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明莉
摘 要:微課為提高課堂的趣味性和有效性提供了技術支撐,本文闡述了微課的概念和優(yōu)勢,以微課教學的實際操作為脈絡,為初中生物微課教學提供了范本,以期為實際教學提供一些個人教學體會和經(jīng)驗。
關鍵詞:初中;生物;微課
生物課堂是揭秘大自然奧秘的有趣場合,在互聯(lián)網(wǎng)發(fā)展的今天,微課能夠借助先進的技術手段,將自然界的生物體和一些有趣的一些生物現(xiàn)象,通過光影、圖像、聲音直觀地展現(xiàn)出來。微課具備傳統(tǒng)課堂無法提供的優(yōu)勢,能滿足直觀展現(xiàn)的需求,是智慧課堂的有效補充。將微課與初中生物學科相結合,能夠最大限度地凸顯生物的趣味性,便于教學過程中的知識鞏固。
一、微課概述
互聯(lián)網(wǎng)的發(fā)展為當前初中課堂教學水平的提高提供了堅實的后盾,以微課為代表的新興教育資源也被一線教師重視起來。微課,顧名思義,它是一種時間緊湊、短小精悍,但又內容充實、節(jié)奏快的一種視頻授課形式。
微課應用起來較為靈活,時長在10分鐘以內,包含的內容又包羅萬象,十分適合在40分鐘的課堂時間內,結合傳統(tǒng)教學穿插使用。在以往教學中,通過掛圖講述課本、教案等傳統(tǒng)形式,難免有些蒼白和枯燥。微課就如同微電影,它通過特定的視頻編輯和講述,將通過先進的儀器窺探到的肉眼看不到的生命體運行規(guī)律錄為微課,能夠在學生的腦海中留下較為深刻的印象。同時也一改生物課堂的死氣沉沉,變?yōu)樯鷻C勃勃。
二、微課教學提升策略
1.完善微課應用平臺
現(xiàn)在大多數(shù)的微課平臺只是一個簡單的信息中轉站,這樣粗放式的交流平臺,并沒有對推動教學起到實際的意義。微課平臺應該是一個有輸出有反饋的交流資源,學習的平臺功能模塊要相對完善,并且根據(jù)不同用戶的使用需求來做出有針對性的調整。
微課資源整合上應輸出一個詳細的目錄,便于讓用戶查找精準還能提出反饋意見;對于使用微課中出現(xiàn)的難題,也能做到及時交流;在資源庫方面要及時更新,保證微課的質量,保證微課教學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
2.優(yōu)化學校的微課使用環(huán)境
當前,大多數(shù)學校生物學科的備課還是一個年級組以學科為主要單位的備課形式。學校應該鼓勵教師參與微課教學中,積極舉辦與微課相關的學習培訓;提高教師主動使用微課的技能,鼓勵教師設計和制作微課;建立符合自己學校特色的微課團隊,鼓勵教師之間相互交流;加強微課制作交流、舉辦微課設計大賽和作品展示,構建學校自己的教研微課平臺。
3.提高教師應用微課的能力
學校搭建好平臺之后,教師要積極轉變自己的教學思路和教學思想。應用先進教學資源,應用到課堂中,對微課的用途和設計原則要深刻把握。對于公眾號、網(wǎng)站和短視頻平臺上的一些教育資源要有敏銳度。積極向同行和專家學習,及時翻閱和查找專業(yè)期刊。自己在制作微課時要具備學習能力,硬件軟件設施的應用要有專業(yè)度。
三、初中生物微課教學實施
1.課程導入階段使用微課
初中生物是由小學科學演化而來,但是初中生物比小學科學科目難度提高,對于生命運行的探究更多是多了一些本質和微觀的了解。對于初中學生來說,學習難度的提高,不自主產生了一些畏懼心理;單憑死記硬背,無法真正地學好生物。微課導入消除了他們生物學習的抵觸心理,解決了缺乏邏輯想象能力的難題。通過觀看和使用微課,提前對課堂內容做出梳理,了解重點、難點,調動起聽覺、視覺、觸覺以及大腦等多個器官,為保質保量的進行課堂教學打好了前站。
