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 新
(山東省萊陽市中醫(yī)醫(yī)院,山東 萊陽 265200)
急危重疾病通常需要緊急救治,進行重大疾病的診斷分析,評估威脅患者生命的因素進行檢查、救治,當患者基本脫離危險后,患者的恢復速度較慢,且多在恢復的過程中形成不良生理障礙、心理障礙,導致患者預后較差,基于傳統 常規(guī)護理的不足,本文對比常規(guī)護理的形式,對部分信賴中醫(yī)的患者施行了中醫(yī)護理,現將護理的有關調查內容匯報。
患者均選擇我院2018年2月~2019年10月之間收治的急危重癥順利救治者,護理調查取自患者入院急救脫離危險后的恢復期,直至患者出院結束。兩組患者的總數均為30,其中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21例,患者的年齡為29~75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6.25±8.52)歲。本次已經排除了高齡患者;嚴重意識障礙患者;不接受護理研究觀察的患者。本次兩組患者均在我院接受了治療,直至可回歸家庭療養(yǎng),未轉院、未發(fā)生醫(yī)護矛盾?;颊叩男詣e年齡、臨床病型內容不作為統計依據,P>0.05。
常規(guī)護理:
成立急危重癥緊急救治護理預案,結合常見的臨床氣道、呼吸心臟、休克腦血管、創(chuàng)傷、中毒,內環(huán)境、轉運、災難等各種危重癥問題,結合救治的原則與方式路徑進行護理準備,患者在入院路途上,即可進行護理準備,對患者進行生命指標檢測,初步了解患者的致病誘因,并了解患者的過往疾病史、過敏史等,輔助醫(yī)生進行急救處理,評估患者的精神狀態(tài)與生理問題,給予醫(yī)生提示,患者脫離危險后,協助患者進行皮膚等的清潔,避免患者皮膚受損感染,對于意識不夠清醒的患者,應注意給予臥床約束,24小時輪班監(jiān)察患者的情況,消除潛在的不良問題,幫助患者創(chuàng)建舒適的恢復空間,對意識清醒患者進行基本宣教,與家屬進行醫(yī)囑溝通等,促使家屬協助護理工作的開展,幫助患者提高機體抵抗力,引導患者正常飲食補充營養(yǎng),注意檢查管道滑脫問題,預防輸液中的危險,做好藥物核對等工作,觀察患者用藥后的反應,詢問患者感受,幫助患者順利呼吸排出分泌物,進行合理的護理排班安排,保障定期的做好檢查、記錄等銜接工作,基于患者的臨床表現制定緊急預案,對患者二次發(fā)病、不良癥狀等做好急救準備1。
中醫(yī)護理+常規(guī)護理:
上述常規(guī)護理施行的環(huán)節(jié),適當融合中醫(yī)護理模式,急重癥護理中,由于家屬較為焦急,患者無法表述自己的情況,醫(yī)護人員多集中于患者已經呈現的問題表征上,缺乏對患者疾病的深入剖析,從中醫(yī)的視角,可結合已經評估的患者生理情況,進一步展開對患者的病邪辯證,如患者在急救過程中嚴重頭痛,急救中往往找不到因素,只能進行外傷處理,中醫(yī)辨證下分析患者邪氣稽留、邪犯陽明、循經上行、頭額疼痛,可更加針對性的、深入的進行護理評估,給予醫(yī)生評估分析意見,以便于進行綜合救治?;颊呙撾x危險后,患者服用西藥頭疼不止,可以石膏120g,知母10g,菊花30g,川芎40g,全蝎10g焙,研末沖服,患者服用兩劑后再次評估其情況,基本都可以緩解,可結合患者的狀況可適當調節(jié)藥劑量與用藥次數,部分危重癥可通過針灸幫助患者恢復意識,如急性心?;颊呖扇⊙ㄈ酥小⒅袥_、足大趾間、十宣,利用點刺的手法,刺出黑血直至見紅,可從人中到手指到腳趾,不斷點刺直到患者清醒?;颊咴诨謴瓦^程中,還應從中醫(yī)的角度防止患者風邪如體,以中醫(yī)思維進行環(huán)境布置,減少冷風竄入,另外可利用中藥外敷的形式幫助患者緩解生理壓力,如患者心肺疾病中,呈現出腎積水的問題,若導尿不易,則可以利用麝香外敷肚臍,使得芳香開竅,配合導尿管等現代技術,使得患者的導尿順利。
