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常青 張龍江 朱海濤, 王冬青*
慢性腎臟疾?。╟hronic kidney disease,CKD)的發(fā)病率及病死率很高,約45%的CKD 病人在透析或腎移植之前就存在心血管事件[1]。冠狀動脈鈣化(coronary artery calcification,CAC)是CKD 病人未來發(fā)生心血管事件的非傳統(tǒng)危險因素,對CKD 病人未來心血管事件發(fā)生的預測準確性較高[2-3]。因此,定性和定量分析冠狀動脈鈣化對于CKD 病人未來心血管事件危險性分層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就影像檢查手段在CKD 病人冠狀動脈鈣化定性定量檢測中的價值及其局限性進行綜述。
CKD 病人的CAC 形成是一個程序化、多因素調(diào)控的主動過程。CKD 病人CAC 發(fā)生發(fā)展的危險因素可以分為傳統(tǒng)因素及非傳統(tǒng)因素[4-6]。傳統(tǒng)因素包括年齡、性別、高血壓、糖尿病、血脂異常(高/低密度脂蛋白)、吸煙史及家族史等。研究[7-8]發(fā)現(xiàn)年齡、性別、高血壓、糖尿病、體質(zhì)量指數(shù)(BMI)、尿蛋白、甲狀旁腺激素、血脂異常和吸煙是CKD 病人CAC發(fā)生發(fā)展的獨立危險因素。非傳統(tǒng)因素包括血鈣、血磷、腎小球濾過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等。Bundy 等[9]基于1 123 例CKD 病人的縱向研究證明了估計腎小球濾過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的下降是CKD 病人CAC 進展的獨立相關(guān)因素。低水平eGFR 是未透析的CKD 病人CAC 的發(fā)生和發(fā)展的獨立危險因素[10]。鈣磷代謝異常是CKD 病人冠狀動脈中膜發(fā)生鈣化及其嚴重程度的危險因素[11]。有研究發(fā)現(xiàn)成纖維生長因子-23(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23,FGF-23)是CKD 透析病人CAC 的重要啟動因子[12-13];心臟瓣膜鈣化、總甲狀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 PTH)水平、骨質(zhì)疏松的程度與透析病人CAC 的發(fā)生發(fā)展存在顯著正相關(guān)[16-17];胎球蛋白A(fetuin-A)、基質(zhì)Gla 蛋白(matrix Gla protein,MGP)是CKD 病人CAC 的抑制因子[14-15]?;贑KD 病人基因組學的研究[18]發(fā)現(xiàn)chr9p21、COL4A1、ATP2B1、ABCA4 等基因與CAC 發(fā)生和進展具有高度的相關(guān)性。生活習慣和行為對CKD 病人CAC 的發(fā)生和發(fā)展也可有重要影響[19-20],但這一結(jié)論仍需要大樣本的隊列隨訪數(shù)據(jù)進一步論證。
多層CT(multi-slice CT,MSCT)、血管內(nèi)超聲(intravenous ultrasound,IVUS)、光學相干斷層掃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冠狀動脈造影(coronary artery angiography,CAG) 等技術(shù)是當前CKD 病人CAC 定性及定量檢測的主要手段。
2.1 MSCT 文獻[21]報道MSCT 檢測CAC 的敏感度、特異度、準確度分別為88%、52%、76%。MSCT在檢測CKD 病人CAC 方面具有以下特點及優(yōu)勢:信噪比高;鈣化檢出率高,尤其是微小鈣化的檢出;結(jié)合前瞻性或回顧性心電門控技術(shù),鈣化定量分析重復性好;對鈣化栓塞的顯示敏感性高[22]。常用于CKD病人CAC 的MSCT 檢查方式包括心電門控和常規(guī)胸部掃描。心電門控掃描方案對CAC 的定性及定量分析準確,但存在輻射劑量較大的缺陷。常規(guī)胸部掃描方案可以有效地降低輻射劑量,但定性定量分析的準確性仍存在爭議[23-24]。
CKD 病人基于MSCT 影像的CAC 定量分析主要有2 種模型:一是將CAC 的CT 值分為4 個等級,以90 HU 為閾值,每增加100 HU,鈣化嚴重程度增加一個等級;二是基于Broderick 公式F=(D/100)-0.5(D 為鈣化灶CT 值,F(xiàn) 為加權(quán)因子)計算CAC 積分值[22]。隨著CAC 積分值的增加,CKD 病人的心血管事件的發(fā)生率明顯增加[25]。CAC 嚴重程度是CKD病人心血管事件的獨立預測因素。研究[26]顯示對于eGFR<90 mL/(min·1.73 m2)的CKD 病人,當CAC積分>100 時,發(fā)生心血管事件死亡或者急性心肌梗死的概率是CAC 積分≤100 的4 倍。也有研究[27-30]表明基于MSCT 平掃影像獲得的CAC 積分值在預測CKD 病人心血管事件特異性和準確性存在一定的變異度;將MSCT 血管成像與CAC 積分值相結(jié)合,可以更好地評估血管阻塞嚴重程度并預測CKD病人心血管事件的發(fā)生風險。MSCT 血管成像由于具有輻射劑量且容易發(fā)生對比劑腎損害,一直是CKD 病人的使用“禁區(qū)”。研究[29]顯示70 kV 與30 mL 對比劑的條件下行冠狀動脈CT 血管成像,可以在滿足影像質(zhì)量的前提下將輻射劑量降低至0.2 mSv,并能最大程度地防止腎臟損傷。Tao 等[30]基于701 例腎病綜合征病人的研究證明,靜脈注射CT對比劑并不會引發(fā)腎病綜合征病人急性腎功能損傷的危險。
