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軍
摘 要:新莊油田南三塊位于泌陽凹陷北部斜坡帶東段,該區(qū)塊斷層遮擋、不整合面與上傾地層及斷層結合更有可能復合圈閉,具備油氣成藏的有利條件。并在新莊地區(qū)南三塊發(fā)現(xiàn)了鳳凰鎮(zhèn)組底和核二段新油層,拓展了該區(qū)塊滾動增儲空間。
關鍵詞:新莊油田南三塊;成藏規(guī)律 ; 錄井對策
一、區(qū)域地質特征
新莊油田位于河南省泌陽縣賒灣鄉(xiāng),構造位置位于泌陽凹陷北部斜坡帶。新淺24斷塊位于新莊油田的西南部,屬于典型的復雜斷塊油藏,油層分布受斷層控制明顯,縱向上沿斷層呈“屋脊狀”分布,平面上呈“疊瓦狀”展布,含油高度一般50m左右,含油寬度60-150m,油砂體呈條帶狀展布,含油面積0.01-0.17km2。主力油層地面原油相對密度為0.939-0.956g/cm3,油層溫度下的脫氣原油粘度438—33407mPa.s,油藏圈閉類型大多屬于斷塊型窄條狀邊水油藏,少數(shù)屬于斷層+巖性復合型油藏1。
新莊油田南三塊位于泌陽凹陷北部斜坡帶東段,包括泌167、新淺25、新淺24三個斷塊(圖1),主要發(fā)育三條北東轉北東東(或近東西)走向北西(北)掉正斷層(①、②、③號斷層),東部發(fā)育一條北西走向西南掉傾角較大的⑤號正斷層(圖1)。其中
①、②、③號斷層落差100—270m,為上陡下緩的鏟狀斷層,目的層段斷層傾角較小,一般為20°~30°。
南三塊含油層位H2Ⅲ1—H3Ⅰ7,油層埋藏淺、儲層膠結疏松,物性較好,為高孔高滲儲集層,H3I1-3層平均孔隙度27.1%,滲透率1.649μm2。由于受構造形態(tài)、斷層和砂體三方面的控制,油層沿斷層富集于斷塊高部位。油藏類型屬斷塊油藏。
二、新莊地區(qū)成藏規(guī)律的認識
(一)成熟區(qū)新淺45塊有了“意外”的發(fā)現(xiàn)
新4001井是一口采油井,位于南襄盆地泌陽凹陷新莊鼻狀構造新淺45斷塊。該區(qū)是一個開發(fā)成熟區(qū),油層一般為H3Ⅱ2、3、5、6小層,本井的設計目的層仍為H3Ⅱ2、3、5、6小層(如圖2)。
鉆前分析時認為,本井處于構造高部,有F1、F2兩條斷層形成遮擋(如圖3),有成藏的有利條件,特別是其不整合面與上傾地層及斷層結合更有可能復合圈閉,為此現(xiàn)場人員加強隨鉆錄井,結果于設計油頂以上鳳凰鎮(zhèn)組底發(fā)現(xiàn)良好顯示,綜合解釋為油層。
F底(井段84.3—90.6m):黑褐色油浸細礫巖,含油巖屑占巖屑含量60%,含油巖屑占同類巖屑含量63%。滴水不滲,呈圓珠狀。熒光濕干照呈暗黃色,滴照乳白色,系列對比 >12級。原油味濃,易染手,油質為稠油。從錄井角度分析,該層具有本
區(qū)油層的典型特點。電性孔隙度37.89%,電阻率176.83Ω.m,滲透率3.782um2,電測解釋為干層。從平面分析:有不整合與斷層復合遮擋,有成藏的圈閉條件?;谝陨戏治?,本層綜合解釋為油層。
(二)有斷層遮擋就可能有油層
