發(fā)覆*

      2020-03-16 19:45:38李永卉黃柏芝
      古籍研究 2020年1期
      關鍵詞:桐城派晚清生平

      李永卉 黃柏芝

      關鍵詞:徐鐵華;桐城派;生平;晚清

      晚清民國時期,桐城派出現(xiàn)了以方東樹、姚瑩、梅曾亮、吳汝綸、張裕釗、姚永樸、姚永概、方守彝等爲代表的作家群體,其中池州府石埭縣(今安徽省石臺縣)人徐鐵華(1879—1915)也是活躍於這一時期的桐城派學者之一。徐鐵華生於1879年,長期居於安慶,與桐城派學者往來密切,與當時一些皖垣名流同享“耆儒桀士”之稱,並與姚永概等同執(zhí)教於安徽高等學堂。(1)政協(xié)安慶市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安慶文史資料》(第11輯),合肥:安徽省出版局,1985年。徐鐵華時任國文教習(王開玉:《安慶史話》,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228頁)。光緒三十二年(1906)四月,沈曾植升署安徽提學使時(2)錢實甫編:《清代職官年表》第四冊《學政(提學使)年表》,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第2761頁。,曾先後招致“程抑齋、方倫叔博士(守彝)、常季、馬通伯主事(其昶)、鄧繩侯、胡季庵、徐鐵華、姚仲實(永樸)、姚叔節(jié)解元(永概),時時相從,考論文學”(3)王蘧常編 :《沈寐叟年譜》,《民國叢書》第 76 輯,上海:上海書店,1989年,第50—51頁。。徐鐵華英年早逝,遺留的作品並不多,他的好友方守彝在其生前整理了部分詩作;死後,包括桐城派學者在內(nèi)的友人們“相與集貲”(4)《鐵華詩鈔·徐建生跋》載:“其喪殯葬即畢,桐城方賁初先生出其録存鐵華所爲古今體詩一冊,亟爲印行,且商之鐵華生前神交契洽故人,如霍邱裴伯謙、無爲丁弢庵、合肥周頌膴、涇縣洪澤臣、貴池高文伯、桐城姚叔節(jié)、方玉山、賁叟弟磐君、懷寧陳端甫、胡淵如諸先生,及吾弟醉石相與集貲贊助,責建督其役?!?徐鐵華:《鐵華詩鈔》,1916年安慶鉛印本),將其詩集付梓。另外,以“規(guī)範桐城派”爲宗旨的《晚清四十家詩鈔》也收録了徐氏十九首詩。(5)吳闓生選評、寒碧點校:《晚清四十家詩鈔》,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178—186頁。吳闓生是桐城派領袖吳汝綸之子,“執(zhí)父先生之學,以古文詔後進,又嘗問學於范先生”(曾克端:《晚清四十家詩鈔序》,第27頁),即曾問學於著名詩人范肯堂,范氏則爲張裕釗門生。吳、張二人不但齊名,且“同出於曾國藩門下”,而“曾氏是桐城派最有力的倡導者”(寒碧:《重印晚清四十家詩鈔序》,第2頁),因此,吳闓生選評詩人詩作的標準,主要“以師友源瀾爲主,凡四十一家可觀覽”( 吳闓生:《晚清四十家詩鈔自序》,第25頁),亦即寒碧先生謂“意在規(guī)範桐城派”(寒碧:《重印晚清四十家詩鈔序》,第1頁)。雖然徐鐵華是晚清民國時期桐城派比較重要的人物之一,但是其家世、生平等現(xiàn)存資料不多。(6)《安慶晚報·文化周刊》2015年3月20日(電子版)載有汪軍文章:《大觀亭的“迷羊”》,介紹了徐鐵華的生平,比較簡略。最近筆者在整理安徽師範大學圖書館古籍藏書時,發(fā)現(xiàn)了徐氏的鄉(xiāng)試硃卷(7)《徐鐵華鄉(xiāng)試硃卷》,清末楊萬春刊印,現(xiàn)藏安徽師範大學圖書館。、個人詩集《鐵華詩鈔》及與友人的來往信劄,這些文獻的發(fā)現(xiàn)對於勾稽徐鐵華的生平、學術和生活軌跡,具有極高的價值。

