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輝
【摘 要】目的:觀察分析聯(lián)合應用厄貝沙坦與非洛地平治療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3月收治的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132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每組各66例患者。對照組患者采用非洛地平進行治療,治療組患者聯(lián)合應用厄貝沙坦與非洛地平治療。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以及治療前后SBP、DBP水平。結果:治療組患者的總有效率為92.42%,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0.3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治療后的SBP以及DBP水平均明顯低于治療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治療組治療后SBP以及DBP水平降低更加顯著,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聯(lián)合應用厄貝沙坦與非洛地平治療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可以取得滿意的臨床效果,患者的血壓水平明顯降低,具有較高的臨床推廣價值。
【關鍵詞】厄貝沙坦;非洛地平;原發(fā)性高血壓;臨床療效;血壓水平治療效果
【中圖分類號】R45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20)01--01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工作壓力的增加和飲食習慣的改變,原發(fā)性高血壓的發(fā)病率呈不斷上升的趨勢。高血壓患者可出現(xiàn)全身小動脈痙攣的情況,長時間的全身小動脈痙攣可導致其小動脈內膜的壓力負荷增加,進而可導致其發(fā)生小動脈內膜玻璃樣變和血管壁重構[1]。本文觀察分析聯(lián)合應用厄貝沙坦與非洛地平治療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的臨床效果,現(xiàn)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3月收治的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132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每組各66例患者。其中,治療組男性患者36例,女性患者30例,年齡31-84歲,平均年齡(55.36±8.98)歲,病程3個月-23年,平均病程(10.11±2.18)年。對照組男性患者38例,女性患者28例,年齡30-86歲,平均年齡(55.43±8.79)歲,病程2個月-24年,平均病程(10.18±2.25)年。兩組患者的基本資料之間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治療方法 在這兩組患者入院后,對其均進行調血脂、抗凝血等常規(guī)治療。在此基礎上,為對照組患者采用非洛地平緩釋片進行治療??诜锹宓仄骄忈屍?,初始計量為2.5mg/ 次,1次 /d。然后根據(jù)患者血壓的變化情況為其調整用藥量(最大劑量不得超過10mg/d)。
在應用非洛地平緩釋片的基礎上,治療組患者加用厄貝沙坦片進行治療,150mg/ 次,1次 /d(晨起服用)。兩組患者均連續(xù)治療1個月。
1.3 觀察指標 ①臨床療效。經過治療后,患者的舒張壓(DBP)降低至70~90mmHg為顯效;經過治療后,患者的DBP降低10~19mmHg或收縮壓(SBP)降低30mmHg為有效;經過治療后,患者的DBP、SBP無明顯變化為無效??傆行?(顯效+有效)/總例數(shù)×100%。②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SBP、DBP水平。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17.0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數(shù)資料率的比較采用檢驗,計量資料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當P<0.05時,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比較 如表1所示,治療組患者的總有效率為92.42%,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0.3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壓水平比較 如表2所示,兩組患者治療后的SBP以及DBP水平均明顯低于治療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治療組治療后SBP以及DBP水平降低更加顯著,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高血壓是一種臨床上常見的心血管系統(tǒng)疾病,主要以血壓水平升高為特征,且伴有心、腦、腎等器官功能障礙的綜合疾病,主要包括原發(fā)性高血壓、繼發(fā)性高血壓,其中原發(fā)性高血壓占高血壓患者90%左右。遺傳、肥胖、飲酒、精神緊張、低鉀及高鈉飲食均為導致其危險因素。非洛地平作為二代二氫吡啶類鈣拮抗劑,可有效抑制小動脈平滑肌細胞外鈣內流,選擇性擴張小動脈,且對心肌無明顯抑制作用,不會引發(fā)體位性低血壓。同時其可降低腎血管阻力,發(fā)揮促尿鈉排泄、利尿等作用,且可增加心臟指數(shù)及輸出量,降低后負荷,對前負荷、心臟收縮功能、心率影響較小[2]。厄貝沙坦作為治療高血壓一線藥物,可有效抑制AngⅠ轉化為AngⅡ,特異性拮抗血管緊張素轉換酶1受體,選擇性抑制AngⅡ結合血管緊張素轉換酶1,阻礙血管收縮,減少醛固醇分泌,從而起到降低血壓的目的。同時,其可抑制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tǒng),減少腎上腺素分泌,阻滯AngⅡ所致血管收縮效應及高血壓,提高水、鈉排出量,降低血容量,使血壓下降[3]。本次研究結果顯示,治療組患者的總有效率為92.42%,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0.30%;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治療組治療后SBP以及DBP水平降低更加顯著。綜上所述,聯(lián)合應用厄貝沙坦與非洛地平治療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可以取得滿意的臨床效果,患者的血壓水平明顯降低,具有較高的臨床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劉明志.厄貝沙坦聯(lián)合非洛地平治療原發(fā)性高血壓的效果探討[J].當代醫(yī)藥論叢,2018,16(6):98-99.
張偉,孫賀.厄貝沙坦聯(lián)合非洛地平治療41例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的療效觀察及藥物經濟學分析[J].藥品評價,2018,15(13):52-54.
秦廣民.厄貝沙坦聯(lián)合非洛地平對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血清脂聯(lián)素和尿酸水平的影響分析[J].中國醫(yī)療前沿,2013,8(12):2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