新淺24塊新3202、3203、3204、3205、3206、3207井等一批三靶心大位移井設計要求從330m開始錄井,設計最高斷點位置330m(垂深),鉆前分析認為設計的斷點數(shù)據(jù)是可靠的,按照本區(qū)的成藏規(guī)律,油層應在斷層下邊,因此在330m開始錄井能夠保證不漏失油層。但要求現(xiàn)場氣測錄井在二開即進入錄井,結果證實了斷點上部沒有好的顯示。進入正式錄井井段后現(xiàn)場加強了架空槽、振動篩觀察、加強巖屑清洗的盆面觀察,結果于342-356m井段發(fā)現(xiàn)灰褐色油斑礫狀砂巖,綜合解釋為差油層。
如新3204井設計的目層為H2Ⅲ3、4, H3Ⅰ4小層(圖4)。
實鉆后在設計油層頂發(fā)現(xiàn)三套新油層:H2Ⅰ5、H2Ⅱ2、4小層(如圖4)。
(1)H2Ⅰ5小層(井段342.4-346.5m)
巖性為灰褐色油斑礫狀砂巖,含油巖屑占巖屑含量10%,含油巖屑占同類
巖屑含量20%。滴水不滲,呈圓珠狀。熒光濕干照呈暗黃色,滴照呈乳白色,系列對比 12級。原油味濃,易染手,油質為稠油。巖屑物性相對較差,從錄井角度分析,該層可以解釋為差油層。電性孔隙度22.62%,電阻率53.4Ω.m,滲透率0.298um2,電測解釋為差油層。平面分析:如圖4-9-1-3所示,高部位新3205井斷缺,側緣新3202井、新3207井變干,低部位新3203井為同層。有成藏的圈閉條件?;谝陨戏治?,考慮到錄井顯示與電測參數(shù),本層綜合解釋為差油層。
(2)H2Ⅱ2小層(井段406.1-412.8m)
巖性為灰褐色油斑礫狀砂巖,含油巖屑占巖屑含量10-30%,含油巖屑占同類巖屑含量20-60%。滴水不滲,呈圓珠狀。熒光濕干照呈暗黃色,滴照呈乳白色,系列對比 9級。原油味較濃,染手,油質為稠油。從錄井角度分析,該層具有本區(qū)油層的典型。電性孔隙度25.56—28.36%,電阻率30.48—122.41Ω.m,滲透率0.498—1.025um2,電測解釋為油層、差油層。平面分析:高部位及側緣有斷層遮擋,高部位泌淺69井、新淺23井斷缺,低部位新3202井、新3203井為水層。有成藏的圈閉條件?;谝陨戏治觯紤]到錄井顯示與電測參數(shù),本層綜合解釋為差油層。
另外,新3207井設計目的層為H2Ⅲ4、H3Ⅰ1、2、4,H3Ⅲ4,實鉆結果在設計油層之上發(fā)現(xiàn)了H2Ⅱ4、H2Ⅲ3等設計目的層之上的油層,其余井也有類似情況。
以往認為新莊油田南三塊核二段有油層這一觀點已成眾所周知的事實,但是通常認為含油油組最高為H2Ⅲ油組,而且含油層位最高為H2Ⅲ3小層,但新淺24塊的鉆探實踐卻突破這一觀點。含油層位從H2Ⅲ3小層(垂深450)提高到H2Ⅰ5小層(337m),含油高度提高了113m,再次證實了新莊地區(qū)有斷層遮擋就能成藏的觀點,拓寬了該區(qū)的增儲空間。
(三)注重斷層變化,新淺25區(qū)“屋檐下找新層”
作為斷塊油藏,和新莊油田其它區(qū)塊一樣,新淺25塊的特點是斷層決定油藏,近斷層面處的儲層就是油層、遠斷層面處的儲層就是水層。由于對斷層面的認識不可能完全真實地反映地下地質情況以及過去井型所限,一部分油層可能沒有被發(fā)現(xiàn),為此本區(qū)錄井中,主要針對實鉆與鄰井對比,尋找斷點,尋找遮擋斷層,結合大斜度錄井顯示特點,努力恢復地下真實地質情況,以“屋檐下新層”作為解釋評價重點,進而發(fā)現(xiàn)設計外新油層。
新淺25塊多口大斜度井中由于斷層及相變的影響,在設計油層外發(fā)現(xiàn)了油層,下面對一些典型層進行簡述。