      徐鐵華出生於安徽池州府石埭縣,原籍徽州府歙縣,始祖徐汝“由歙縣隍呈圩遷居本邑下五都”(8)《徐鐵華鄉(xiāng)試硃卷》。,其家一直未有顯達人物。直至高祖秉良,始為“太學生”,曾祖徐秀(譜諱權然)亦爲太學生。父親徐炯,“譜諱天助,字謹庵,太學生。輯有《學庸詳解》(待梓)、《周易挈要》《春秋便讀》(未成)”(9)《徐鐵華鄉(xiāng)試硃卷》。,對經(jīng)學有一定的研究。徐鐵華一直僑寓安慶,“世居本邑下五都徐村,現(xiàn)喬寓安慶溝兒山”(10)《徐鐵華鄉(xiāng)試硃卷》。,膝下無子,“幼失怙恃,三娶妻而無子,弟早亡,遺一孤”,“門庭衰落,幾人所不堪”(11)胡遠濬:《鐵華詩存敘》,載《鐵華詩鈔》,第1頁。,曾曰:“余無嗣,先人之澤中絶矣?!?12)徐鐵華:《吾病恐不可爲口呻二小詩一以自吊一以貽皖中諸舊好》詩中小注,載陳惟壬等纂:《民國石埭備志彙編》卷五《藝文志下》,載《中國地方志集成·安徽府縣志輯》,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 1998年據(jù)民國三十年(1941)鉛印本影印,第89頁。雖然家世凋零,但是他的從叔父徐定文(13)《徐鐵華鄉(xiāng)試硃卷》載:“定文,員外郎,銜大理寺寺丞,左寺正主稿?!笔前不罩麑W者,編纂有《皖學篇》(14)陳惟壬等纂《民國石埭備志彙編》卷三《人物志初稿》:“徐定文,字質夫,石埭人也。幼端重,止若成人,長而好義理之學,讀宋儒書,務躬行實踐,而尤服膺於朱子”,“嘗仿湯文正《洛學篇》著《皖學篇》十二卷。”(第39頁)一書。叔叔徐建生在安徽也頗有影響力,工於書法,曾任安徽省長公署秘書、參議等職務。(15)徐建生(1869—1940),字笠雲(yún),別署律韻,晚號遲廬老人。石臺人,清末寄居金陵,民國初定居安慶。任安徽省長公署秘書、參議,安徽大學國文講師。工書法,對小篆造詣頗深。有《遲廬字話》《遲廬閑話》《遲廬小説》;另有大、小楷書《模範字帖》印行(戎毓明主編:《安徽人物大辭典》,團結出版社,1992年,第305頁)?!敖ㄉ?,邑庠生,辛卯堂備,丁酉房薦?!?《徐鐵華鄉(xiāng)試硃卷》)徐鐵華的授業(yè)恩師有兩位,分別是姚石荃(16)姚錫光(1857—?),字石全/泉,又作石荃,江蘇丹徒人。一生著述頗豐,有《東方兵事紀略》《東瀛學校舉概》《籌藏芻議》《籌蒙芻議》《姚錫光日記》《姚錫光文稿》等傳世(見舒習龍:《姚錫光述論》,《史林》,2006年第5期);姚錫光於光緒己亥(1899)九月到石埭任知縣,辛丑年(1901)三月調(diào)署和州直隸州知州,在石埭縣任二年有餘(姚錫光:《吏皖存牘》卷上,光緒三十一年(1905)刻本)。(錫光,前任石埭縣知縣)和余壽平(17)《徐鐵華鄉(xiāng)試硃卷》。徐經(jīng)綸曾作詩《寄余壽平師桂林》,載《鐵華詩鈔》。黃叔璥《國朝御史題名·光緒二十四年》,清光緒刻本載:“余誠格,號壽平,安徽望江縣人,己丑科進士,由翰林院編修補授山東道御史?!庇鄩燮皆谛y(tǒng)三年(1911)曾先後任陝西巡撫、湖南巡撫。(趙爾巽:《清史稿》,本紀二十五《宣統(tǒng)皇帝本紀》,中華書局,1977年,第994頁)(誠格,前主講敬敷書院)兩位地方名流。1903年,24歲的徐鐵華參加了“江南鄉(xiāng)試闈藝光緒癸卯恩科”,“中式第一百二十七名舉人”(18)《徐鐵華鄉(xiāng)試硃卷》。。

