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玉俠 翟永俊 李楠
淮北市 “憲法+棒棒茶” 的普法宣傳形式深受群眾歡迎。(徐敬操 供圖)
2020 年是“七五”普法收官之年。回看過去5 年,安徽法治宣傳教育好似 “春有百花冬有雪,無邊光景時時新”:宣城巡回法庭進鄉(xiāng)村庭審現(xiàn)場莊嚴有序, “百姓說事點”的討論氛圍熱烈而緊張,淮北“憲法+棒棒茶”的普法現(xiàn)場笑語連連,阜陽“法治出租伴你行” 出租車的 “普法小書包” 深受人們歡迎, 六安法治文藝節(jié)目精彩紛呈……這5 年, 安徽省依法治理和法治創(chuàng)建扎實推進, 普法內容實現(xiàn)從 “形式化” 到“生活化” 的跨越, 法治文化從 “點上開花” 向 “百花齊放” 全面拓展, 交出了一份“七五”普法漂亮答卷。
“中蔣組的老潘不同意去年土地整治劃分方案,還要種自己原來的田,把同村老汪的田埂挖了。老汪講,田的事情要是得不到及時解決,他就去上訪……” 晚飯后, 郎溪縣濤城鎮(zhèn)合溪村 “百姓說事點”的幾個村民開始閑聊議論。 “點”上的信息員在核實信息后,立即將情況向村里反映。鎮(zhèn)司法所獲悉情況后,及時向鎮(zhèn)領導匯報,并聯(lián)合鎮(zhèn)綜治、國土、農(nóng)綜等部門立即趕往村組協(xié)調解決,最終將矛盾平息化解,信訪隱患在 “第一時間”被消除。
如今在宣城, 像這樣的 “百姓說事點” 共有474 個,讓群眾通過 “嘮家常” 的形式, 把矛盾糾紛、百姓訴求等社情民意在 “說事點”反映出來,并通過信息員反映到有關部門,使許多矛盾糾紛和百姓合理訴求得到了及時有效的解決。
小小百姓說事點,基層治理大舞臺。這正是我省在創(chuàng)新基層社會治理,探索人民調解工作新思路的一個縮影寫照。
“有了免費法律顧問, 我們在處理涉及合同、土地等重大事務及鄰里間的糾紛就有了主心骨,不明白、有疑問就去問問法律顧問,他們是這方面的專業(yè)人士,提的意見和建議我們放心!”臨泉縣滑集鎮(zhèn)靳橋村法治村長張磊高興地說。在臨泉縣,“法治村長”“法律顧問”同發(fā)力。記者從阜陽市司法局了解到,臨泉縣法院、縣檢察院、縣公安局、縣司法局四家單位選派在職干警395 名,到全縣395 個村 (社區(qū))擔任 “法治村長”。同時,臨泉縣司法局選派了79 名律師, 到全縣28 個鄉(xiāng)鎮(zhèn) (街道)395 個村 (社區(qū))擔任法律顧問。法治村長、法律顧問受鄉(xiāng)鎮(zhèn)黨委政府委派,通過入村走訪、法律咨詢、法治宣傳、以案釋法提高群眾的法律意識,助力各村形成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氛圍。同時作為第三方參與矛盾糾紛調處,深受群眾信任,在土地糾紛、婚姻糾紛、經(jīng)濟糾紛等涉法問題中起到較大作用,達到雙贏效果。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基礎在基層,工作重點也在基層。 “七五”普法這5年,我省貫徹普治結合,治建并舉,社會基層治理水平持續(xù)提升。
“喝棒棒茶暖一時,學憲法伴一生”,引發(fā)了茶館在場所有人的強烈共鳴。 2020 年12 月6 日,淮北市司法局、淮北市法宣辦、淮北市法學會、濉溪縣司法局、濉溪縣法宣辦、濉溪縣法學會在濉溪縣臨渙鎮(zhèn)城隍廟茶館聯(lián)袂舉辦 “淮北有家憲法茶館”法治文化主題活動?;顒蝇F(xiàn)場采用 “憲法+棒棒茶”的方式,熱情邀請過往行人免費品嘗棒棒茶,并發(fā)放 《憲法》 《民法典》 等宣傳材料, 場面十分熱烈?;顒又校辗ㄖ驹刚哌€表演了憲法大鼓、對口快板、法治墜子戲等法治文藝節(jié)目。在憲法有獎答題環(huán)節(jié),茶客們積極參加互動,答對人員獲得法治大禮包,讓人們在品嘗濃釅棒棒茶的同時更多了解憲法,走近憲法,學習憲法,擁護憲法,讓人們深刻感受到了憲法的溫度與魅力。