新2301井為雙靶心定向井,如圖2-3-1所示,設計目的層為H3I1、2、3小層;本井于設計油底以外的H3Ⅰ5小層發(fā)現(xiàn)顯示,綜合解釋為油層,實鉆油藏剖面如圖5所示。
該小層巖性為灰褐色油斑礫狀砂巖,含油巖屑占巖屑含量10%,占同類巖屑含量20%。滴水凸透鏡狀,熒光濕干照呈暗黃色,滴照乳白色,系列對 比 >12 級。濕干照熒光顯示暗黃色,氯仿滴照黃色,系列對比12級,有油味、染手、油脂感較紃。具有本區(qū)油層的特點。電測孔隙度:24.46%,地層電阻率:46.91Ω.m,滲透率:0.407μm2,電測解釋為油層。該井區(qū)低部位新淺22、新D1井為水層,高部位有斷層遮擋,具有斷層遮擋的圈閉條件(圖5)?;谝陨弦蛩兀緦泳C合解釋為油層。新2302井本層也是有同樣的發(fā)現(xiàn),解釋為油層。
另外新2308井設計目的層為H3Ⅰ1、2、3、5、6、8、H3Ⅱ1、2、6、7、10、H3Ⅲ1、2小層,實鉆結果,實鉆結果設計目的層基本與預測吻合,同時發(fā)現(xiàn)了H3Ⅱ3、H3Ⅱ8、H3Ⅲ3三套新油層(圖7)。
新莊油田南三塊水平井新淺25-平1井目的層為H3Ⅰ12小層,我們在井段575.0-614.0 m、686.0-710.0 發(fā)現(xiàn)油斑礫狀砂巖;新淺25-平4井目的層為H3Ⅰ21小層,在井段580.0-600.0 m發(fā)現(xiàn)油浸礫狀砂巖(見圖2-3-3);新淺25-平6井目的層為H3Ⅰ22小層,我們在井段635.0-652.0 m、706.0-711.0 發(fā)現(xiàn)油跡和油斑礫狀砂巖。經(jīng)過巖性對比、垂深校正、氣測特征分析后,我們認為這些層分別為目的層之上的H2Ⅲ5、H3Ⅰ11小層。經(jīng)完井討論研究,結果與我們的判斷完全一致。完井后電測與綜合解釋均為油層。
通過錄井的新發(fā)現(xiàn),再次證實新莊地區(qū)核二段存在著油層的觀點。由于本井其它層段顯示較差,在其它層段也是未發(fā)現(xiàn)斷層,因此其它層段綜合解釋沒有油層,完井試油未發(fā)現(xiàn)油層。因此本次提前錄井避免了本井鉆探的失利,避免本區(qū)塊的“落空”。
三、錄井對策及結論
(1)通過提前錄井在新莊地區(qū)南三塊發(fā)現(xiàn)了核二段新油層,拓展了該區(qū)滾動增儲空間。新莊油田新淺24區(qū)含油層位較傳統(tǒng)的認識有所提高,含油層位從H2Ⅲ3小層(垂深450)提高到H2Ⅰ5小層(337m),含油高度提高了113m,再次證實了新莊地區(qū)有斷層遮擋就能成藏的觀點,拓寬了該區(qū)的增儲空間。
(2)新莊油田新淺25區(qū)斷點較原設計有所提高,設計油頂以上的H2Ⅲ5小層物性、含油性均較好,儲層厚度較大,該油層有一定的分布范圍,建議進一步追蹤其展布情況,投入開發(fā)。
(3))新莊地區(qū)斷層的控油作用明顯,只要有斷層就可能形成油藏,因此在鉆前預測及油氣層解釋時應堅持斷層分析對比。
參考文獻:
[1]吳長虎,甘紅軍等《新淺24斷塊潛力分析及調(diào)整部署優(yōu)化研究》內(nèi)部科研報告.
(中石化華北石油工程有限公司錄井分公司? 河南 南陽? ?47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