      據(jù)硃卷記載,徐鐵華生於“光緒己卯年(1879)二月十七日吉時,生係安徽省石埭縣廩膳生民籍”(19)《徐鐵華鄉(xiāng)試硃卷》。,民國“乙亥年(1915)夏四月望日”,“卒於安慶”(20)胡遠濬:《鐵華詩存敘》,載《鐵華詩鈔》,第1頁。,年僅37歲。在現(xiàn)存史料記載中,關於他的字、號,有一些出入,如程演生的《長楓詩話》載:

      徐鐵華先生經(jīng)綸,石埭人,亦余中學業(yè)師也。弱冠登賢書,文采照耀一時,工於詩、古文,與方倫叔、姚叔節(jié)爲唱和之友,風格遒上,句法警煉,鑽研唐宋諸大家,而尤好元遺山。有《鐵華詩抄》,已刊行。民國卒,年未四十也。倫叔先生(方守彝)與諸友好爲葬之省垣西門外大觀亭下,題曰“詩人石埭徐鐵華先生之墓”,從其志也。(21)程演生:《長楓詩話》一冊,稿本,安徽省博物館藏。

      同鄉(xiāng)石埭蘇蔭椿在其手稿中亦載:

      存誠名經(jīng)綸,一字鐵華,徐村人,光緒癸卯科舉人。文詞汪洋浩瀚,有倒傾巫峽之勢,尤善駢文,詩賦詞曲自成一家。余壽平太史稱爲江南名士,惜未四十而卒。葬皖垣大觀亭側,余太史題“石埭詩人徐鐵華之墓”,有詩集刊行。(22)蘇蔭椿:《蘇氏文稿·覆徐存誠孝廉》,(壬寅)二月二十七日,民國間抄本(蘇蔭椿是清末民初石埭縣生員,皖南蘇氏家族成員,後棄儒就賈,從事家族的典業(yè)經(jīng)營,留有系列手稿。生平、家世詳見李永卉:《蘇蔭椿年譜簡編》,《池州學院學報》,2014年第5期,第82—85頁)。

      民國《石埭備志彙編》載:

      徐經(jīng)綸,字鐵華,石埭人,光緒癸卯舉人。(23)陳惟壬等纂:《民國石埭備志彙編》卷五《藝文志下》,第88頁。

      上述文獻均將“鐵華”作爲徐經(jīng)綸的字,但是其鄉(xiāng)試硃卷則記載:“徐經(jīng)綸,字存誠,號鐵華,行二?!?24)《徐鐵華鄉(xiāng)試硃卷》。硃卷前的履歷是應舉士子自己填寫的,雖然明清時期硃卷允許民間刻印,但是明確規(guī)定必須按照原卷刊刻,不得隨意竄改,如“(順治)三十二年,覆準刊刻闈墨,務照原卷,若考官不照原卷發(fā)刻者,交部議處”(25)官修:《大清會典則例》卷六六《禮部》, 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第620冊,第378頁。。因此,刊刻本與原始的硃卷在內(nèi)容上是應當一致的。另外,雖然硃卷記載卷主出生年存在“官年”等造假情況(26)參見郗志群:《封建科舉、職官中的“官年”——從楊守敬的鄉(xiāng)試硃卷談起》,《歷史研究》,2003年第4期,第154—157頁。,但是姓名、字號一般不會弄錯。所以,徐經(jīng)綸的正確字、號當如硃卷記載,字存誠,號鐵華。

