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 媚
(廣州市土地房產管理職業(yè)學校,廣東廣州510320)
2014年教育部印發(fā)《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首次提出我國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體系的研究[1]。2016年,《中國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正式發(fā)布。這一舉措落實了教育部提出的核心素養(yǎng)研究,明確了學生應具備的適應終身發(fā)展和社會發(fā)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2]。2017年新修訂的《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參照《中國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根據(jù)學科特點和社會需求,提出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具體涵蓋語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維品質、學習能力四個方面[3]。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依賴于具體學科核心素養(yǎng),而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則需落實到教學實踐。本文選取高教版《英語1(基礎模塊)(第2版)》的《Unit 6-Can I take your order?》單元中的《Listening&Speaking-order the food》作為教學實例來探討如何依據(jù)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要求,運用現(xiàn)代化信息技術進行教學設計,旨在為深化課程改革,落實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作出有益的嘗試和探索。
1.1.1 教材分析 本課程選用的教材是中等職業(yè)教育課程改革國家規(guī)劃新教材《英語1(基礎模塊)(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該教材是根據(jù)教育部頒布的《中等職業(yè)學校英語教學大綱》的要求編寫,其內容設計深度結合了社會經濟發(fā)展對英語應用能力的要求。該教材自出版以來對新大綱的實施和中職英語課堂教學改革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也因其內容適應中職英語教學改革理念和社會需求而得到了廣大師生的認可。
1.1.2 教學內容分析 本課的教學內容選自《英語1(基礎模塊)(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中的Unit 6-Can I take your order?該教學單元分為四個部分:①Lead in(導入)—教學內容主要為餐廳相關詞匯(Vocabularies about the restaurant)。②Listening and speaking(聽說)教學內容主要為餐廳就餐的點餐用語(Order the food)。③Reading and writing—教學內容主要為通過比較和評價選擇合適的餐廳(Choose a restaurant)。④Language in use(語言運用)—教學內容主要為運用本單元內容完成實際的任務。本課的教學內容選取的是該教學單元的第二部分:Listening and speaking-Order the food(餐廳就餐的點餐用語),教學時長為2個課時。餐廳就餐貼近學生的日常生活,學習點餐用語能為學生將來的出國旅游或者學習工作帶來極大的便利。
1.1.3 學情分析 本課的授課對象為中職一年級工程造價專業(yè)的學生。他們的性格活潑開朗,偏愛新穎有趣的事物,熱衷先進便利的信息技術。但是他們的英語基礎不夠扎實,聽說能力比較薄弱。在本課之前,他們已經學習了餐廳相關的詞匯,熟悉餐廳點餐的話題。
1.2.1 目標分析 基于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要求,結合教學分析,本課設置了如下的教學目標(表1):
表1 教學目標
1.2.2 重難點分析 依據(jù)教學目標,結合學生學情,擬定本課的教學重難點。①教學重點:掌握西餐菜式和牛排熟度的詞匯與餐廳點餐用語的常用句型。②教學難點:能夠在具體的餐廳就餐情景中恰當?shù)剡\用點餐用語進行點餐。
圍繞教學目標,結合教學分析,本課采用了如下的教學策略。
1.3.1 教學方法 本課遵循“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教學理念,采用混合式教學方法。虛擬網絡和實際課堂的結合讓教學內容更加地形象直觀、生動有趣。情景教學:同小組合作的并用提升學生的學習參與,達成理論知識的實踐演練。四維教學目標(語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維品質、學習能力)的交融促進學生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和發(fā)展。混合式教學形成了“教、學、做、說”一體化,有效地促進教學目標的達成。
