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峰
【內(nèi)容摘要】公司資本制度作為公司法理論的重要內(nèi)容,在法律上,它充分地體現(xiàn)出了公司與債權人、公司與股東之間的義務和權利關系,所以公司資本對公司具有重要的影響作用。自從2013年《公司法》采用了資本認繳制以來,怎樣使交易變得更加安全可靠和怎樣為債權人的利益提供保障成為了當前重要的話題。在公司沒有破產(chǎn)的情況下,股東出資是否可以加速到期的問題引起大家的廣泛關注。如果該問題沒有得到立法和司法的回應,就會難以解決加速到期問題;如果不認可加速到期,就會對債權人的利益產(chǎn)生不利的影響。如何處理股東和債權人之間的利益,還需要進一步完善司法解釋和法律規(guī)定。那么,在實踐過程中,債權人為了有效地降低交易時存在的風險性,就要充分地考慮和分析公司股東的出資情況,在最大范圍內(nèi)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并且還要和股東簽訂一份協(xié)議,以免出現(xiàn)利益糾紛。
【關 鍵 詞】認繳制;股東出資;加速到期;問題
中圖分類號:D922.291.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4379-(2020)02-0127-02
一、認繳制下債權人保護難題
如果某家公司沒有能力支付到期債務,那么債權人是否能夠對股東在約定出資日期前要求你出資呢,或者說能否加速還沒到期的股東的出資義務呢?從法律的角度出發(fā),以下規(guī)范要求可以解釋這一問題:第一,在《企業(yè)破產(chǎn)法》中的第三十五條明確規(guī)定,在公司破產(chǎn)的條件下,股東出資責任的履行不會受約定的出資期限的限制;第二,在《關于適用公司法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中的第十三條第二款明確規(guī)定,人民法院支持公司債權人請求沒有全面履行出資義務的,股東在沒有出資本息的范圍內(nèi)對公司債務未清償?shù)牟糠殖袚a充賠償責任的,也就是說想要使用該規(guī)定,就要以被訴股東沒有全面履行出資義務為前提。如果根據(jù)《合同法》,這種實際違約構成的前提就是需要以合同義務期限到期。這樣就可以看出出資義務和期限的界定是否出現(xiàn)違反的現(xiàn)象,如果股東不能夠正常履行出資義務且還沒到達出資期限的,債權人就要等到出資期限的具體日期,但在等待的過程中會出現(xiàn)不確定性問題。
二、股東出資加速到期問題的由來
(一)股東出資期限利益與債權人保護存在沖突
由于實繳制被改成了認繳制,所以債權人的保護問題一直還未解決。在記載公司章程的過程中,如果沒有驗資程序的保護,股東就可以隨意約定出資期限,在出資期限方面,股東會占有更大的利益,也使債權人和股東之間的利益關系變得越來越?jīng)_突。那么,在實踐的過程中,有一部分股東的出資期限比較長,如果在公司存續(xù)的時間段,公司就沒有能力清償債務,這將會對債權人的利益造成嚴重的影響。
(二)股東出資催收機制的缺失
在其他國家,法律為債權人提供了重要的保障,一旦股東違反了出資義務,就要使用法律手段來對其進行約束。只有充實的公司資本,債權人才能最大限度地得到保護。股東出資不會受期限的約束,并取消了驗資環(huán)節(jié),那么股東的出資到位和催繳資本的問題已經(jīng)提上了日程。在公司法以及司法解釋中,僅對公司可向不按照期限出資的股東追繳進行了相應的規(guī)定。在公司催收方面,債權人為了實現(xiàn)到期債權,維護自身利益,一般會選擇股東出資加速到期的方法。
(三)與資本認繳制相適應的配套制度難以實施
目前來看,我國所進行的法定資本制改革在某種意義上來講就是一種單向度的改革,并沒有和其他法律之間協(xié)調(diào)關系,尤其是在合同法、破產(chǎn)法和會計法中。我國和其他國家相比較,還沒有健全、成熟的信用管理系統(tǒng),并且還缺乏完備的失信懲戒制度,所以要必須加強誠信意識,不斷完善信用管理體系。如今法律規(guī)定中,由于股東濫用公司法人獨立地位與股東有限責任的情形不包括股東出資期限畸長,所以沒有適用的余地。