      徐鐵華死後並未歸葬家鄉(xiāng),而是葬於安慶西門外大觀亭畔?!坝嗖挥麣w葬,思於西門外大觀亭畔求得數(shù)尺宜地,以掩遺蛻。面前題片碣曰‘石埭詩人徐鐵華旅葬處’,碣尾略綴數(shù)語,以識平生?!?27)徐鐵華:《吾病恐不可爲口呻二小詩一以自吊一以貽皖中諸舊好》詩中小注,《民國石埭備志彙編》卷五《藝文志下》,第89頁。

      徐鐵華在光緒二十八年(1902)收到安徽高等學堂的聘約,並於光緒二十九年(1903)中舉。同鄉(xiāng)蘇蔭椿在光緒二十八年的信中曰:“聞閣下應高等學堂之聘(28)安徽高等學堂,“光緒二十一年開辦,原名求是學堂,校址舊在鷺鷥橋。二十八年移建康府學宮旁,改稱大學堂。三十一年復改稱高等學堂,民國二年停辦。”參朱之英修:《民國懷寧縣志》卷八《學堂》,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年據(jù)民國七年(1918)鉛印本影印,第137頁。,修金不薄。”(29)蘇蔭椿:《蘇氏文稿·覆徐存誠孝廉》,(壬寅)二月二十七日。此後,他便一直在高等學堂任職。如《光緒三十三年(1907)安徽省城高等學堂教員調(diào)查表》記載,徐氏此時任教的資格是“舉人,揀選知縣”,擔任??剖窃妼W,薪水爲月薪四十兩。(30)見《光緒三十三年(1907)安徽省城高等學堂教員調(diào)查表》,載朱有瓛主編:《中國近代學制史料》第二輯(上冊),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87年,第648頁。1913年,安徽高等學堂停辦,徐氏隨即接替姚永概,任安徽省立第一師範學校校長。(31)“省立第一師範學校在城西,即舊考棚,民國元年就安徽全省優(yōu)級師範學堂改設,舊爲安徽全省師範學堂。光緒三十二年即舊安慶考棚改建。宣統(tǒng)元年改名優(yōu)級師範學堂?!眳⒅熘⑿蓿骸睹駠鴳褜幙h志》卷八《學堂》,第137頁。1914年因病辭職(32)安慶市文史資料委員會:《安慶文史資料》第28輯《教育史料專輯》,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00年,第28頁。,此時還兼任安徽教育會會長。(33)《直隸等省教育會聯(lián)合呈請設置地方教育獨立官廳(1914年6月)》,《教育雜志》,第6卷(1914)第4號,《記事》,第33—34頁??赡苁窃谑×⒌谝粠煿爩W校校長任上,編撰了《安徽師範學堂中國史講義》(34)“是書一共三冊,首《通論》六篇,論史官建置、史書體裁、地理人種大略等。繼分《上世期》《中世期》《下世期》,以正統(tǒng)史觀敘上古迄明亡曆史。仿紀事本末體,釐爲八十四課,期以二年卒業(yè)。”《中國歷史大辭典·史學史卷》,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年,第175頁。一書,有人評價其“爲近代較早較完整的中國通史之一”,但是“書中誇譽清朝和反對革命處較多。有光緒末年刊本”(35)《中國歷史大辭典·史學史卷》,第175頁。。還參編有《混合課本》(1—6冊)。(36)王倘等主編、徐經(jīng)綸等助編:《混合課本》,上海:商務印書館,1935年8月—1936年6月初版。

