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自橫
蟲鳴是秋天的天籟,無論是長吟還是短唱,無論是舒緩還是迅疾,無論是洪亮還是低沉。它們時而稀疏,時而密集,像夜空里的星光閃爍,像一縷縷清風(fēng)漫過山野。
山野愈加蒼茫。山野是秋天的高處,也是秋天的低處,更是一個盛放蟲鳴的巨大容器?,F(xiàn)在,我和好友就在半山腰靜靜地坐著,這里是我們假日里閑談、喝酒的“老地方”。身旁的樹木層層疊疊,樹葉已經(jīng)開始泛黃,而原先被小草遮掩住的石頭,也快露出全部真容來。秋天正在向深處挺進(jìn),寒霜正從遠(yuǎn)方奔襲而來。我們面前放著幾瓶啤酒和一些熟食、花生米、西紅柿之類的食品。我和他都陷入在蟲鳴里,靜默著,偶爾舉杯喝酒也只是用動作交流。遍布四野的蟲鳴,隱在稀疏的草木里,忽遠(yuǎn)忽近,此消彼長,像溪水里的小浪花,仿佛觸手可及,清澈,靈動,把我們的心神清洗透亮。
面向山谷,視野開闊。略顯平坦的山谷,有幾座茅屋和幾塊莊稼地。這是山民居住和生活的地方。他們農(nóng)忙耕種,春秋季節(jié)采山貨。此時,幾縷炊煙飄著,撫摸著山巒的臉頰。蟲鳴也纏繞著莊戶人家,似乎在提醒他們收獲的季節(jié)到來了。從夏天開始,蟲鳴就陪伴著他們,度過了一個個單調(diào)、孤寂的日日夜夜。他們的談笑聲和老牛的哞聲,也隱隱傳來,和蟲鳴匯成一起,讓人感覺到生命是如此豐沛,是如此動人,是如此純粹。
這些交織的聲音,反而襯托出遼闊的寧靜。天空在默默地升高。天空的藍(lán),高過目光,低到擦過耳際,投射到大地。這個時候,人最適合遐思和回到內(nèi)心。
對唧唧的秋蟲,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的解讀。天地悠悠,秋風(fēng)吹臨,大雁南歸,難免讓人感時傷懷,平添愁緒。盡管如此,每個人悲秋的心境卻也千差萬別,或念韶華易逝,或嘆身在孤旅,或悔空度流年,或憫萬物更迭?,F(xiàn)代人身處鋼筋水泥森林里,工作與生活異常忙碌,能夠“悲秋”一次,實屬不易,也更為難得。
把酒臨風(fēng),靜聽秋蟲。抬起頭,看見我好友鬢角也有了白發(fā)。二十多年前,也是這個季節(jié),也是坐在這里,我們的心境和現(xiàn)在可謂是天壤之別。那時候血氣方剛,感覺萬事萬物都在為我們讓路。哪有工夫靜聽秋蟲?還記得,我們曾爭先恐后說著內(nèi)心的想法,翹望未來。歷經(jīng)歲月的風(fēng)風(fēng)雨雨,幾近知天命之年,慢慢把內(nèi)心里的塊壘和煩憂都搬出體外,靈魂變得和眼前的秋天一樣寧靜和遼遠(yuǎn)了。
時近黃昏,不知不覺間,幾瓶啤酒被我和他喝光了,蟲鳴依然在撥動著我們的心弦。在我的心里,蟲鳴不是對生命短暫的悲歌,而是像山野的容器,留存美麗的花瓣、晶瑩的露水和蔥郁的草木。它們的鳴叫,更是燃燒的火焰,把生命推向永恒和更高處。
(常朔摘自《南京日報》2019年9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