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雨兒
摘 要:音樂是小學階段的一門重要科目,能夠培養(yǎng)小學生對旋律的感知,也能從小培養(yǎng)小學生的審美能力。但是,近年來我國小學教育過程中都忽視音樂教育的重要性,沒有應用有效的教育教學方式不重視學生的音樂表達。在音樂學習中,識譜能力是學生學習音樂的前提與基礎,但是很多小學生認為樂譜比較枯燥,單一,不愿意積極主動參與到識譜當中,所以當前音樂教師一定要應用趣味性的識譜教學,讓學生主動參與到音樂學習當中,適應識譜教學的節(jié)奏,真正讓學生在音樂的海洋中愉快的遨游。
關鍵詞:小學;音樂;趣味性;識譜
一、農村小學音樂識譜教學的現(xiàn)狀
當前大部分的音樂教育都忽視識譜教學,很多人認為即使不識譜也能夠唱歌,所以識譜并不重要。其實,不識譜進行唱歌只能是對旋律的簡單模仿,不能夠真正的感知這首歌的旋律,也不能掌握旋律中真正的內涵,對歌手所要表達的內容也只能淺顯的了解。所以,要想真正掌握一首歌曲,必須要通過識譜來掌握音樂的精髓。在一些小學音樂教學中,很多教師沒有認識到學生識譜教學的重要性,忽視培養(yǎng)學生識譜能力。一般來說,小學音樂教師自身的識譜能力不強,在進行教學時,沒有認真進行備課,即使進行識譜教學很多內容枯燥乏味,無法激發(fā)學生對于識譜的認識程度,最終只讓學習進行旋律的模仿。其實,學生進行唱歌模仿不能真正獲得音樂知識,學到的只是音樂的表層。此外,很多教師在進行小學識譜教學過程中僅重視讓學生在試聽的環(huán)節(jié)進行識譜訓練,這種訓練方式讓學生大部分的時間都在進行識譜,長此以往,學生對這種訓練會產生排斥情緒,不能靈活的應用樂譜知識進行音樂的學習,也不能提升學生的專業(yè)素養(yǎng)。
二、在音樂感知中進行識譜教學的基本策略
(一)寓教于樂,趣味識譜
在進行識譜教學時,一定要注重教學的趣味性,通過寓教于樂來讓識譜更加簡單。教師在進行實時譜教學時,可以通過唱名模唱開始,通過教學生柯爾文手勢來進行唱名模唱的教學。不同的手勢代表不同音階,每個手勢都有固定的位置,這樣通過手勢的變化讓學生們更加直觀的感受到樂譜的形象,學生通過眼、耳、手、口建立連接,對音樂的概念進行掌握,在這種手勢教學的基礎上,通過創(chuàng)新表現(xiàn)方法結合身體以及肢體更加夸張的對音高之間的關系進行表達。do、le、me、fa、so、la、si可以通過不同的肢體變化來展現(xiàn)音域的高低起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也會增強趣味性。雖然簡譜中的七個數(shù)字學生們都已經(jīng)很熟悉,但是在實際應用時仍然比較困難,這時候教師可以將音符與兒歌有效結合,通過形象的動作幫助學生認識能夠加強記憶能力,也能夠讓學生真正的參與到學習當中。
(二)體態(tài)律動,練習節(jié)奏
在小學音樂學習階段,需要掌握音樂的旋律和音準,在識譜過程中,一定要通過有效的方式讓學生通過體態(tài)的律動來練習節(jié)奏。在讀譜時要掌握節(jié)奏,對各個音符之間的關系進行了解,通過扎實的掌握音符,在讀譜時才能對每一個音節(jié)進行表達,也能讓后續(xù)識譜學習順利進行。在教學過程中,每個音符的長短不同,教師可以結合肢體動作來表示,對于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來說都有不同的快慢關系,教師可以讓小學生通過、快跑、慢跑以及走路等方式對不同音符之間的韻律進行表達,教師在音樂教室內預留一定的空間,讓學生們通過走路、慢跑、快跑等方式對不同的音符的表達進行掌握,教師通過配音讓學生進行不同快慢的肢體動作來增強學生的記憶。通過體態(tài)的律動來對節(jié)奏進行練習,能夠讓復雜的應拍更加具體化,學生也能夠在這種已知的經(jīng)驗當中進行識譜知識的掌握。
(三)歡樂唱歌,唱后識譜
小學生在幼兒階段就會接觸到多種兒歌,很多幼兒聽到兒歌后都會心情愉悅,教師也可以將音樂在實踐中不斷強化,通過歡樂歌唱的方式進行識譜教學。學習音樂知識要按照教材中所展示的內容來對歌詞和旋律進行豐富,尤其是對一些兒歌和童謠來說是學生最樂于接觸的內容。所以,教師一定要利用這一點,通過先唱歌曲后識譜的方式讓學生掌握這首歌曲的旋律,學生在會唱這首歌時更想要了解這首歌譜子是什么樣的,讓學生提高了學習興趣,降低了識譜的難度。一般來說,學生在唱歌后會對旋律有一定的熟悉度,這時候再進行節(jié)奏和音高的掌握會更加的明晰,學生對唱名不斷鞏固,通過高音和低音的有效轉換,識譜視唱更加輕松簡單。
(四)快樂樂手,奏中識譜
在音樂教學過程中,不能忽視的就是樂器的配合,每一個小學生在小學階段都應該培養(yǎng)學生對樂器的興趣,這樣在進行音樂學習和識譜學習時會事半功倍。一些識譜能力較強的孩子在學習樂器時也會速度較快,所以識譜學習可以與樂器有機結合,通過不斷的練習鞏固,強化樂器彈奏能力和識譜水平。在課堂上,教師可以利用一些簡單的樂器來發(fā)展學生的喜好,可以選擇口琴、豎笛等普及面廣,方便攜帶的樂器進行教學,這樣能夠通過實踐加快學生識譜的進程。此外,為了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從一些簡單的曲調逐漸向復雜的曲調轉變,通過學生對樂器以及識譜入門之后再導入一些具體的讀譜方法,到學生拿到樂譜要先看準調號,學會數(shù)拍,只有具備了一定的識譜能力才能讓學生在拿到樂譜后進行演奏,這種課堂樂器的學習讓學生增強音樂的體驗,增強對音樂的興趣。
結語
為了更好的激發(fā)小學生對音樂識譜學習的興趣,一定要采用趣味性的教學手段,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在孩童階段奠定學生的音樂基礎,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促進音樂基礎教育教學在我國生根發(fā)芽。
參考文獻:
[1]朱晶.淺談小學音樂課堂階段性教學策略[J].北方音樂,2020(6):121-122.
[2]王怡靜.論小學音樂課堂中趣味教學的應用[J].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18(1):170-175.
[3]李捷,楊春林.小學音樂課堂趣味性識譜教學的新思路[J].黃河之聲,2020(19):138-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