      徐鐵華雖然在民國時期安徽教育界頗有名氣,然而被人稱道的還是他的詩人身份?,F(xiàn)存徐氏的詩“所存不足三百篇”(37)徐建生:《鐵華詩鈔·徐建生跋》,載《鐵華詩鈔》;曾克端:《晚清四十家詩鈔序》,載《晚清四十家詩鈔》,前序,第27頁。,全賴好友方守彝在其生前收集、抄録(38)徐鐵華:《病中致賁初居士書》,載《鐵華詩鈔》,第1頁?!吧剿鶢懺姡级兖N篇,其忘年友賁初老人嘗手録而存之,鐵華每笑謂不足存”(胡遠濬:《鐵華詩存敘》,載《鐵華詩鈔》,第2頁)。又見《桐城方賁初先生致鐵華書》:“大詩二冊,抄存點識。”(《鐵華詩鈔》,第1頁),友人們評價也很高。如程演生評價其詩“風格遒上,句法警煉”(39)程演生:《長楓詩話》。;蘇蔭椿評其“文詞汪洋浩瀚,有倒傾巫峽之勢,尤善駢文,詩賦詞曲自成一家”(40)蘇蔭椿:《蘇氏文稿·覆徐存誠孝廉》,(壬寅)二月二十七日。;胡遠濬曰:“雖然使四子(李、杜、韓、蘇)而在,吾知誦鐵華詩,服其性真襟懷識量,其必忻然引爲吾徒無疑也。”(41)胡遠濬:《鐵華詩存敘》,載《鐵華詩鈔》,第2頁。方守彝曰:“先生之作幽思入妙,雋語成狂,有時作名酒微醺,有時忽驚濤橫放?!?42)方守彝:《桐城方賁初先生致鐵華書》,載《鐵華詩鈔》,第1頁。他的詩還有比較強烈的現(xiàn)實關懷,如《汽車行》描寫了汽車駛過的場景,“一語未必餘飛煙,驚蛇入草箭脫弦”,形象生動。隨之感歎“陋儒硜硜好稽古,詆以淫巧交顣嚬。豈知一跌已後時,跛龜寧望千里塵”(43)徐鐵華:《汽車行》,載《鐵華詩鈔》,第4頁。,表達了對守舊人士的鄙夷。但是,他也經(jīng)常流露出對新事物的抵觸情緒,如曾作詩“譏效西法”(44)徐鐵華:《感春》之一:“皎皎西鄰女,容若朝日暉?;瘕R銜釵鈿,鸞龍交崔嵬。青春桃李月,流光出羅帷。豈伊耀嚴飾,內(nèi)美固難希。朱樓起大道,中羅無鹽妃。千金買明珠,百金裁春衣??坍嬨U黛間,齗齗論瘦肥。籲嗟壽陵子,匍匐竟安歸?”吳闓生點評,載《晚清四十家詩鈔》,第181頁。,對向日本學習也持有不同意見(45)徐鐵華:《感春》之一:“萬金求大藥,云在扶桑東。連帆耀海日,驚浪凌天風。仙官揮玉斧,導我神山重。金光千萬樹,柯葉交青蔥。馨香豈不茂,三嗅且從容。靈苗與毒草,殺人疑似中。服食茍不慎,磐石隨飄風。吾其驂六龍,披雲(yún)訴神龍?!眳顷G生點評,載《晚清四十家詩鈔》,第181—182頁。,對辛亥革命有畏懼之情(46)徐鐵華:《春日雜詩》之一:“心恐雕梁非,未忘故人惠。呢喃君不聞,日暗重凝睇?!眳顷G生點評,載《晚清四十家詩鈔》,第182頁。,曾“譏清末新政”(47)徐鐵華:《秋熟》:“風吹赤日流,意與深秋競。頗似盟主衰,猶誇瘠牛僨?;蜓跃具t,結實喜熱盛。非時反爲祥,理屈寧必信?可憐團扇微,努力休委命。絺綌亦薄材,望外起相慶?!眳顷G生點評,載《晚清四十家詩鈔》,第185頁。。

