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金瓶梅》 作為中國古代“四大奇書”,以其濃墨重彩的獨(dú)特筆法,描繪出一幕幕名不見經(jīng)傳的史外俗世景象。李瓶兒作為本書第二大女主人公,可以說是最能引起讀者興趣的人物,因?yàn)樗臀鏖T慶之間存在著超肉欲的情感,是她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具有溫情和實(shí)感的浪蕩西門慶。李瓶兒自身由淫婦向?qū)G槟赣H的轉(zhuǎn)變,看似是由起初的“遇夫不淑”到最后的皆大歡喜,實(shí)則是由起初的試圖沖破封建禮教樊籠追求自我性欲到最后的順從綱常、維護(hù)夫權(quán)意識,實(shí)現(xiàn)了宿命的回歸。
關(guān)鍵詞:《金瓶梅》 李瓶兒 宿命 回歸
一、前期沖破封建倫理追求性欲
一開始,李瓶兒是大名府梁中書家的小妾,因李逵殺了全家,和養(yǎng)娘去了東京投親,梁中書夫婦各自逃生,于是花太監(jiān)使媒人說親,娶李瓶兒作為他的侄男花子虛的正室,但實(shí)際上李瓶兒被花太監(jiān)霸占,雖然花太監(jiān)是她真正的丈夫,但給不了她正常男性所能給予的幸福,而花子虛也是一位成天沉醉在歌妓溫柔鄉(xiāng)的浪蕩兒,正是這樣的原因,使得李瓶兒對西門慶“主動出擊”。
李瓶兒表現(xiàn)出來的主動要超過當(dāng)年的潘金蓮,不僅如此,她還知曉“擒賊”不光要“擒王”,還要擒“驍將”。李瓶兒與西門慶云雨之后,她問及西門慶的眾多婦人,從大娘到五娘,最后稱“到明日,討他大娘和五娘的腳樣兒來,奴親自做兩雙鞋兒過去,以表奴情”,這“兩頭”一攏,當(dāng)中幾位就好辦了。
在花子虛內(nèi)臣家,房族中花大、花三、花四告家財時,李瓶兒又呈現(xiàn)出了矛盾的性格特點(diǎn)。一方面她沉溺于西門慶帶給她的歡娛,另一方面她又不忍心將花子虛放在一邊不管,于是她向西門慶求救。“大官人沒耐何,不看僧面看佛面”,然后李瓶兒拿出“老公公在時體己交與奴收著”的“六十錠大元寶,共計三千兩”給西門慶尋人情使用。也正是在這個時候,西門慶在某種程度上更愛李瓶兒,因?yàn)樗拇_比他那幾位婦人要“貴”得多。等到花子虛放出來家時,李瓶兒卻立即與西門慶商議“拿幾兩銀子買了所住的宅子罷,到明日奴不久也是你的人了”,花子虛未死,她就想著另嫁。并且在花子虛將盡之時,李瓶兒起初還請大街坊胡太醫(yī)來看,后來怕使錢,只挨著?;ㄗ犹撛跁r,李瓶兒就把兩個丫頭叫西門慶要了,花子虛死后,越發(fā)通家往還。她雖是守靈,一心卻只想著西門慶,“大抵只要婦人更變,不與男子漢一心,隨你咬折釘子般剛毅之夫,也難防測其暗地之事”。此時的李瓶兒呈現(xiàn)的是矛盾的心理狀態(tài),費(fèi)財費(fèi)力地搭救出花子虛,然后又盼著他死去,從而讓自己“名正言順”地跟著西門慶。未嫁給西門慶的李瓶兒可以說是一位名副其實(shí)的淫婦,不僅鉆了花子虛被抓走不在家的空子,把花子虛家中的財物運(yùn)給西門慶,甚至還與西門慶合伙謀劃逼死花子虛,他倆的行為其實(shí)和當(dāng)時潘金蓮與西門慶的做法沒有什么本質(zhì)區(qū)別,都是為了嫁給西門慶不顧道德倫理來謀殺阻礙他們的丈夫。李瓶兒的心甚至比西門慶還要硬,依著西門慶這邊,還想找個幾百兩銀子給花子虛湊買房子,但李瓶兒不肯他這樣做,并且告訴他不要應(yīng)花子虛的邀請。李瓶兒很有“自己掌握自己命運(yùn) ”的氣派,在封建倫理與欲望之中選擇滿足自己的欲望,將“子虛”化為“烏有”。
