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成玉 子沫 郭華悅 查非 崔永元
這是一些不經(jīng)意流露的永恒的文字
這是一些會特別觸動你心靈的瞬間
意味雋永,即讀即用,作文大用場
熱? 愛
小林一茶,一個似乎腰板總也直不起來的小老頭,他的一生受盡命運的嬉笑玩弄,但他始終選擇著熱愛這個世界。
他生于日本的一戶普通農(nóng)民家庭,三歲喪母,后被繼母趕出家門。二十五歲拜二六庵竹阿為師,開始學(xué)習(xí)俳句,隨后四處旅行,流浪半生?!昂臀乙黄鹩螒虬?,沒爹沒娘的小麻雀?!彼松牡谝皇踪骄?,盡顯孤苦,但也體現(xiàn)出他的悲憫。
他直到五十二歲時才結(jié)婚,所生的三個男孩和一個女孩皆早夭折。六十一歲時,妻亡。小女兒夭折后,他寫下:“我知這世界,本如露水般短暫。然而,然而?!比欢裁茨??他沒說。
晚年,家鄉(xiāng)大火,他只好住在幸存的一小間儲藏室里面。早年辛酸,晚景亦是凄涼。即便如此,他依然在破陋的儲藏室里寫下:真美啊,透過紙窗破洞,看銀河。
即便命運給了他那么多悲苦辛酸,他亦從容不迫,靜以待之。他以萬物為人,一切都是親友。
(文/朱成玉)
柔? 軟
朋友最大的樂趣就是,仨哥們兒,找個江南小鎮(zhèn),聊些小閑話,小住一晚。這種狀態(tài)已持續(xù)了數(shù)年。這是他們最好的放松方式。今年的一個雙休,他們一行三人去了蘇州,找一靜心地兒住下來,聊各色小事,其中一位很喜歡做紅燒肉,肥肉酥而不膩,瘦肉香而化渣,平日他忙,這樣的背景下他還是愿意燒菜吃。
他談起他父親,當年物資貧乏,曾經(jīng)得到一大塊牛肉,他卻用來烘焙牛肉干,還用剩飯菜做蔥油餅。重慶街頭還沒有什么火鍋時,他就自己熬制,沒有底料,從牛油到各種配料,全部自己一點點勾兌。他覺得他是個魔術(shù)師,能變出家里所有的需要,無論如何忙碌,還可以抽時間來尋思烹飪,因為他內(nèi)心有一些柔軟的部分。
(文/子沫)
聲? 音
曾有過這么一個年代,走在田野里,四周除了溪水聲和鳥鳴,再無其他。冷不防,聽到耳畔傳來一聲噼啪聲?;仡^一看,一朵不知名的花兒,花瓣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緩緩綻放。
接著,還會有第二聲,第三聲,等等。田野里的花,總是一團團、一簇簇。一朵花的開,不過是其他花開的引子。噼里啪啦的聲音,細細的,輕輕的,卻又脆脆的。響在耳邊,格外清晰。一剎那,心中有種真誠的感動,感謝大自然的恩賜。
而如今,能聽到花開之聲的人,大概不多了。
(文/郭華悅)
生? 活
最近去拜訪一位攝影師。他的家住在狹窄胡同最深處,是一間小小的房子,他一直苦惱于自己沒有最好的作品,但一打開門,迎面我就看到了他最好的作品,是他的豐富生活,塞滿了影集的書架,掛在墻上的畫,躲在藤椅底下的貓,還有從世界各地淘來的回憶紀念,每一樣物品都有一個故事,每一個故事都是他珍視的生活經(jīng)歷。他的墻上整齊地擺著一排不同顏色的空酒瓶,他告訴我,早上太陽好的時候,陽光照進這個偏僻的小房間,映射在彩色玻璃瓶上,墻上就能看到漂亮的光影。我想,那大概就是他最好的作品吧。
我告訴他,這里好像是疲憊的城市生活的避難所。他很認真地糾正了我,不,這不是逃難,這是我選擇的生活。
(文/查非)
理? 解
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常常有一個慣性思維,總強調(diào):你要尊重,就是要理解。所以,我們就認為:理解是尊重的前提,沒有理解,就沒有尊重。但有的時候,理解對我來說,挺難的。比如,對男生染一頭的紅頭發(fā),我是很難理解的。
有一年到韓國去訪問,一個志愿者陪著我們,高高的一個小伙子,一頭紅發(fā),戴著耳環(huán),第一眼沖擊力有點兒大,我沒緩過來。之后,我努力不去看他的紅頭發(fā),一直觀察他。我發(fā)現(xiàn)他吃飯的時候會捂著嘴,出入的時候他一定給女士、老人先開門。有一次,我們都走出去很遠了,發(fā)現(xiàn)他還站在原地,原來是十余米外還有一個女生走過來,這個女生可能跟他說了謝謝,也可能沒說,他就只是鞠了個躬,然后跑過來追我們。
我突然發(fā)現(xiàn)這個孩子樣樣比我強,雖然還是不理解紅頭發(fā),但突然就覺得特別好看。這其實也是一種尊重。
(文/崔永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