以Barthal指數對比兩組患者在護理期間的生活活動他人依賴性,統計患者重度、中度、輕度等依賴的例數;對比兩組患者的Fugl-Meyer評定量表分值,評估患者的肢體運動分級,嚴重程度為:Ⅰ<Ⅱ<Ⅲ<Ⅳ;評估患者在護理中心理緊張、煩躁、抑郁的例數。
本次醫(yī)療數據分析采取Statistical Product and Service Solution21.0軟件進行資料統計,評定資料計數檢驗的單位為x2,評定計量單位的檢驗單位為t,平均數以(mean±standard deviation)表示,以P<0.05、P>0.05評定兩組對比的統計學差異性。
本次的Barthal指數結果顯示:
觀察組患者在基本脫離危險后,受到護理的干預,已經有8例無需依賴他人行活動,對照組有6例,觀察組有10例需要輕度依賴護理人員、家屬,對照組同之,觀察組無重度依賴患者,對照組有5例。觀察組中度依賴患者12例;對照組中度依賴9例。從數據對比可看出,觀察組患者依賴性總體上低于對照組,且觀察組并無重度依賴患者,護理期間患者的恢復狀況良好,自我能力的恢復能力更快,兩組對比具有統計學差異。
本次的Fugl-Meyer評測法(FMA)對比結果顯示:
按照Ⅰ<Ⅱ<Ⅲ<Ⅳ的分級程度進行劃分,其中觀察組患者Ⅰ等級評分例數11;Ⅱ等級評分例數7;Ⅲ等級評分例數10;Ⅳ等級評分例數3。對照組患者Ⅰ等級評分例數5;Ⅱ等級評分例數4;Ⅲ等級評分例數9;Ⅳ等級評分例數12。
觀察組整體上的肢體活動能力分級,低級例數較多(肢體能力強),對照組分級中的高級例數多于對照組(肢體障礙嚴重)。兩組對比具有統計學差異。
從患者心理感受上進行評分的結果顯示:
觀察組患者有心理緊張1例,占比總例數的3%;有心理煩躁者4例,占比總例數的13%;有心理抑郁者3例,占比總例數的10%。對照組有心理緊張3例,占比總例數的10%;有心理煩躁者7例,占比總例數的23%;有心理抑郁者2例,占比總例數的7%。結合例數與占比數,可以看出觀察組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更優(yōu)于對照組,各種心理指標均趨向于健康標準,且兩組患者的心理問題在護理的后期均有所緩解。兩組對比具有統計學差異。
中西醫(yī)在急危重癥診療、救治、護理中均有一定的優(yōu)勢,應取長補短,由于急危重癥的治療我國歷來有之,積累了較多的經驗,西醫(yī)搶救儀器相對比較先進,而中醫(yī)的護理方案相對比較完善,中醫(yī)立方遣藥,往往只需要幾味藥配置,就能夠達到出人意外的效果,患者在脫離急危重癥的生命威脅后,身體機能處于一個持續(xù)的恢復期,此時患者需要緩解身體的表征問題,如本文方法中所述的無法排尿、頭痛等,而西醫(yī)護理中難以找尋病灶根本因素,且護理也只能依賴于藥物作用,對患者施行檢測觀察,護理較為被動,中醫(yī)深入患者表征問題,進行了外敷、針灸等不同形式的主動護理干預,幫助患者在段時間內就解決了生理問題,本研究中觀察組患者的生活他人依賴性較低;觀察組患者運動分級較低,觀察組心理活動較為積極,兩組對比分析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中醫(yī)護理應結合中醫(yī)理論,鉆研仲景之學,爭取在急危重癥救治中力挽狂瀾,適當的選擇中醫(yī)護理的對癥辦法,聯合西醫(yī)監(jiān)護、儀器檢查,在中醫(yī)主導護理模式下患者始獲漸愈。本次的護理方法也僅述了一些常見的中醫(yī)護理形式,實際上的中醫(yī)內容量較多,護理方法還有待進一步的鉆研與開發(fā),仍舊需要同仁的共同努力,繼續(xù)探索有關中醫(yī)方面的護理方式,結合患者的急危重癥常見救治問題,進行護理的研究,提出更加豐富的中醫(yī)護理對策,建構中醫(yī)護理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