綜上所述,MSCT 平掃和血管成像在CKD 病人CAC 定性和定量檢測中具有非常重要的臨床價值。高密度偽影、線束硬化偽影、部分容積效應、呼吸運動偽影、部分容積效應等因素會影響MSCT 影像質(zhì)量,進而降低CAC 定性及定量計算的準確性。如何通過改善掃描技術(shù),有效地克服以上的不足是未來MSCT 平掃和血管成像在CKD 病人CAC 定性和定量檢測中的主要研究方向。
2.2 IVUS IVUS 能夠精確地顯示CKD 病人冠狀動脈血管管腔形態(tài)和管壁結(jié)構(gòu),評估斑塊成分,是診斷CKD 冠狀動脈粥樣鈣化定性檢測的金標準。血管鈣化的超聲影像特征是回聲密集(高回聲)伴陰影。射頻血管內(nèi)超聲(radiofrequency intravenous ultrasound,RF-IVUS)技術(shù)相比于血管內(nèi)超聲,具有敏感性、特異性和預測準確性高的特點。在IVUS中,可以依據(jù)弧度(以度為單位,用圓心的量角器測量)和長度(使用電動變速器回縮)實現(xiàn)CAC 的定量評估,敏感度為86.7%,特異度為93.3%,預測準確度為92.3%[31]。IVUS 在CKD 病人的CAC 定性和定量檢測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①只能在二維平面內(nèi)測量鈣化值,不能評估病變累計長度,因此無法確定總的鈣化值;②CAC 嚴重的CKD 病人是IVUS 檢查的禁忌;③IVUS 屬于有創(chuàng)檢查,可以引起一系列并發(fā)癥,如動脈夾層、支架貼壁不良、支架斷裂等;④檢查費用昂貴,目前尚難以臨床推廣應用[21]。
2.3 OCT OCT 上可見CKD 病人的CAC 表現(xiàn)為一個信號不均勻或信號缺失區(qū)域,可同時清晰描繪病變的前緣、后緣和(或)側(cè)緣。與IVUS 不同,OCT可以對CKD 病人的CAC 的組成成分進行有效檢測,如可以區(qū)分鈣化與纖維組織、脂質(zhì)或壞死成分,是實現(xiàn)鈣化定性檢測的主要手段。OCT 可以測量CKD 病人CAC 的厚度、面積和體積,實現(xiàn)定量檢測。OCT 對CKD 病人CAC 病變檢測準確性較高(敏感度為96%,特異度為97%),同時能夠?qū)Σ∽兊姆植紖^(qū)域、鈣化面積及體積等指標進行定量分析和評價[32]。研究[32]發(fā)現(xiàn)OCT 可以利用CKD 病人冠狀動脈斑塊中非罪犯病變特征來計算斑塊的脂質(zhì)指數(shù)、鈣及膽固醇結(jié)晶含量,預測斑塊破裂風險。目前,OCT在CKD 病人冠狀動脈斑塊鈣化檢測中仍存在以下局限性:①僅能實現(xiàn)血管壁外層的成像,鈣化顯示效果欠佳。②評價CAC 嚴重程度的能力和價值有限,尤其是存在血流減慢或者閉塞的病人,鈣化定量評估的準確性將受到嚴重影響。③在左主干、前降支、回旋支、右冠狀動脈開口或極度迂曲的血管壁上發(fā)生的鈣化,阻斷球囊通過,不適合行OCT 檢查。CKD 病人的CAC 發(fā)生范圍較為廣泛,因此OCT在CKD 病人中的應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32]。
2.4 CAG IVUS 與OCT 是CAC 檢測的金標準。與IVUS 或OCT 相比,CAG 敏感性為低至中等,但其具有相對較高的陽性預測價值[31]。
綜上所述,與IVUS、OCT 和冠狀動脈造影相比,MSCT 仍是目前CKD 病人CAC 定性和定量檢測的主要手段。目前人工智能能否基于常規(guī)胸部掃描影像實現(xiàn)CKD 病人CAC 定性和定量評估,值得進一步深入研究。如何將多種低劑量CT 掃描方式相結(jié)合,從而降低CAC 檢查的輻射劑量,并可準確、可重復地測量CAC 積分,仍需要大量臨床研究來驗證[33]。隨著基于CT 影像衍生的無創(chuàng)性冠狀動脈血流儲備分數(shù)(fractional flow reserve-CT,F(xiàn)FRCT)的應用普及,F(xiàn)FRCT可以獲得CKD 病人冠狀動脈的功能學信息,聯(lián)合冠狀動脈鈣化定量分析,對于預測CKD 病人的心血管事件具有重要臨床價值。
目前,MSCT 是臨床檢查CAC 的主要手段,改善其在檢測CAC 時存在的劑量、準確性以及可重復性等問題,是將來研究所需要關(guān)注的重點內(nèi)容。同時,由于MSCT 區(qū)分內(nèi)膜鈣化和中膜鈣化存在局限性,如何結(jié)合多種檢查手段有效區(qū)分CKD 病人內(nèi)膜與中膜鈣化,對于改善和預防心血管疾病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