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濤
小學科學是以培養(yǎng)學生科學素養(yǎng)為宗旨的啟蒙課程,探究式學習是小學科學教學的主要方式,探究活動不僅是學生獲取科學知識的主要平臺,同時還是培養(yǎng)學生科學素養(yǎng)的重要載體??茖W探究活動是豐富多彩的,根據探究形式、方法的不同,可以分為觀察、討論、實驗等多種類型的活動,不同類型的探究活動具有不同的價值和操作要求?,F結合我的科學教學實踐,談談以下三種類型探究活動的特點及組織實施要求。
一、觀察類探究活動
“觀察和積累是你成功的朋友?!庇^察是人們認識世界、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科學研究表明,人所獲得的信息有百分之九十以上來自于觀察,觀察是一種重要的科學探究方法。觀察是一種視覺、聽覺等多種感官綜合感知的高級知覺活動,通過觀察物體、現象等對象獲取科學認識,建構科學知識,培養(yǎng)觀察能力,觀察類探究活動是常用的小學科學教學活動形式。觀察類型探究活動在組織實施時著重需要注意以下兩點要求。
1.明確觀察目標。“當一個目標或意圖清晰的占據著思想的時候,它的沉淀僅僅是個時間的問題?!弊鋈魏问露家心繕耍^察亦是如此,如果沒有明確的觀察目標,任由學生自由隨意的觀察,學生在觀察時就會漫無目的,到頭來將是“竹籃打水一場空”。在開展觀察活動前,教師要把觀察任務交代清,讓學生知道觀察什么,明白觀察的目的和要求,如看看物體的形狀、顏色、大小,聽聽發(fā)出的聲音高低,感覺物體表面的光滑與粗糙,看看實驗過程中會發(fā)生什么現象。有了明確的科學觀察目標,學生在觀察時就能有的放矢,觀察效果才會提高。
2.掌握觀察方法
觀察貴在得法,有效的方法是觀察成功的保障,得法的觀察能夠事半功倍。觀察的方法是多元的,需要多種感官的綜合,不只是用眼睛看,還可以用耳朵聽、用手觸摸、用鼻子聞、用舌頭嘗等等。有效地觀察不僅需要多種感官的參與,還要掌握順序轉換、求同找異的方法,要學會有序觀察、比較異同,既要有廣度又要有深度,既要關注整體又要注意細節(jié),做到有條有理、點面結合、由表及里。觀察方法是在觀察過程中習得的,需要教師科學引導,適時授之以漁。在學生的觀察過程中,教師要做好觀察活動的組織與指導工作,引導學生科學觀察、細心觀察,提高學生的觀察力。
例如,我在教學《太陽和影子》一課時以觀察探究活動為主,如“觀察太陽在天空中的位置和高度”“觀察陽光下物體影子的變化”“用手電筒模擬太陽的位置變化,觀察影子的變化”。每項觀察活動之前,我都會布置學生觀察什么,指導學生如何觀察,怎樣做好記錄,確保了觀察活動的有效性。
二、討論類探究活動
蕭伯納說過:“如果你有一種思想,我有一種思想,彼此交換,我們每個人就有了兩種思想,甚至多于兩種思想?!庇懻撌且环N交流信息、交換思想的方式,多個學生針對某一問題展開言語性交流,同伴之間交換意見或進行辯論,從而達到觀點的統一,或者獲得更多的發(fā)現,得到共同的提升。如果說觀察主要是用眼看,討論則更多的是動口說,用語言作為交往的紐帶,成為思想的外衣。討論是一種合作學習模式,討論交流可以活躍學生思維,實現互助互補。
在小學科學教學中,經常開展討論活動,通過小組討論的形式進行科學探究??v觀一些科學課堂討論活動,發(fā)現一些存在問題,如有些問題過于簡單,沒有討論的價值,有些討論虛假空洞,學生圍而不談,有些討論比較膚淺,缺乏深入本質的探討。鑒于各種問題現狀,為了提高討論實效,教師應當發(fā)揮主導作用,精設討論主題,選擇一些有挑戰(zhàn)性、有討論價值的問題,應創(chuàng)設討論情境,營造活躍氣氛,激發(fā)學生討論的興趣,教師應組織引導學生討論,引導學生緊扣中心展開討論,當好學生討論的促進者,促進學生積極思考碰撞,踴躍表達各自觀點,共同分享思想。例如,在教學《悄悄發(fā)生的變化》一課時,我主要引導學生在討論中探究青春期的變化特點,讓學生選擇適當的方式表達和交流自己對青春期的了解,在學生的討論時,我當好引路人,及時拋出有意義的討論話題,適時評價激勵學生踴躍表達,引導學生在辯論碰撞中深化認識。
三、操作類探究活動
“聽容易忘記,做容易理解?!眰鹘y的科學教學是教師講,學生聽,學生被動接受,機械記憶。新課程倡導做中學,鼓勵學生自己動手做,通過親手操作去探究科學。因此,操作類探究活動成為科學課堂的主要教學活動。操作類探究活動是指學生通過動手操作進行科學探究的活動形式,如折一折、搭一搭、科學制作、實驗操作等等,其中最主要的是實驗操作活動。
在操作類探究活動組織實施中,教師重點要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提供結構性材料,為學生的操作探究予以物質保障;二是加強實驗操作指導,為學生的動手操作提供技術支撐;三是引領總結反思,對實驗數據、現象等進行分析推理,發(fā)現規(guī)律獲取結論,同時對實驗過程進行梳理反思,總結成敗得失,積累學習經驗。例如,《電磁鐵》一課的教學活動就是典型的操作類探究活動,該課中主要安排了制作電磁鐵活動和電磁鐵性質實驗。我在游戲激趣導入課題后,給學生提供了導線、鐵釘、電池、大頭針等必備材料后,讓學生動手“做一個電磁鐵”。在學生學會制作電磁鐵后,我引導他們分組實驗,指導他們開展對比實驗,學會控制和改變條件,引導他們分析實驗數據,總結實驗結論,教室指導下的操作探究,讓學生較好地認識了影響電磁鐵磁力大小的因素。
科學探究活動類型多種多樣,除了上述三種之外,還有調查訪問、資料研究、情境體驗等類型,但無論哪種類型的科學探究活動,幾乎都需要用感官觀察,用語言表達,用雙手操作,用大腦思考,因為科學探究也是一種綜合性、實踐性活動,需要各種形式探究活動的有機融合。
(作者單位:江蘇省海門市包場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