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清野,高玉婷,劉晴
(永城市中心醫(yī)院 心內科,河南 商丘 476600)
隨著近些年經(jīng)濟水平的不斷發(fā)展以及人口老齡化問題不斷加劇,冠心病(coronary artery heart disease,CHD)發(fā)病率在不斷提高。CHD患者長期經(jīng)受較大的心理壓力,其出現(xiàn)情感障礙的風險較大[1]。既往研究指出,焦慮抑郁等情感障礙會導致CHD患者血管內皮功能受損加重,從而導致患者病情惡化[2]。因此,給予CHD伴焦慮抑郁患者一定的藥物干預是十分必要的。本研究以120例CHD合并焦慮抑郁患者為研究對象,探討舒必利聯(lián)合阿司匹林的臨床治療效果。
1.1 一般資料征得醫(yī)院倫理委員會許可,將2016年5月至2017年10月在永城市中心醫(yī)院就診的120例CHD合并焦慮抑郁患者納入研究,使用隨機數(shù)表法將其分為兩組,各60例。A組男26例,女34例,年齡39~67歲,平均(51.69±4.92)歲;CHD病程4~12 a,平均(7.63±2.35)a。B組男28例,女32例,年齡41~70歲,平均(51.53±5.08)歲;CHD病程5~14 a,平均(7.90±2.42)a。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
1.2 納入標準(1)臨床資料完整;(2)符合《中國心血管病預防指南》中關于CHD的臨床診斷標準,經(jīng)影像學、心電圖檢查確診;(3)符合《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第3版》中關于焦慮抑郁障礙的臨床診斷標準,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評分>14分,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評分≥17分;(4)簽署知情同意書。
1.3 排除標準(1)存在家族精神病史、既往精神病史、腦卒中病史;(2)重要器官功能不全;(3)嚴重感染;(4)嚴重認知障礙;(5)肢體功能不全;(6)惡性腫瘤;(7)血液、免疫系統(tǒng)功能紊亂;(8)藥物過敏;(9)藥物、酒精濫用史;(10)心肌梗死急性期。
1.4 治療方法兩組患者均接受阿司匹林(Bayer Vital GmbH,H20130340)治療,每次100 mg,每日1次。A組在接受抗血小板治療的基礎加服維生素B1(廣州白云山光華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44020173),每次10 mg,每日3次。B組在接受抗血小板治療的基礎加服舒必利(常州康普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2022166),每次100 mg,每日3次。連續(xù)用藥4周后評估兩組治療效果。
1.5 觀察指標(1)使用HAMD和HAMA量表評估兩組治療前和治療4周后的焦慮、抑郁程度,評分越高表明患者癥狀越重;(2)使用生活質量評定量表簡表(WHOQOL-BREF)從生理、心理、社會、環(huán)境4個維度評估兩組治療前后生活質量,評分越高表明患者生活質量越高;(3)不良反應發(fā)生率。
2.1 HAMD評分和HAMA評分治療前,兩組HAMD評分和HAMA評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治療后,兩組HAMD評分和HAMA評分均較治療前降低,且B組兩項評分均低于A組(均P<0.05)。見表1。
表1 兩組不同時間點HAMD評分和HAMA評分比較分)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aP<0.05;與A組治療后比較,bP<0.05;HAMA—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D—漢密爾頓抑郁量表。
2.2 WHOQOL-BREF評分B組治療后生理、心理、社會、環(huán)境等WHOQOL-BREF評分均高于A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WHOQOL-BREF評分比較分)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aP<0.05;與A組治療后比較,bP<0.05;WHOQOL-BREF—生活質量評定量表簡表。
2.3 不良反應A、B兩組各有1例出現(xiàn)惡心等輕微消化道反應,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隨著近些年生物-心理-社會醫(yī)學模式的不斷發(fā)展,心理因素與各類疾病之間的關系也受到越來越多臨床工作者的關注。既往研究認為,CHD和焦慮抑郁障礙屬于兩種獨立的疾病,但近些年大規(guī)模數(shù)據(jù)分析顯示CHD和焦慮抑郁障礙存在密切聯(lián)系,CHD患者焦慮抑郁障礙風險顯著上升,而焦慮抑郁障礙亦會提高CHD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發(fā)生風險[3]。雖然近些年臨床關于CHD并發(fā)焦慮抑郁障礙的研究在不斷深入,但目前并未完全明確該病的發(fā)病機制。有研究指出,壓力因素在發(fā)病和病情發(fā)展過程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長期承受巨大壓力不僅會導致患者認知、情緒和行為的改變,還可引起下丘腦-垂體-腎上腺皮質軸和藍斑-交感-腎上腺髓質系統(tǒng)功能亢進,進而造成神經(jīng)內分泌功能紊亂,最終導致患者病情加重。炎癥反應和氧化應激亦是導致CHD并發(fā)焦慮抑郁障礙的重要機制之一[4]。
“雙心醫(yī)學”是以胡大一為首的心血管專家提出的一種心血管與心理醫(yī)學交叉學科。該理論指出,在對冠心病患者進行治療的同時,必須關注他們的精神心理狀態(tài),并對合并精神心理問題的患者進行相關治療。雖然目前臨床治療精神疾病的藥物種類較多,但關于何種藥物治療CHD并發(fā)焦慮抑郁障礙效果更佳目前仍無明確定論。舒必利是目前臨床常用的一種抗精神病藥物,屬于苯甲酸胺類藥物,可通過選擇性阻斷中腦邊緣系統(tǒng)的多巴胺受體發(fā)揮臨床作用[5]。本研究結果顯示,接受舒必利治療的B組患者治療后HAMD和HAMA評分顯著低于A組。這表明加用舒必利可有效改善CHD伴焦慮抑郁障礙患者的焦慮、抑郁程度,而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對提高患者生活質量亦有積極作用,B組治療后WHOQOL-BREF各項評分均顯著高于A組。本研究中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無差異,表明舒必利和阿司匹林聯(lián)用不會增加用藥風險,該治療方案安全可靠。
綜上,舒必利聯(lián)合阿司匹林治療CHD合并焦慮抑郁障礙臨床效果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負性情緒,提高其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