如在學習《種子萌發(fā)》這部分內容時,許多學生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對待一些枯燥的名詞解釋和原理有心理抵觸,通過觀看微課教學中對不同時間、不同環(huán)境條件下種子萌發(fā)的生長和結果的對比展示,通過微課進行直觀讓學生看見,學生會有一個深刻的好奇心,想要去了解本節(jié)課的內容。通過微課做好了預習,學生就很積極主動地去配合下一步的教學開展。
2.在教學環(huán)節(jié)使用微課
微課教學能夠提高學生和教師之間的配合,將學生的課堂關注時間拉長,提高了二者之間的黏性。當學生存在想象和理解方面的難題時,巧妙的用微課解答他們的疑惑。用微課來代替語言的枯燥說教,既解答了問題,又提高了他們學習的趣味性,還節(jié)省了課堂時間。在講述《食物中的營養(yǎng)物質》這一課時,單從日常的食物中,學生很難想象不同的食物之間營養(yǎng)成分到底區(qū)別在哪里。很多食物看似有營養(yǎng),其實通過實驗,營養(yǎng)成分與我們以往的認知存在較大的差距,而通過微課將常見的食物營養(yǎng)成分做出羅列和圖表的形式,展示給學生后就一目了然了。
通過微課可以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學習《生態(tài)系統(tǒng)的類型》《草履蟲的結構與功能》等觀察和學習類的內容時,用微課學習能夠節(jié)約授課時間,提高講課效率。
3.運用微課來展示實驗
《探究動物的繞道取食行為》和《觀察家畜小腸的內部結構》等在學生自我操作有局限的實驗方面,運用微課就能很好地觀察到一些操作可能涉及不到的地方。受實驗器材和教學條件的限制,以及受學生操作水平能力的約束,有的實驗無法很好地達到預期的實驗效果,尤其是現(xiàn)在都是大班教學,即使是分組實驗,教師也很難顧及每一組學生,更難顧及每一位學生。
很多生物實驗都是匆匆開展、草草結束,沒有達到應有的效果。通過微課可以將一些日常很難做到的精準的實驗,讓學生看到展示后的效果。動物繞道取食實驗中,許多學生操作的可能不精準,會影響實驗效果。教師可以使用微課來展示蚯蚓等動物的繞道取食的一些行為,加深他們對實驗的過程的理解。
4.使用微課檢驗學習成果
習題類的微課設計題目,可以更好地鞏固學習效果。微課可以多次重復操作,方便檢驗學生的學習效果,還能將學習測評整理成動態(tài)圖表。教師也積極與學生進行互動,巧用微課來設定懸念和引出結論。鼓勵學生自發(fā)討論,將課堂由枯燥的課堂轉化為討論和學習的火熱戰(zhàn)場。對于如《種子的結構》《植物的受精過程》等重難點學習內容,利用微課可以將學習內容分解,降低學習的難度,還可以將課堂沒有學透的內容進行課后復習。通過反復觀看微課和完成課后習題,及時向教師反饋學習結果。
結論
微課教學作為一種新興的教學手段,應用于生物學科中。可以輔助傳統(tǒng)教學,將豐富的大千世界展示在學生面前。微課教學有利于推動學生走出課本,走出課堂之外,去了解更豐富的生活。作為教師,應該積極轉變觀念,提升自己的微課制作和授課能力。學校應搭建起成熟的微課平臺,為教師和學生提供資源。學生也將在微課中接收到更豐富的生物知識,領略到大自然的生機活力。
參考文獻:
[1]陳慧.信息技術在初中生物實驗教學中的應用策略[J].中國新通信,2020,(24):159-160.
[2]張春光.微課以及微課程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才智,2020,(1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