      然而,徐鐵華並不是頑固的守舊派,這點也可以在硃卷上的應試文章中看出。一般清代的會試、鄉(xiāng)試考題,形式主要包括“首場四書文三篇,五言八韻詩一首;二場五經(jīng)文五篇;三場策問五道”,“因清代取士最重首場,故首場撰寫的四書文與試帖詩,成爲鄉(xiāng)會試硃卷刊刻慣例”(48)張傑:《清代硃卷的文獻價值》,《文獻》,2002年第2期,第234頁。。徐鐵華的鄉(xiāng)試硃卷選刻了其中三篇文章。其中,《漢武帝時懲吏民有明當世之務習先聖之術者縣次續(xù)食令與計偕論》一文,他分析了漢武帝時人才興盛的原因,是時人“習於先聖之術,明於當世之務”(49)《徐鐵華鄉(xiāng)試硃卷》。,而反觀“後世之士,談時務則詆聖術爲迂,守聖術則薄時務爲鄙。其陋者,老死章句而不羞;其狂者,決裂冠冕而無忌。二者之中始未嘗無人才,上失其駕馭,沉迷流蕩,一往而不反”,後果便是“遂令天地有乏才之恨,而國家不收養(yǎng)士之報也”(50)《徐鐵華鄉(xiāng)試硃卷》。。經(jīng)世理國的抱負溢於言表。另外一篇《明太祖詔商稅毋定額論》。明太祖洪武二十年,戶部奏請商稅定額徵收,朱元璋“以爲病民而不從”,文章針對這一事件進行了評述。徐鐵華首先贊揚了朱元璋的遠見卓識,但是隨之指出只有在明初吏治清廉的社會環(huán)境中,此種制度才可能有效施行,一旦吏治敗壞,便會弊端重重,並以“漢之均輸、鹽鐵,唐之間架陌錢,宋之青苗市易”和“明季礦稅練餉”等“弊政”爲例。最後,他説“君子觀於稅額輕重之間,可以通一代盛衰升降之故矣”(51)《徐鐵華鄉(xiāng)試硃卷》。。他還聯(lián)繫所處的時代,認爲“泰西各國設商部,定商律,訂商約,輔以工學,衛(wèi)以兵力,其保商也雖細而必週,故其征商也雖重而不怨”,呼吁“今之世有能采商戰(zhàn)之法,以起中國之衰者乎”,如果“如明祖之僅僅恤商,而未籌所以保商者,抑無足羨矣”,應該説很有遠見。因此,考官批語曰:“綜觀三場研究,中西學養(yǎng)兼到,洵屬美才”,“運筆靈、措詞雅、酌古準今,是謂通達治體之才。指陳詳細,切實老當”(52)《徐鐵華鄉(xiāng)試硃卷》。。

      從徐鐵華的硃卷和詩作中反映的對新事物既充滿興趣、又害怕變革的矛盾思想,可以從他的生活經(jīng)歷找到綫索。鐵華年紀尚輕,便在皖省學術界暫露頭角,“弱冠孤露,從事皖江學校垂廿年,得與諸耆宿時賢輩遊,學日進,而名亦漸著”(53)徐建生:《鐵華詩鈔·徐建生跋》,載《鐵華詩鈔》。。但在未取得舉人科名前,其生活十分困頓。他曾經(jīng)給同鄉(xiāng)蘇蔭椿覆信:

      別月餘矣,旅祉想甚佳。貴典中諸務,當必料理就緒。此間月初,已燠熱似夏,頃數(shù)日連得雨,天氣仍和平矣。十四日,撫憲甄別,我鄉(xiāng)如楊藩卿等均未到。邇來風氣一變,讀書人實無大生色。閣下儒而兼賈,謀生之道,固較弟輩多多矣。寶兄此時,想在貴典,渠本領頗好,惜不逢時耳,得閣下吹噓,當增色矣。寄上龍洋三元,以彌舊歲之欠,望詧收。並附一紙與寶泉,手泐即請財安不宣。(54)蘇蔭椿:《蘇氏文稿·覆徐存誠孝廉·附來函》,(壬寅)二月十七日。

      他寫信的主要目的,是歸還蘇蔭椿的龍洋三元欠款。這封信寫於1902年,前一年八國聯(lián)軍攻入北京,簽訂了《辛丑條約》,舉國動蕩,因此他感歎“邇來風氣一變,讀書人實無大生色”。蘇蔭椿的家境與徐鐵華頗爲類似(55)李永卉:《蘇蔭椿年譜簡編》,《池州學院學報》,2014年第5期,第82—85頁。,然已放棄科考,加入蘇氏家族的典當業(yè),這讓他很是羨慕,“閣下儒而兼賈,謀生之道,固較弟輩多多矣”。另外,蘇蔭椿在寫給友人的信中還提到,徐鐵華的家中曾經(jīng)被盜,“徐存誠寓皖考課,屢獲優(yōu)等,文名噪甚。惟日前爲梁上君子光顧,失去衣件,約合大衍之數(shù),亦寒士一小厄也”(56)蘇蔭椿:《蘇氏文稿·致汪性初》,(辛丑)七月初二日。。也不過被竊衣服幾件,便是“小厄”,可見生活之艱辛。幸運的是,1903年,他參加了江南鄉(xiāng)試,並“中式第一百二十七名”(57)《徐鐵華鄉(xiāng)試硃卷》。,使其可以繼續(xù)在高等學堂任教??梢哉h,徐鐵華是科舉制度的受益者,但是他也並不是一味的反對西學,不是頑固的守舊派。同時,他所屬的桐城派,雖然有姚永概等倡導變法者,但是桐城派宗法古文,對新體文學持反對態(tài)度,因此,他對激進的革命如辛亥革命感到恐懼,眷戀舊時代,在著作中也處處流露出對變革的擔心與嘲諷,也是個人生活經(jīng)歷與社會環(huán)境所致。

      我們以徐鐵華的鄉(xiāng)試硃卷與存世文獻相印證,可以較爲清晰地了解其家世、生平及其思想,爲進一步研究這位才華橫溢又英年早逝的桐城派學者,提供了寶貴資料。

      猜你喜歡
      桐城派晚清生平
      桐城派的山水書寫與文脈傳衍
      天中學刊(2022年3期)2022-07-27 05:52:52
      周作人“桐城派”批評之梳理與反思
      傅忠誠教授生平
      融通諸體的桐城派文學理論
      曾鞏生平
      美文(2018年20期)2018-10-23 05:52:30
      包何生平考述
      華中學術(2017年1期)2018-01-03 07:25:33
      潑盡水墨是生平
      文史春秋(2017年12期)2017-02-26 03:16:19
      論晚清民間戲曲中的“皇權隱退”
      江淮論壇(2016年6期)2016-12-15 14:19:53
      有情總被無情惱
      論桐城派“德行”觀在中小學語文教育中的滲透
      新兴县| 磐石市| 合川市| 宣武区| 滦平县| 平原县| 佛坪县| 林口县| 临海市| 怀来县| 沙田区| 通州市| 临清市| 仪征市| 靖安县| 盐亭县| 涿州市| 库尔勒市| 青州市| 礼泉县| 额尔古纳市| 宜宾市| 琼结县| 花垣县| 拉萨市| 东乡族自治县| 舟山市| 锡林浩特市| 饶河县| 文化| 鄂尔多斯市| 绥芬河市| 宽城| 诸暨市| 加查县| 德惠市| 长治市| 余庆县| 沂水县| 长顺县| 南皮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