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耀輝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和社會的進步,“人的內在價值實現”越來越受到社會的高度重視,這也給思想政治工作者帶來了新的挑戰(zhàn)。黨的十八大明確提出“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培養(yǎng)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社會心態(tài)”,這就是現代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標。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要強化教育引導、實踐養(yǎng)成、制度保障,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社會發(fā)展各方面,引導全體人民自覺踐行?!弊鳛榻煌ㄐ袠I(yè)管理部門,必須切實把握和有效滿足基層職工的心理需求,才能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率。筆者從鹽城市交通系統(tǒng)基層職工心理需求的調研入手,就如何加強思想政治工作隊伍建設提出看法。
交通系統(tǒng)具有點多、線長、面廣和情況復雜等行業(yè)特點,尤其是基層職工,既肩負著“兩個率先”先行軍的光榮使命,又受到改革開放大潮的沖擊以及交通運輸體制機制改革的影響,因此,他們思想活躍,情緒波動,需求滿滿。帶著這個問題,筆者專門對鹽城市交通系統(tǒng)進行了基層職工心理需求問卷調查,針對人際關系、職業(yè)狀況、家庭教育、工作壓力、收入狀況、減壓方式、未來信心等10個問題分30個課目,在市交通運輸局的支持下對部分基層單位、一線窗口的大量交通基層干部職工進行了抽樣調查。該項工作得到了基層單位和干部職工的積極配合,他們如實反映情況,保證了第一手資料的真實性和準確性。大多數干部職工對現行的交通改革有信心;半數以上的干部職工關心今后的福利待遇;四成干部職工認為職工活動太少;少數基層干部職工對未來晉升表示無望;少部分干部職工對人際關系冷漠表示擔憂……。通過調研,筆者認為當前交通系統(tǒng)基層職工主要有以下6種心理需求。
交通系統(tǒng)基層職工常年工作在“兩個率先”的第一線,是建設小康社會,共圓“中國夢”的先行軍,有著強烈的使命感和任務感。調查中發(fā)現,在一些單位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chuàng)新等方面存在不足,職工在圓滿完成工作任務后,得不到肯定和褒獎。同時,由于客觀存在著對內對外宣傳的差距,交通職業(yè)社會認知度不高,交通職工職業(yè)自豪感不強。
社會公平影響人的認知和覺悟,能夠有效調動人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因此,維護社會公平是建立人與人之間良好社會關系,構建和諧社會,確保交通行業(yè)快速健康發(fā)展的重要內容。在條與塊、點與線的調研中,筆者發(fā)現職工對基層政務公開,職工代表大會的關注度較高。鹽城航道系統(tǒng)職工對全市航道系統(tǒng)40年來每年都召開職代會表示滿意,特別是對職工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jiān)督權得到有效的實現表示滿意。受調查的多數交通單位的干部職工對職務晉升和職稱聘用程序公開公平表示滿意。
職工與職工之間的信任感,干部與職工之間的信任感是樹立職工社會責任感和主人翁意識的一個重要基礎。交通職工與廣大交通從業(yè)對象之間的信任感是做好交通管理服務工作的重要支點。只有創(chuàng)造信任和諧的氛圍,才能調動廣大職工的主觀能動性和勞動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但少部分的職工存在著信任危機,導致工作上被動應付,做著“撞鐘和尚”,開拓精神不足,爭先創(chuàng)優(yōu)氛圍不濃。
“安全是第一要務”的意識需要強化。絕大多數單位安全工作扎實有效。鹽城市交通系統(tǒng)基層單位對安全工作高度重視,特別是有些一線單位、窗口單位連續(xù)幾十年無安全事故,而且年年都有基層單位獲得全國安康杯、省市安全工作先進的榮譽。但也有個別單位抓大安全多,對職工個人安全問的少;制度上墻的多,但落實到位的少;面上抓的多,細節(jié)抓的少;工作經費舍得用,安全健康投入少。問卷調查中也有少數職工對安全工作表示擔憂,一些職工提議要增加安全保護防范措施、加大安全勞保用品和防污防塵器材的配給,不斷創(chuàng)造安全、穩(wěn)定、健康、環(huán)保的生產生活環(huán)境。
溝通是維護和發(fā)展人與人之間關系的紐帶,而且也是形成輿論、人脈、時尚、氣氛以及社會心理現象的重要前提。一些職工反映干群之間、黨群之間溝通不夠,還有職工認為溝通的方式方法上有問題。特別是在工作任務落實過程中、處理上下級關系中遇到困惑時,得到的支持少問責多,專業(yè)人員沒有及時化解矛盾和困惑。