淮北市司法局普法與依法治理科副科長徐敬操對記者說:“將憲法與棒棒茶相結合,將憲法知識融入茶文化,不僅是習近平法治思想在淮北生根的大膽創(chuàng)新和具體實踐,更形成了一種帶有濃郁淮北味的 ‘茶館+普法’模式,氤氳著法治文化與地方特色文化融合的 ‘法治清香’,普法效果特別好?!?/p>
宣城市 “百姓說事點”。 (翟永俊 攝)
普法工作實際上是從理論到實踐的歷程,只有不斷提升人們的參與意識,普法工作才能取得好效果。在阜陽,出租車統(tǒng)一配裝 “普法小書包”,上車乘客可以自行取用車上的免費普法圖書。 “第一次在出租車上看到憲法宣傳材料, 我真的很驚訝, 普法工作做得這么細致周到, 讓我們老百姓學習了解法律的積極性更高了?!?乘客王先生驚喜地說。 2020 年12 月3日, 阜陽市 “法治出租伴你行” 活動正式啟動, 市區(qū)180 輛新能源法治公交、 500 輛法治滴滴專車、 1788 輛法治出租車、 2100 名司機普法志愿者組成了一個移動普法平臺, 浩浩蕩蕩的隊伍掀起了激動人心的普法宣傳熱潮。
“我省創(chuàng)新形式,豐富載體,普法宣傳富有成效。”省司法廳普法與依法治理處負責人說, 我省已經(jīng)形成全方位、 多層次的普法格局, 有效推動了普法內容從“形式化”向 “生活化”的跨越,越來越受到群眾的歡迎。
2018 年7 月7 日, 六安市二中西校區(qū)禮堂歡聲笑語, 熱鬧非凡, 六安市 “法治戲曲進校園” 活動首場文藝演出在這里舉行。 精彩的演出贏得了同學們陣陣掌聲。 相聲 《什么最重要》 告訴他們安全的重要性;小品 《不愿看到的事》 針對校園欺凌的事件, 告誡他們要知法懂法守法, 團結同學, 友愛和諧; 情景劇《多問幾個為什么》提醒他們謹防上當受騙,學會保護自己。 近兩個小時的演出, 是一堂富有教育意義的法治課, 引導學生們樹立安全防范意識, 促進青少年把法律知識內化為法律意識, 讓法治精神在青少年心中生根發(fā)芽。
六安市司法局普法與依法治理科科長李德云對記者說, “針對青少年普法, 形式要有特色。 我們的文藝節(jié)目普法將法治元素與廬劇、 黃梅戲等地方戲曲形式相結合, 結合皖西地域文化, 通過輕松活潑相聲、小品、 歌舞演出類節(jié)目演出, 易于青少年學生理解,讓青少年學生在歡聲笑語中領悟法治知識, 是非常成功的普法嘗試?!?/p>
為切實將法治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 宣城市實施法治副校長標配工程。 全市287 所大中小學校實現(xiàn)法治副校長全覆蓋, 每學期開展不少于2 次的法治實踐活動被納入綜治考核內容。 為提高普法效果, 該市實施青少年光影普法工程, 組織開展優(yōu)秀法治教案視頻評選、我和揚子學法律等主題活動,通過法治動漫、教案視頻有效增強青少年普法工作的趣味性、互動性。實施高校普法志愿者接力工程,先后與華東政法大學、合肥工業(yè)大學等高校簽定戰(zhàn)略合作協(xié)議,在實踐教學、課題協(xié)作、教育培訓等方面進行合作和交流。