1.3.2 信息技術 本課采用了“希沃一體機”“希沃白板”“希沃投屏助手”“藍墨云班課”“英語趣配音”“Quizlet”“微課”“微信”等多種信息化手段,從而為教學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和優(yōu)勢。
1.3.3 評價體系 通過現(xiàn)代化信息技術,本課對學生實行評價:①課前、課中、課后的過程性評價。②教學活動參與度、教學任務完成度、團隊協(xié)作度的多方面性評價。③自評、他評、師評的多人性評價從而做到評價的全面性、客觀性與發(fā)展性。
整個課堂實施采取“課前導預習、課上導學習、課后導拓展”的教學過程。
1.4.1 課前準備(表2) 課前,學生登錄“云班課”學習平臺,利用詞匯學習APP“Quizlet”完成三項導學任務:復習舊知,學習新知,反饋結果。教師對學生的反饋結果進行統(tǒng)計分析。
1.4.2 新知演練(表7) 首先學生登錄“云班課”查看小組任務——配音秀。配音秀分為初級篇、中級篇、高級篇三個層級的配音視頻。配音視頻的內容為點餐用語的詞匯、句型以及禮儀,其難度是由易到難,層層遞進。接著,學生利用“趣配音”APP分別對三個層級的配音視頻進行小組合作演練和配音并把配音視頻上傳發(fā)布?!叭づ湟簟睂Πl(fā)布的配音視頻進行實時的智能評價并生成即時的配音報告。配音報告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總體評價,單詞評價,句子評價??傮w評價分別從配音的準確度、流利度、完整度進行了具體的評分。單詞評價和句子評價則詳細列出了配音視頻中表現(xiàn)優(yōu)秀和有待加強的單詞和句子。對于有待加強的單詞和句子,學生可以通過“趣配音”的“專業(yè)Ai糾音”和“在線外教糾音”進行針對性和個性化的糾正和提升。最后,教師、組內和組間依據(jù)配音報告和合作程度通過“云班課”對小組進行評價。通過“趣配音”的演練、評價、糾音的信息化手段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參與性,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能力、文化品格和學習能力,有效地解決教學重點。
表2 課前準備
表3 復習舊知
表4 學習新知
1.4.3 情景表演(表11) 為了讓學生能夠在具體的餐廳就餐情景中恰當?shù)剡\用點餐用語進行點餐,教師設置了貼近生活實際的情景表演小組任務。學習小組從設定的兩個情景任務中(情景介紹和餐廳菜單)任意選擇一個進行情景表演并上傳發(fā)布到“云班課”學習平臺。教師、組內和組間利用“云班課”分別從情景表演的效果(語音的準確度、語言的流利度、表演的生動性)和合作程度進行評分。通過情景表演,四維教學目標(語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維品質、學習能力)相互交融,相互促進地滲透在具體的餐廳點餐情景中,有效地解決教學難點。
表5 學習新知
表6 導入話題
表8 配音秀1
表9 配音秀2
表10 配音秀3
表11 情景表演
表12 情景任務1
表13 情景任務2
總結歸納(表14)。情景表演之后,總結本課教學內容,鞏固所學知識;歸納情景表演問題,提升實踐能力。
1.4.4 課后拓展(表15) 課后,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完成自導自演的拓展任務。學習小組通過設計對話、表演情景、拍攝視頻、上傳微信、點贊排名的一系列環(huán)節(jié)達到“學以致用、用以促學”的最終目的。
表14 總結歸納
表15 課后拓展
1.5.1 效果與特色 本課的教學特色與創(chuàng)新主要體現(xiàn)在信息化手段和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兩大方面。①信息化手段增加了點餐用語演練的趣味性,提供了即時性和針對性的評價診斷,有效地解決了教學重點。②情景表演讓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的理論知識進行餐廳點餐的實踐模擬,有效地解決了教學難點。③四維教學目標(語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維品質、學習能力)相互交融,相互促進地滲透到教學過程中,更好地符合個人和社會發(fā)展的需求。④多元化的評價方式做到了評價的全面性、客觀性、發(fā)展性,解決了傳統(tǒng)評價的弊端。
1.5.2 診斷與改進 情景表演的環(huán)節(jié)時間緊湊,無法對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逐個地講解并給予充足的時間改進。課后,教師仔細查看上傳的表演視頻,對視頻中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歸納和講解,讓學生在課后拓展進行改進和提升。
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順應了時代的發(fā)展和社會的需求,是深化課程改革的一項重要舉措。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養(yǎng)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它依賴于長期持續(xù)的課堂教學。而如何運用現(xiàn)代化信息技術將核心素養(yǎng)落實到課堂教學實踐和滲透到日常教學過程,這既是教師需要轉變的教學理念,也是教師亟待提升的教學能力。筆者借用一則實際的教學案例進行設計探究,以期有更多的教育同行關注中職英語學科素養(yǎng),為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英語教育教學改革貢獻一份力量[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