二、中期招贅填補(bǔ)性欲空白
李瓶兒的第三位丈夫是蔣竹山,花子虛死后,西門慶又因在處理“潑天大案”無暇顧及娶李瓶兒之事,但西門慶先前對她的寵幸,無疑激起了她原始的性欲望,于是她每日盼西門慶的到來,日思成疾。這時候蔣竹山的到來,在一定程度上彌補(bǔ)了她的性空白,于是招他入門為贅,湊三百兩銀子與他開兩間新藥店。卻說李瓶兒招贅了蔣竹山,約兩個月光景之后,在與西門慶云雨時又漸覺蔣竹山中看不中吃,是個“镴槍頭,死王八”,于是一心只想西門慶,不許蔣竹山進(jìn)房來。等到西門慶找“搗子”訛詐蔣竹山,她明知有詐,卻正和她意,她此時巴不得有種外力幫助她消除掉這個“多余的人”。
李瓶兒打發(fā)蔣竹山出門后,整日眼兒望穿,白盼不見一個人兒來,此時西門慶娶李瓶兒的積極性遠(yuǎn)遜于李瓶兒要嫁他的迫切性。李瓶兒進(jìn)門后西門慶對其進(jìn)行變相的性虐待,一連三夜不進(jìn)她的房來,李瓶兒大哭一場,用腳帶吊頸,懸梁自縊,被金蓮救下后,這才見到思念已久的西門慶。此時西門慶并不見得不是真信李瓶兒自殺,更多的則是對李瓶兒的性嫉妒,懲罰她不僅招贅蔣竹山,還在西門慶的“家門口”開新店。最后經(jīng)李瓶兒的一番說辭,兩人終和好如初,歡喜無盡。
小說發(fā)展到此,可以說是李瓶兒走過了前半世的坎坷,人生走勢開始呈現(xiàn)上升趨勢。西門慶也是人財兩得,并且得來全不費(fèi)工夫,帶著萬貫家財?shù)睦钇績郝杂邢录薜奈兜?,書中的字里行間也透露出李瓶兒的富有,“帶的一百顆西洋珠子原是昔日梁中書家之物,又拿出一頂金絲發(fā)髻”。
三、后期欲望縮減回歸倫理
從李瓶兒懷孕到生下官哥兒,這段時間可謂順風(fēng)順?biāo)?,分娩官哥兒下來,“西門慶慌的連忙洗手,天地祖先位下滿爐降香……要祈子母平安”。在那個時代,女人想要將性提升到有價值的層面,就要為男性生下子嗣來傳宗接代,否則都將變?yōu)檫^眼煙云,這就是母以子貴的封建宗法制度。李瓶兒論姿色、論財產(chǎn)都比西門慶的其他婦人要尊貴得多,此時她又為西門慶生下兒子,地位到達(dá)頂峰,西門慶也忍不住地往李瓶兒房中來。
這個時候李瓶兒的淫婦特性開始冷卻,女性自身的善良、博愛開始展現(xiàn)出來。張愛玲在《談女人》中說過“女人縱有千般不是,女人的精神里面卻有一點(diǎn)‘地母的根芽”。成為母親的李瓶兒,不管是對待眾姊妹,還是對待下人,都和和氣氣。玳安說道:“說起俺這過世的六娘性格兒,這一家子都不如他,又有謙讓又和氣,見了人只是一面兒笑?!?/p>
有財也有仁義的李瓶兒深得西門慶的喜愛,由此使得潘金蓮嫉妒萬分,所以潘金蓮馴養(yǎng)雪獅子貓,在房里紅娟裹肉,令貓撲而撾食。在官哥兒身穿紅緞衫兒之日,雪獅子貓猛然撲下,官哥兒手腳風(fēng)搐,不久身亡。釀成這般后果與李瓶兒自身的軟弱和處處退讓并非毫無瓜葛。對待潘金蓮之前的針鋒相對,她選擇忍讓沉默,不在西門慶跟前提一個字,正是這種“好性兒”助長了潘金蓮的殘忍嫉妒,進(jìn)而實(shí)施報仇行為。就連最后病危,在臨死之際她也選擇閉口不言,只悄悄對月娘哭泣說道:“娘到明日生下哥兒好生看養(yǎng)著,與他爹做個根蒂兒。休要似奴心粗,吃人暗算了”,讀到這里我們總算是看到了李瓶兒的醒悟,她終于明白了正是自己的極度懦弱從而加速了官哥兒和她自身的滅亡。懷孕生子的李瓶兒不再像以前那樣敢作敢為,大膽地掌控自己的命運(yùn),她沒有盡到一位母親的責(zé)任去盡全力保護(hù)孩子,我們看到的是一個一退再退、一忍再忍的懦弱六娘,她那在嫁入西門府之前的果敢和豪情在此時已經(jīng)蕩然無存。
