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古詩詞是存在于我們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中的一顆璀璨明珠,其歷史之悠久,用詞之優(yōu)美,也是一朵永不凋零的奇葩。初中語文教材所選古詩詞都是很多專家精挑細選,再經過教育部的審核得以確定的,其值得學習的意義自然不言而喻。教師在教學時要引導學生從審美角度去鑒賞古詩詞,立足于美育角度進行古詩詞教學。本文圍繞走進古典詩詞,尋找美的蹤跡這一主題對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的美育原則進行簡單探討。
【關鍵字】初中語文;古詩詞;美育原則
【正文】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對于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來說已不再適用,因為古詩詞中的意境之美、韻律之美和語言之美等方面都是值得學生學習的,這就需要教師在講解古詩詞時基于美育原則。
一、古詩詞美育的重要性
1.1古詩詞自身特點的要求
很多教師講解古詩詞時用的方式是翻譯,逐字逐句地譯成白話文,由于古詩詞自身所擁有的節(jié)奏感、韻律感、語言精煉等特點,這種教學方式顯然就體現(xiàn)不出古詩詞本身所表達的意境。美育簡單來講就是審美教育,其在一定程度上可有效提高學生對古詩詞的審美能力,同樣美育也可提高學生對于古詩詞所蘊含之美的感受能力。美育和古詩詞教學的相結合可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古詩詞,感受我國文化。
1.2學生學習古詩詞的熱情不高
學生學習古詩詞的熱情不高原因之一是覺得古詩詞太過枯燥,另一個是教師教學方法無法吸引學生對古詩詞的興趣。教師講完之后背過就算是完成了古詩詞的學習。學生學習古詩詞的熱情不高這一現(xiàn)象在一定程度上體現(xiàn)了初中語文古詩詞實施美育的必要性。古詩詞美育的介入使得學生們能夠更深刻地體會到作者內心的情感,發(fā)現(xiàn)其中的韻律之美、語言之美、意境之美。
二、初中語文古詩詞美育策略
2.1析文入情,深刻體會詩中情感之美
詩之情感乃詩之靈魂。作者情感是古詩詞教學重點之一,同樣也是美育教學的一個側重點。教師通過分析詩的內容引導學生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情感。雖然有的古詩詞篇幅短小,但并不影響作者情感的表達,作者通過躍然紙上的幾行字卻將自己的情感表達得淋漓盡致。教師可以通過析文入情達到陶冶學生心靈的目的。
例如,學生在剛學習《己亥雜詩》時會對這首不容易理解,也看不出其中所表達的情感。教師要先對學生講解這首詩的寫作背景,教師可以先給給學生播放一段有關清末時期的視頻,通過視頻學生可以深切地感受到其狀況之惡劣,因為本文作者龔自珍生活在清末時期,作為一名愛國之人,其對于清末時期的政治腐敗感到無奈,但這也不妨礙其愛國之決心,文中“落花”一詞體現(xiàn)了作者即使政治生涯結束了,仍然會關心國家的前途。教師通過寫作背景的引入可以使學生感受到作者寫作情感,幫助學生對古詩詞更好的審美。
2.2引導學生勾勒詩中畫面,感受詩中意境之美
古詩詞的美育教育也包括引導學生體會古詩詞中的意境之美。一首簡短的古詩就可以勾勒出一幅優(yōu)美的圖畫,教師要引導學生在古詩詞的學習時要通過自己的對此詩的理解在自己腦海中勾勒出一幅幅畫面,可以達到美育教育的目的。
例如,《游山西村》是一首記游抒情詩,整首詩的用詞較為優(yōu)美清新,雖然體裁一般,但是立意卻很新穎,與其他的游記詩有所不同。全詩緊扣一個“游”字描寫了一幅具有自然風光的淳樸江南民居圖。教師在對此詩講解時要把詩中的自然風光和江南地區(qū)的民俗等進行具體講解,使學生體會村民的淳樸以及作者對這段游記的眷戀。對全文分析完之后要引導學生根據(jù)講解內容給此詩做一幅畫,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此詩進行作畫,引導學生去發(fā)現(xiàn)詩中之美,探索詩中之畫,提高學生對古詩詞的審美能力。
2.3誦讀有韻,探尋古詩詞韻律之美
在應試教育大背景下,教師往往會詩的朗誦這一重要環(huán)節(jié),自然也就使得美育教育得不到應有的效果。學生通過詩的誦讀可以深切體會詩中的氛圍,這對于學生發(fā)現(xiàn)古詩詞中的美有一定的推動作用,這也是美育教育的原則之一。每首詩都有自己獨到的韻律之美,教師應引導學生去發(fā)現(xiàn)。
例如,《漁家傲·秋思》是一首以邊塞體裁的詞,其中自然不乏應有的豪情壯志,如果忽略了朗誦這一步驟,學生只通過教師的講解可能也無法充分感受作者情感和詩中所呈現(xiàn)的意境。教師本課的第一課時的開端就要給學生播放本詩的朗誦音頻,音頻中錯落有致、抑揚頓挫可以使學生可以對本詩有一個初步地形象,為教師接下來的美育教學作一個有效鋪墊。教師在播放完朗誦音頻后可以自己進行師生之間的范讀,也可組織生生范讀,最終目的是通過師生的朗讀讓學生體會到這首詞的豪壯,通過反復品讀體會其中韻律之美。
【結束語】初中生的欣賞品味和審美情趣都可在初中語文古詩詞的美育教學中得到有效提高。教師應使詩中所表達的情感引起學生內心的共鳴,使其感受到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美好,明白古詩詞對于自己審美提升的重要性。作為新時代的教師,我們更應明白古詩詞之于學生審美能力和健康成長的重要意義,應該基于美育角度不斷地提升學生審美品味,幫助學生形成不斷完善的健康人格。
【參考文獻】
[1]宗永康. 美育原則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落實[J]. 試題與研究,2018,(14):194.
[2]田文強,李興陽. 情感教育與語文美育[J]. 臺州學院學報,2004,(01):42-46.
[3]周立新. 語文教學中的美育原則[J]. 安徽教育,1991,(09):28-29.
王淑云??河南省永城市第三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