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梅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發(fā)展與推進,目前我國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方式也發(fā)生了根本性的轉變。教師已不再采用傳統(tǒng)教學方法對學生進行言傳身教以及灌輸式的課堂教學,而是力求通過一種高效的教學方法實現(xiàn)對課堂氛圍的營造以及對學生個人學習能力的有效促成。本文建立在新課改背景下的初衷物理教學創(chuàng)新思路展開分析,進而求得新課改背景下關于初中物理課堂教學過程中需要體現(xiàn)的重點以及需要突出的要素進行闡述。從而逐步實現(xiàn)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有效性與課堂教學創(chuàng)新思路建設、發(fā)展與應用的目的。
關鍵詞:新課改;初中教學;物理教學;創(chuàng)新思路;實施方法
當前,我國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現(xiàn)狀使人堪憂。特別是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和應試教學體系的影響下,很多教師無法走出這一教學泥潭向著更新的方向邁進。這類問題的發(fā)展和延續(xù)會直接導致學生的學習水平和學習效率變得更加不穩(wěn)定。而且會影響學生的內(nèi)心發(fā)展與建設,讓學生對學習有一種恐懼感,甚至導致學生對學習失去興趣。出現(xiàn)以上問題的關鍵原因在于:教學角色的定位不準確、實驗教學過于形式主義、教學的模式態(tài)守舊單一、教學的目標不明確以及教學的內(nèi)容格式化。
一、實驗帶入教學
若想有效開展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教師就務必要體現(xiàn)出學生作為課堂主體的地位,并且要將這一良好的教學方式長久地保持下去,并且要讓學生感受到自身作為主體的位置。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在課堂上的積極性大大提升,才能有效促進課堂的高質量開展與高效率推進。在此,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并不代表教師可以撒手不管。從本質上分析,教師作為輔助作用的存在實則比主導課堂更為重要,且任務量更大。
例如:例如:在學習《浮力》時,教師可以利用物理小實驗提高學生參與思考互動的積極性。教師可以用課堂上任意材料作為實驗工具來體現(xiàn)浮力實驗的內(nèi)容。同時也讓學生參與進來,以此提高課堂對學生的代入感以及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教師可以讓學生用橡皮泥做一個類似于小船的工具,然后將之放在水面上,往里面加入一些重量,然后觀察小船可以承受多少重量的壓力。通過這種簡單又方便的小實驗來促進學生對課堂思考互動的參與,對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自身邏輯思維能力有很大幫助。
二、氛圍代入教學
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教師為了讓學生感受課堂氛圍的重要性,出現(xiàn)了操之過急的現(xiàn)象。讓原本熱度漸漲的課堂再一次沉寂下來。這是因為教師沒能把握住整個過程,或者在設計課堂方案的時候考慮不周全。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興趣,耐心的引導學生,讓學生感受自主思考問題的樂趣,培養(yǎng)學生在課堂上獨立思考的能力在物理課堂教學中,教師務必要將課堂氛圍調(diào)動起來,并且要采用情境創(chuàng)設的方式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課堂參與主動性。在此,教師可以通過多元化教學內(nèi)容對學生進行引導,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環(huán)境中學習物理知識。
例如:教師在對學生開展“光的傳播”這一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可以結合信息技術教學模式下的多媒體視頻教學與引導方式對學生開展物理教學工作與培養(yǎng)工作。在此,教師可以給學生播放太陽光的傳遞方式,并且可以告訴學生太陽光傳遞到地球大概需要多長時間。為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告訴學生光的傳播速度,并且讓學生思考“一光年”是多么的恒久。另外,教師還可以給學生展示冷熱光的區(qū)別,讓學生了解光源的不同。同時,教師還可以為學生展示舞臺上的射燈、黑夜里的手電筒等。通過這樣的方法,可以讓學生對光的傳播有一個初步的了解,這對學生接下來的學習會有很大的幫助。
三、創(chuàng)新思路體現(xiàn)
物理教學工作中的思路創(chuàng)新是建設在課堂實際教學問題的解決基礎上開展實施的。所以,教師需要重視對教學問題的處理與預判。在此,教師需要通過有目的性和計劃性的方法嚴謹斟酌每個步驟,營造課堂和諧輕松的環(huán)境,這是提升學生課堂學習興趣的良好措施。同時,教師需要從個人出發(fā)推行課堂互動的學習方法,讓學生在交流的過程中掌握知識。
例如:教師需要探索性教學模式的開展。開實施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把握課程內(nèi)容,設計課程重點,進行問題情境的創(chuàng)設,體現(xiàn)問題的連貫性與可循環(huán)性。通過這樣的方法,可以讓學生在了解清楚一個問題之后直接可以轉換到對下一個問題的思考中。當學生明白第二個問題的時候,又可以綜合第一個問題提出一個全新的問題,然而這個新問題有是接下來需要分析的第三個問題。在開展實踐活動之間,往往需要教師先與學生一同進行實驗。而實驗過程又是幫助學生提高物理學習能力,促進物理學習水平的一個良好平臺。在此基礎上,學生再完成接下來的實踐性學習活動便可順利很多。同時基于實驗平臺,可以讓學生在實踐過程中深刻了解到相關物理現(xiàn)象的存在法則與物理知識的應用空間。
總之,教師在開展物理教學的時候,需要結合學生的知識接受能力和多元化的教學方式對學生進行創(chuàng)新思維與創(chuàng)新精神的引導和建設。只有這樣才能確保學生在學的過程中不會厭倦,教師在教的過程中不會迷失。
參考文獻
[1]? 楊偉.淺談初中物理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整合[J].學周刊,2019(30):137.
[2]? 徐闖榮.新課程改革下初中物理教學方式的轉變探討[J].學周刊,2019(3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