李瓶兒在前期為追求自身性欲,突破封建倫理;為了嫁給西門慶“不擇手段”,全然不顧倫理綱常中的道德情義。此時的李瓶兒處于性壓抑的狀態(tài)之下,她是正常女性,與常人一樣渴望著真正的性快感,就連魯迅筆下的女媧也同樣與正常人一樣有著性的需求,不同的是女媧可以通過性本能的升華來轉(zhuǎn)移和排遣過盛的力比多,而作為凡夫俗子的李瓶兒只能自身去爭取肉欲來滿足自己。
嫁給西門慶的李瓶兒,逐漸變成了一位“溫順的人兒”,情節(jié)發(fā)展到官哥兒和李瓶兒相繼死去的時候,我們感到這一故事的悲劇性也在情理之中。李瓶兒的悲劇結(jié)局體現(xiàn)出來的則是“這一切都是命”的宿命論,好不容易從封建道德倫理的綱常中走出來,又順從地回到了母以子貴的宗法制度之中,“宿命是愛情悲劇的成因”,這也是作者對所處世界的感知呈現(xiàn)?!霸谶@樣一個縱欲的時代,從宮廷、貴族到一般市民,乃至于底層社會,食色之享都既是生活的流程,也是生存的目標(biāo),在一夫多妻的婚姻制度、娼妓‘合法經(jīng)營、男性霸權(quán)的思索方式與‘通行話語的背景之下,李瓶兒的宿命又何嘗不是整個社會和時代的宿命呢?”
四、總結(jié)
縱觀李瓶兒這一人物形象,真實(shí)地再現(xiàn)了典型環(huán)境中的典型人物,在那樣一個達(dá)官貴人荒淫無恥、“房中術(shù)”成為最大時髦的時代,李瓶兒像普遍人們做的那樣大膽地追求自身性欲,不顧倫理綱常的束縛,但人生在天,各自有命,共享完繁華也該享受人間的苦難。李瓶兒在懷孕生子后體現(xiàn)出的人性善良的“地母”情懷,使其獲得了一種俯視眾生的威嚴(yán)感。不斷出現(xiàn)在李瓶兒夢中的花子虛,又使得以仁義待人的李瓶兒出現(xiàn)罪惡感,從不在乎道德、追求自由性欲又回到道德之中,用自己和官哥兒的生命來實(shí)現(xiàn)人性的復(fù)活。我們不能以自己的主觀評價標(biāo)準(zhǔn)去評判一個人的好壞,我們也不能因?yàn)槔钇績涸诩藿o西門慶之前做的荒唐事而將其定義為一個“壞人”,更不能因?yàn)樗蟮纳屏既棠投匦略u定其為“好人”,就如劉心武先生點(diǎn)評的那樣:“世界不可能那么理想,生活不可能那么美滿,人間本來就一定會有齷齪,人性本來就一定會有缺陷,善惡界限往往難劃,是非標(biāo)準(zhǔn)常常擺移,人際間必生齟齬,自我亦難以把握,愛情遠(yuǎn)比肉欲脆弱,友情最難持久,樹倒猢猻必散,炎勢必引趨附,死的自死,活的自活,而且‘人們到處生活,并且‘生生不息?!?/p>
參考文獻(xiàn):
[1] 蘭陵笑生生.劉心武評點(diǎn)《金瓶梅》[M].桂林:漓江出版社,2014.
[2] 蘭陵笑生生.張竹坡批評《金瓶梅》[M].濟(jì)南:齊魯書社,1991.
[3] 張愛玲.都市人生[M].長沙:湖南文藝出版社,1993.
[4] 李雪蓮.魯迅的“女媧”敘述——《故事新編·補(bǔ)天》讀解[D].清華大學(xué),2013.
[5] 殷瑤等.談五四主流文學(xué)的“叛逆者”《五四遺事》[J].安徽文學(xué),2014(6).
作 者: 梁亞蕊,曲阜師范大學(xué)文學(xué)院2017級在讀本科生,研究方向:古代文學(xué)。
編 輯: 康慧 E-mail: kanghuixx@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