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芳
【摘要】幼兒園美術教育不僅是簡單的傳授繪畫技能,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幼兒對美術的興趣及想象力,在美術創(chuàng)作中表達自己的情感。在幼兒園美術教育活動中,教師對此類活動關注較少。開展幼兒美術欣賞教學活動,選擇美術作品的內容要適合本年齡段幼兒的認知水平;美術欣賞活動形式要多樣化;注意美術欣賞教學活動方法的使用。
【關鍵詞】幼兒;美術欣賞;指導
《幼兒園教育綱要》中指出“初步培養(yǎng)幼兒對美術的興趣與及對大自然、社會生活、美術作品中美的欣賞力。”由此可見,幼兒園美術教育不僅是簡單的傳授繪畫技能,更重要的是引導幼兒對美術產生興趣,培養(yǎng)幼兒的審美情感。在幼兒園美術教育活動中美術欣賞教育相對薄弱,教師對此類活動開展較少。教師在實施美術欣賞活動中,基本上都是根據自己的想法選擇欣賞材料,在欣賞過程中,也是把自己對美術作品的理解或權威觀點解釋給幼兒,教給他們一些美術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沒有從幼兒的需要和興趣出發(fā),也沒尊重幼兒自主欣賞的權利,違背了幼兒自我學習的天性。
一、選擇適合幼兒欣賞水平的美術作品
美術欣賞內容的選擇要根據本班幼兒的認知水平、多數幼兒的興趣點,要選擇能夠激發(fā)幼兒想象力,貼近幼兒生活的作品,一些名家喜歡畫富有生活情趣的作品,恰恰與幼兒經驗相吻合,如張世簡的寫意畫《水仙花》運用勾填法,用濃淡墨勾,分出前后層次,干后設色,雖不象工筆那樣工整,但富有裝飾性。如小班美術欣賞活動《漂亮的媽媽》讓幼兒感知媽媽們的不同發(fā)型后引導幼兒用吸管、毛根、瓶蓋、小樹葉等進行創(chuàng)作;《美麗的蝴蝶》通過欣賞感知蝴蝶的對稱美、色彩美;《紅黃藍》讓幼兒在操作中認知紅黃藍三個基本色等,這些畫中的形象幼兒都很熟悉,是幼兒日常都能見到的,幼兒也很愿意參與到活動中。教學中我們還可以為幼兒提供一些抽象的作品,如法國作家奧迪隆·雷東的抽象畫作品《紅色的斯芬蒂克》雖然沒有具體的形象但色彩較鮮艷只有少量灰暗色,體現出了畫家的愉快情緒,也可以引導幼兒想象自己不愉快時用什么顏色表示。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選擇版畫,如黃永玉的版畫《公羊》《娃娃》《豐收的喜悅》、兒童畫如《海底世界》《未來的幼兒園》等,漫畫如黃玉郎的漫畫《神兵小將》、豐子愷的漫畫《瞻瞻的車》《花生米不滿足》等多種題材的作品,使美術欣賞內容多元化,讓幼兒體驗畫家筆下的童真、童心、童趣,進而激發(fā)幼兒的想象和創(chuàng)作的靈感。
二、美術欣賞作品形式要多樣化
在傳統(tǒng)美術欣賞活動中,教師主要以講解美術作品的掛圖為主,幼兒處于被動接受狀態(tài),借助多媒體可以調動幼兒多種感官,更直接感知畫家的作畫風格和表現手法,調動幼兒學習的主動性,在欣賞美術作品中獲得愉快的情感體驗。我們選擇欣賞的美術作品畫幅盡可能大些,以便讓幼兒看清楚,欣賞的形式也可以用幻燈、投影、電視錄像等方式呈獻給幼兒,如在開展國畫欣賞:吳冠中的《春如線》《天鵝》,教師不僅可以準備相關的國畫作品,還可以制作《天鵝》《春如線》的幻燈片,通過多媒體電腦演示國畫課件,并配上舒緩的輕音樂,讓幼兒感知最簡單的點、線、面、色之間富有節(jié)奏和韻律的形式架構,充分感受吳冠中對江南水鄉(xiāng)的濃厚深情。
三、注意欣賞活動中教學方法的使用
教師在組織欣賞活動時,不要進行過多的講解,避免“小學化”的上課模式,應引導幼兒觀察畫面的色彩、形狀、表現手法等,讓幼兒自己去感受、聯想,以提高審美能力,蘇格拉底就是利用對話的方式讓人認識自己心中的真理的。在應用對話法引導幼兒欣賞活動時,教師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教師在欣賞活動中要站在幼兒的角度理解美術作品,應讓幼兒有自己的探索和想象活動。
(二)教師要具備美術鑒賞的能力,了解幼兒的理解能力,多關注不同時期美術作品的特點及畫家生活的社會背景,真正理解美術作品的內涵。如丁聰出生于解放前,經歷過內戰(zhàn),他的作品多為諷刺漫畫,他用批判性的目光觀察社會,表現了社會丑陋的一面。法國現實主義作家米勒是農民出生,他的作品多為表現田園生活,畫風樸實,色調渾厚,造型單純,給人一種真摯的力量。
在引導幼兒欣賞作品時,不能只有簡單的講解,應引導幼兒通過觀察、討論,交流,思考,獲得最直接的美感體驗,教師逐步引導幼兒認識不同姿態(tài),并通過添畫的形式表現自己喜歡的作品。
(三)教師要鼓勵幼兒發(fā)表各自的見解,支持幼兒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創(chuàng)作。
在進行美術作品欣賞時,還可以引導幼兒觀察、比較同一主題不同畫家的表現手法和同一畫家不同的繪畫作品,以加深幼兒對作品的理解。在進行美術鑒賞時應引導幼兒觀察作品的構圖上對稱、均衡,明暗光線的對比運用,夸張的造型,色彩、線條的表現手法,可以是對客觀對象的真實描繪,也可以根據自己的主觀意圖進行自由創(chuàng)作。
總之,教師在組織美術欣賞活動中,應遵循幼兒的年齡發(fā)展特點,選擇幼兒喜歡的美術內容,采用“游戲化”的教學方法,不能以成人的標準評價幼兒的作品,使美術欣賞活動真正走進孩子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