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習作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品德教育,是教師不可忽視的重要內容,它能實現(xiàn)語文學科的育人目標,是新課改所倡導的育人先育德的具體體現(xiàn)。在寫作中進行有效的品德教育,有針對性地確定習作命題,實現(xiàn)習作教學與品德教育的有機結合,利用恰當?shù)呐Z、講評,對學生進行品德教育,還可以通過寫日記、周記對學生進行品德教育。
關鍵詞:習作教學 品德教育 確定命題 批語
如何發(fā)揮其寫作教學中的德育功能,是語文學科能否做到思想性、工具性高度統(tǒng)一的必要條件。我從長期的教學實踐中體會到,要在寫作中進行有效的品德教育,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一、有針對性地確定習作命題,實現(xiàn)習作教學與品德教育的有機結合。
我在長期的寫作教學中,針對不同年級學生的思想情況和教學任務的需要,對學生進行了有針對性的寫作訓練。今年,我新接任的六年級(2)班,是一個行為規(guī)范比較差的班級。部分學生長期不愛完成作業(yè),有的還損壞公物,有的不愛打掃衛(wèi)生,多數(shù)學生亂扔果皮紙屑,還有一些單親家庭子女,缺乏父愛母愛,性格古怪,厭學情緒嚴重,看到這些情況,我感到頭疼。為此我在新學期的第一堂課,就向孩子們提出了“我是班級的一員”、“我愛我的班級”、“我要為班級添光彩”……等班級目標。并要求他們在新學期里要有新的精神面貌,希望他們在新學期里要有新的行動、新的成果。在隨后進行的習作教學中我擬定了:《我會寫日記啦》、《我的長處》、《我有一個壞毛病》、《我是班級的小主人》、《老師,我想對你說》、《我的小伙伴》的題目。由于命題有層次性、針對性強,學生有話可說,交上來的習作內容豐富。經常完不成作業(yè)的葉俊也吐露了自己的心聲:“我經常完不成作業(yè),學習成績不及格,我心里不是滋味請相信:我會努力改變自己,不再名落孫山。還有一名學生的習作更讓我淚流滿面,他叫李影,現(xiàn)年十二歲,無父,母親為了維持生計,只得長期在外打工。他的父親曾經在山西煤礦打工,因車禍死亡。他平時沉默,很少和同學玩耍,平常獨來獨往。學習成績很差,不愛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不愛完成家庭作業(yè),任課教師傷透了,都說他是一名差生,沒有比他更差的差生,任課老師決定放棄他。他在《老師,我想對你說》的習作中這樣寫道:“老師,我爸爸在一次車(貨)禍中因失血太多,沒能及時搶救而死亡,當時我怕媽媽太傷心,抱著爸爸的骨灰盒,在火車上我悄悄的(試)拭去臉上的淚水。現(xiàn)在爸爸為開煤礦已欠下幾萬元的貸款,媽媽在外打工何時才能還清,老師,我怎能高興呢?我有心思讀書嗎?我好苦惱…”孩子們寫出的文章真實地表白了各自的內心世界,我感到孩子們的心和我的心貼得更近了。他們說出了真心話,讓我更了解了他們的情況,于是我有針對性地對他們進行了品德教育。這樣既培養(yǎng)了學生實事求是的文風,又讓學生在寫作過程中樂意接受了老師的教育,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在寫作過程中對學生進行品德教育
在去年六年級二期學習12冊第二組習作訓練時,寫作題目是《我愛……》。我給學生擬定了《我愛家鄉(xiāng)(或家)的喜人變化》的習作訓練,選材范圍是家或家鄉(xiāng),寫家中(或家鄉(xiāng))的人、物、景。因為事出自家,景在身旁,學生熟悉,感受深刻,這就比較容易入手了,但因為寫前進行了觀察指導,事物形象在腦海里浮動,學生有了強烈地表達欲望,寫作積極性油然而生。學校所在地處舟白、正陽等開發(fā)區(qū)附近,近幾年陸續(xù)修建了火車站、飛機場、給全區(qū)人民帶來了歡樂和財富,也激發(fā)了學生的好奇心。在我的指導下,他們自擬了《我家買電腦啦》、《外商今天來我家》、《勤勞的媽媽》、《黔江變樣了》、《火車站好熱鬧》等題目,文章寫得真實、具體、感人。王力、左亭兩位同學的文章還在重慶市小學生習作大賽中獲二等獎。這樣的習作訓練在開拓學生思路的同時,也使他們受到了熱愛家鄉(xiāng)、熱愛祖國的愛國主義教育。
三、利用批語、講評,對學生進行品德教育。
有一次,我聽到班里的幾位學生在聊天,一個說:我父母很有錢,我學不學無所謂。一個說:我家條件差,自己學習成績又不好,讀與不讀都沒有出路?!槍Υ饲闆r,第二天我特地安排了一次習作練習,我先給學生講了愛迪生、愛因斯坦等科學家從小就樹立獻身科學理想的故事,同時還指導學生閱讀了《科學家的故事》、《影響中國的科學名人》等作品,然后以《我的理想》為題進行習作。在交上來的習作中,我特別關注了幾位聊天的同學的習作,有一位同學的理想是:長大以后要當一名光榮的解放軍戰(zhàn)士,另一位同學的理想是:長大后要爭當一名科學家。當我看到他們在自己今后的人生中有了生活的目標,我也開心的笑了,就在他們的習作后面寫下了:“朝著自己的目標前進吧!”就這樣,我無時不刻地在習作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品德教育,并收到了應有的效果。
四、通過寫日記、周記對學生進行品德教育。
為了及時、準確地掌握學生思想脈博,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從四年級開始,我就堅持讓學生每天寫日記,每周寫周記,鼓勵他們寫生活中的人、身邊的事、黔江的變化以及自己心中的煩惱等,我以平等、熱誠的口氣給他們的小習作寫評語,和學生進行“心靈的對話”。后來,學生日記、周記成了溝通師生情感的橋梁,是進行品德教育的有利途徑。
總之,習作教學不是單純的文字游戲,應將思想品德教育寓于習作教學之中,不可偏離,只有這樣,才會實現(xiàn)德智互利的效果,才會體現(xiàn)出學生的真情實感,才能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心靈,才能符合國家的教育方針和新課標對教育教學的要求。
徐巧云?重慶市黔江區(qū)民族小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