現代社會中,絕大多數人存在著壓力,特別是年齡偏大的職工,或多或少存在著家庭壓力、經濟壓力、工作壓力等,客觀上存在著思想單純活躍,自我意識較強,心理承受力弱等現象。大部分職工情感需求非常強烈,表示需要人文關懷。因此,如何加強對職工的思想道德教育,引導職工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是交通系統(tǒng)基層思想政治工作的一個重點。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fā)展之間的矛盾”。而新時期交通系統(tǒng)基層思想政治工作的總體目標和戰(zhàn)略重點就是滿足基層員工的基本需求,建立和諧的人文環(huán)境。根據上述職工存在的6種心理需求,筆者認為應突出抓好以下幾個方面。
設立心理疏導室,鼓勵和支持系統(tǒng)內優(yōu)秀資深的政工干部、社會工作者參加心理咨詢師專業(yè)培訓。通過定期組織心理咨詢師開展職工的心理需求咨詢,有針對性地對職工進行心理治療、心理疏導和人文關懷,尋找“心靈雞湯”,安撫心靈,理順情緒,培養(yǎng)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良好心態(tài)。
注重學習和教育,積極開展社會主義價值觀教育,主人翁精神教育,交通精神教育,進一步增強職工使命感和榮譽感,形成爭先創(chuàng)優(yōu)的良好氛圍。大力弘揚時代新風,加強思想道德建設,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不斷提升干部職工思想覺悟、道德水準、文明素養(yǎng)和交通系統(tǒng)的文明程度。
推行黨務政務公開,提高辦事透明度,從而增強員工的知情權、參與權。對“三重一大”事項及時公開公示,對涉及干部職工切身利益的體制機制改革及時宣傳和引導。
把滿足職工心理需求同貫徹黨的群眾路線結合起來,把握職工思想脈搏,解決職工困難,增進職工福祉,傾聽職工心聲,從而使思想政治工作“有的放矢”,以提升職工的生活質量和幸福度,從而融洽黨群、干群關系。在實踐中,個別基層站、所一直執(zhí)行的職工“六必訪”制度(即職工生病住院必訪、婚喪喜事必訪、有困難必訪、有家庭矛盾必訪、有思想問題必訪、工作生活遇到重大挫折必訪)就取得了較好的成效。
充分利用各種平臺,暢通溝通渠道。要借助內部網絡、內部刊物、廣播、宣傳欄、廣告牌等,及時通報單位情況及重大文件,并采取黨員“一對一”、形勢報告會、職工座談會、組織生活會等,心平氣和同職工交心交底,理順情緒,取得理解和支持。
以豐富多彩活動為載體,增強職工間情感交流。調研中發(fā)現,不少單位職工娛樂活動較少?;鶎訂挝灰浞掷谩奥毠ぶ摇逼脚_,積極舉辦職工家屬茶話會、職工聯誼會、歌詠比賽、勞動技能比武、撲克比賽、讀書征文、知識搶答等喜聞樂見的活動,進一步增進職工的相互交流和友誼,努力營造好團結和諧奮發(fā)向上的氛圍。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黨的政治建設是黨的根本建設”;2019年,中央出臺了《中共中央關于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的意見》,對加強黨的政治建設提出了明確的要求。滿足職工心理需求是新時期思想政治工作的一個重要內容和有效抓手,而加強思想政治工作的隊伍建設是當務之急。因此,交通系統(tǒng)必須十分注重基層專業(yè)工作隊伍建設,為有效開展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工作提供人才支撐和智力支持。筆者認為,在思想政治工作隊伍建設上要突出以下幾點。
過去,政工干部作為黨在基層的主要專業(yè)隊伍,未得到應有的重視。政工干部在專業(yè)技術人才隊伍中邊緣化,在事業(yè)單位崗位設置中被定為管理崗位,經常為政工職稱無保障問題糾結,最低檔聘用兌現專業(yè)技術工資。但在此輪職稱工作改革中,政工干部隊伍地位得到根本性的改變,越來越得到全社會的重視。要在人才培養(yǎng)、薪酬待遇和晉級提升上給予更多的關心重視,鼓勵更多的政工干部實現自身價值。
通過舉辦各種培訓班,或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辦法,對政工干部進行專業(yè)技術培訓,切實提高政工干部能力水平,使思想工作方式達到“三個轉變”,即由說教向關懷轉變;由政治灌輸向輸送“心靈雞湯”轉變,由居高臨下向平等交流轉變。
采取“四個一批”的辦法,培養(yǎng)一批心理咨詢專業(yè)干部,引進一批心理咨詢專家,聘請一批兼職心理咨詢指導老師,招募一批心理服務志愿者。逐步形成以基層思想政治工作干部為骨干,以心理咨詢專家為指導,以心理服務志愿者為主體的專兼職結合的工作隊伍。
把隊伍建設同政工干部轉軌變型結合起來,加大對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考核力度,從而不斷完善規(guī)范化、標準化服務運行機制。明確工作流程,規(guī)范服務標準,組織專項督查,形成一套科學合理的工作運行和保障模式。通過心理疏導觀摩、“心靈雞湯”方案設計大賽、專業(yè)技術交流會、職工現身說法演講等活動,提高思想政治工作隊伍的整體素質,發(fā)揮心理疏導的示范效應,逐步創(chuàng)立品牌,形成品牌,取得實效。同時,完善機制,確保新時期思想政治工作者“引得來、留得住、成長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