抓好重點普法對象學法用法是 “七五” 普法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 省司法廳普法與依法治理處負責人告訴記者, 在青少年的普法工作中, 我省各地既重視整體推進, 又注重法治文化與學校文化的融合, 更強調學校法治文化個性的彰顯, 用接地氣、 有個性的法治教育助力學生成長, 把依法治校教育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 愛國主義教育、 立德樹人教育等有機結合,為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提供了有力保障。
宣城市法院巡回法庭進鄉(xiāng)村。(翟永俊 供圖)
12 月3 日, 阜陽市 “法治出租伴你行” 活動正式啟動。(李楠 供圖)
“作為一名村干部,我感到最驕傲的事情就是,村里連續(xù)30年沒有發(fā)生過一起刑事案件?!膘旱驴h蔡家橋鎮(zhèn)華川村黨支部書記王宏明說, 這得益于華川村一直以來重視法治宣傳陣地建設。 隨著 “七五” 普法的展開,宣城市各地一大批法治文化陣地陸續(xù)建成,讓廣大群眾在休閑娛樂的同時感受到法治文化的熏陶, 達到潤物細無聲的宣傳效果。
在這 “家門口”的法治文化陣地上,宣城市成了獨具地方特色的 “一山一湖一街”法治文化景觀帶。 2019年12 月1 日,在宛陵湖法治文化公園舉辦的宣城市青少年 “我心中的國家憲法日”法治書畫表演現(xiàn)場,一群學生用手中的筆描繪出五彩斑斕的國家憲法日, 表達對憲法的尊崇。 活動期間, 不少群眾還參觀了宛陵湖法治文化公園的憲法宣誓區(qū), 漫步在依法治國戰(zhàn)略宣傳欄中, 互動在趣味學法區(qū)里, 體會到法治文化不一樣的風采。
為推動法治文化從 “點上開花”向 “百花齊放”拓展,我省各地結合自身的文化特色,精準發(fā)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全省各地各類普法活動如火如荼, 各類法治文化公園、 文化廣場不斷涌現(xiàn), 各類法治文藝作品引人入勝,各種普法平臺影響廣泛。
六安市立足本地紅色資源,精心打造的獨山革命法庭、金寨紅色法治文化廣場等特色紅色法治文化陣地,令人耳目一新。該市還用活司法鼻祖皋陶文化品牌,將皋陶法治元素融入公園、廣場、街區(qū),皖西博物館、市圖書館、市文化館等場館建成皋陶法治文化展區(qū),皋陶法治文化基地被命名為全國法治宣傳教育基地。
2020年12月1日,阜陽市法治文創(chuàng)工作室正式投入使用,這也是全國第一個普法專用的抖音直播間。目前阜陽普法抖音號共有粉絲146 萬,播放量超10 億,在全國政法委抖音政務號排名中先后獲得過總榜全國第九,司法榜全國第一、第二等成績。阜陽市司法局普法科負責人說, 阜陽普法抖音號不僅會對全市憲法周期間的大型活動開展現(xiàn)場直播, 還安排阜陽普法主播團隊開展憲法云課堂直播活動。新媒體具有傳播速度快、覆蓋范圍廣等特點,使法治宣傳教育工作更加生動、鮮活、親和,是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
我省接地氣、聚人氣、暖民心、親和有感染力的法治宣傳教育讓廣大群眾在 “家門口”就能收獲許多法律知識,法律不再是晦澀難懂的條文,法治思想、法治信仰悄悄 “飛入尋常百姓家”。省司法廳普法與依法治理處負責人說:“普法要讓老百姓看得見、 愿意看, 聽得懂、聽得進去,主動接受法治文化的熏陶,讓他們能夠知法用法,從而建立起 ‘自治、共治、德治、法治’的社會治理格局,我們最終的普法目標才能實現(xià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