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杰
【內容摘要】隨著經濟的高速發(fā)展,經濟犯罪的現(xiàn)象也逐漸滲入到日常生活中,嚴重影響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穩(wěn)定與可持續(xù)發(fā)展。因此,加強經濟犯罪的刑法調控,明確調控對象以經濟調控策略,對保證經濟活動中的投資者權益,提升經濟活動參與者法律意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本文探究了經濟犯罪的概述,并分析了刑法調控的對象與模式,提出了相應的調控策略,以便提升刑法調控的效率。
【關 鍵 詞】經濟犯罪;刑法調控;對象;策略
中圖分類號:D924.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4379-(2020)02-0151-02
在社會制度的完善以及經濟體制的改革之下,我國的刑法調控手段也越來越完善,市場經濟的開放性不僅推動了國民經濟水平的提升,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經濟犯罪的可能性,因此必須要加強刑法在經濟犯罪方面的調控力度,明確經濟犯罪的特征,并在科學的范圍內使用刑法進行調控,制定適合的刑法調控方案,才能最大程度的控制經濟犯罪行為,為市場經濟的繁榮提供穩(wěn)定、和諧的發(fā)展環(huán)境,進一步提升國民經濟水平。
一、經濟犯罪的概述
經濟犯罪主要指的是與經濟活動相關的犯罪形式,其中也包括貪污受賄、徇私舞弊、玩忽職守等行為。目前經濟犯罪的主要特征表現(xiàn)在:首先,經濟犯罪逐漸國際化,由于經濟全球化的影響,我國經濟犯罪在很大程度上存在國境內外相互勾結的情況,同時部分經濟犯罪中利用了網絡金融以及信息技術等,使得經濟犯罪的類型多樣化,調控難度也進一步加大。其次,財務人員的犯罪率逐漸上升,由于經濟犯罪屬于經濟領域范疇中,需要一定的經濟專業(yè)知識或者技能等。此外,經濟犯罪中存在窩案、串案的情況比較嚴重,目前經濟犯罪已經發(fā)展為有組織、有計劃的趨勢,同時在同一經濟犯罪中可能會有多人參與。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經濟犯罪中出現(xiàn)了一些現(xiàn)代化的手段,如電信詐騙以及著作權侵犯等,經濟犯罪的方式越來越隱蔽,對經濟活動的破壞力度也越來越嚴重。
二、刑法調控的對象以及模式
(一)刑法調控的對象
從刑法的角度出發(fā),經濟犯罪的調控主要是對經濟活動以及市場生產的正常秩序造成威脅的組織或者個人等,對其進行相應的處罰,刑法調控一定要嚴格按照行為人對經濟活動的影響而確定。從犯罪侵害的方面來看,刑法調控需要對破壞市場經濟交易準則的人員以及危害正常的經濟活動而違法謀取利益的行為進處罰。從整體上來講,刑法調控不僅要對危害市場經濟活動的個人以及行為作出處罰,同時還要對損害國家整體經濟利益的行為作出調控。
(二)刑法調控的模式
在不同的社會背景以及政治形態(tài)中對經濟犯罪有不同的刑法調控方式,我國對經濟犯罪的調控模式比較完善,在市場經濟環(huán)境下,雖然國家放松了個人以及團體從事經濟活動的限制,但是對經濟犯罪的調控手段仍然比較嚴格,尤其對特殊的經濟活動領域有嚴格的規(guī)定與要求,經營者不能逾越規(guī)定的范圍,通過行政許可的方式保證市場經濟秩序的正常化與規(guī)范化,其中最為典型的就是非法經營罪以及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對違反經濟法律規(guī)定的行為以及個人進行處罰,是對市場經濟秩序的維護與管理,這樣才能保證經濟秩序的穩(wěn)定與和諧。
三、經濟犯罪中刑法調控的策略
(一)建立完善的監(jiān)督與管理體系
實現(xiàn)經濟犯罪的刑法調控就需要建立起嚴格的刑法職責,并完善管理制度以及監(jiān)督體系等,這就會使得犯罪分子在違法之前會考慮到犯罪的后果,從而消除違法犯罪的心態(tài),控制違法犯罪的行為發(fā)生,對經濟犯罪具有一定的預防作用。首先,刑法調控要遵循公平、公正以及公開的原則,在市場經濟的調控中要求上市公司要公開相關的信息,保證投資者有平等的投資機會,同時還要及時清理市場經濟中惡意競爭或者損害國家、組織或者個人利益的企業(yè)或者行為,凈化市場經濟環(huán)境。其次,瀆職犯罪作為經濟犯罪中重點的打擊對象,需要加強監(jiān)督,對相關信息進行審核與檢查,對其中存在問題的情形進行全面、綜合的分析,并找出相關的原因,提出適合的調控方案,防止因借助個人職務上的便利在經濟活動的過程中對國家、組織以及個人造成的經濟損失。對瀆職犯罪的人員要加大處罰力度,嚴肅處理,嚴格執(zhí)法,樹立刑法的公信力。此外,相關部門還應該加強宣傳力度,積極宣傳經濟犯罪相關的刑法調控知識,定期開展普法活動,進入社區(qū)、學校等公共場所對群眾進行法律宣傳與教育,提升群眾的法律意識,對經濟犯罪要有全面的了解與認知,從而降低經濟犯罪的概率。
(二)加強對新型經濟犯罪活動的刑法調控力度
隨著經濟以及科技的迅速發(fā)展,新型的經濟犯罪層出不窮,其中包括電信詐騙以及商業(yè)信息泄露等,其嚴重損害了社會以及他人的利益,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fā)展帶來了極大的影響。但是由于新型經濟犯罪具有一定的隱秘性以及犯罪范圍較大等特征,使得刑法調控的過程中具有相應的難度,需要緊密的結合新型經濟犯罪的特征并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對信息犯罪有敏銳的洞察力,快速、準確地找到犯罪的根源,并將其一網打盡。首先,要將信息犯罪的方式定義到刑法之中,對一些比較少見的罪名可以進行單行刑法的方式做出規(guī)定。從本質上來講,刑法修正案是刑法典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典范性的特征,因此不能將經濟生活中的一切犯罪行為,都通過刑法修正案的方式來進行規(guī)定,而是應該將兩者有效的結合,對新型的犯罪形式進行合理的規(guī)制;同時對其他的經濟犯罪方式,需要相關部門的詳細審核并經過多次的立法考慮之后,將其應用到刑法修正案之中。這樣才能使刑法修正案與單行法之間的差異得到有效的體現(xiàn),使經濟犯罪的刑法調控更加全面化、具體化。此外,還應該對經濟犯罪進行附加刑的方式適當改革,并保證附加刑的作用能夠充分發(fā)揮,將附加刑應用于經濟犯罪的刑法調控之中,不僅能夠顯示出其明確性的特點;同時還能夠防止在實際的處罰過程中,出現(xiàn)難以找到依據的現(xiàn)象發(fā)生。
(三)強化對經濟犯罪刑罰設置模式的管理
目前,電信詐騙是經濟犯罪打擊中的重點與難點,其主要的類型有:冒充公檢法人員,誘導受害者向指定賬戶中匯款;冒充中獎、撥打詐騙電話;推薦股票或者誘導繳納會員費;網絡兼職、刷單等。面對嚴重的電信經濟犯罪首先應該根據電信詐騙的特征制定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同時要加大對網絡的監(jiān)管力度,借助大數據等形式對存在電信經濟犯罪的形式進行警示或者監(jiān)控等,積極與銀行等金融機構進行溝通,相互配合,相互協(xié)助,嚴厲打擊電信經濟犯罪的行為,加大處罰力度,絕不姑息任何電信經濟犯罪,將電信經濟犯罪扼殺在搖籃中。
四、結束語
目前,我國正處于經濟體制改革的攻堅期與深水區(qū),隨著科技的進步與發(fā)展,使得信息化經濟犯罪的方式越來越多,由于其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使得刑法調控出現(xiàn)了難度,這就需要在經濟犯罪中明確刑法調控的對象與模式,并清楚的認識到刑法調控的內涵與作用,在實際的經濟犯罪調控中提升刑法調控的適用性。首先,建立完善的刑法調控監(jiān)督與管理體系,保證刑法調控有據可循。其次,要加強對新型經濟犯罪活動的刑法調控力度,深入分析并掌握新型經濟犯罪的特征,并結合刑法的相關內涵對其進行懲處。此外,需要強化對經濟犯罪刑罰設置模式的管理,完善刑法調控制度。
參考文獻:
[1]秦培釗.試論我國當前經濟犯罪的刑法調控[J].法制與社會,2017(15):17-18.
[2]何榮功.經濟自由與刑法理性:經濟刑法的范圍界定[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大學學報),2014,32(03):44-56.
[3]張洪成,黃瑛琦.風險社會下經濟犯罪的刑法規(guī)制[J].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