三、對我國股東出資責任制度的完善建議
(一)構建有效的出資催繳機制
我國應不斷完善股東出資的責任制度,構建合理、有效的出資催繳機制,那么,主要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
一方面,要明確催繳機構。在認繳制下,公司成立時不僅不用進行實繳相應的資金,而且在法律規(guī)定中對出資額度和出資期限沒有針對性的指導,這部分內(nèi)容明顯的擴大了公司的自治權限,都是通過公司成立時的股東來約定的。并且在法律行,約定的出資資金是有存在繳納的責任,所有的認繳股東絕不可以違反認繳約定,需要在一定的時間內(nèi)向公司認繳相應的資金金額。如果存在股東不履行出資責任的現(xiàn)象,就會嚴重影響其他股東的利益,不能夠有效的保障公司債權人的權益。所以,公司應該出資催繳未出資的股東,在一定程度上,雖然公司的人格是法律賦予的,但真正的決策想法是不能被完全的表達出來。所以,通過經(jīng)營決策機構來行使公司的自身權利,并且公司董事會就是其中的主體。在2013年時,《公司法》被重新修訂,那么,公司應該結合具體的經(jīng)營情況,如果公司不能及時清償對外負債,就要對沒有全面履行出資義務的股東實施相應的處理措施。同時,我國法律應該吸收和借鑒其他國家優(yōu)秀的出資催繳制度的要求和規(guī)定,在公司成立時的章程中引入出資催繳制度,從而建立以董事會為中心的出資催繳體系。
另一方面,要保證所設定程序的完整性。為了能夠全面落實權利,不僅要明確出資催繳主體,而且還要不斷完善設定出資催繳的程序。目前我國的公司法公司催告制度中已經(jīng)對所有股東履行告知義務進行了進一步的明確,并在一定的時間內(nèi)用書面的形式表達出來,提高股東繳納認繳出資的積極性,同時,還有責任告知股東,如不在有效的時間內(nèi)按時繳納,就會對自身產(chǎn)生負面影響。公司催繳的執(zhí)行主體就是公司董事會,它不僅要全面了解公司當前的運營情況,而且還要調(diào)查所有股東的出資情況,把股東的履行情況上報給公司的管理層,從而對履行義務起到重要的監(jiān)督作用。但實際上,之所以有些公司的大股東存在不及時出資的現(xiàn)象,是因為股東和董事會之間存在一定的聯(lián)系,有很多的董事會在行使權力時會左支右絀,在一定程度上損害了債權人和公司的利益,那么為了能夠避免出現(xiàn)這一現(xiàn)象,要求一部分人員承擔未繳納部分的連帶責任。
(二)出臺相應司法解釋,統(tǒng)一強制股東出資責任加速到期的裁判尺度
最高院《九民會議紀要(征求意見稿)》條七規(guī)定:鑒于在認繳制下股東依法享有期限利益,故對債權人以公司不能清償?shù)狡趥鶆諡橛?,請求未屆出資期限的股東在未出資范圍內(nèi)對公司不能清償?shù)膫鶆粘袚a充賠償責任的訴訟請求,人民法院原則上不予支持。但是一概保護股東的期限利益,有時也會損害債權人的利益,故一旦出現(xiàn)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例外允許股東的出資加速到期:(1)股東惡意延長出資期限以逃避履行出資義務的;(2)出現(xiàn)股東破產(chǎn)、被強制清算等新的法律事實,據(jù)此可以確定股東在出資期限屆至時不可能完全履行出資義務的;(3)人民法院受理公司破產(chǎn)申請的。
從該征求意見稿來看,最高院在股東出資加速到期的問題上還是相對保守。因為第2、3種情形在破產(chǎn)法中已有明文規(guī)定,而第1種情況在實務中對“惡意延長”爭議較大,如按字面意見即可理解為股東在出資義務期限即將屆滿前又通過股東會決議進行延長,同時此延長又要以逃避履行出資義務為目的。這樣還是解決不了在公司設立時就將出資義務放在一個很長期限內(nèi)的情況。
筆者認為義務和權利是對等的,也就是說股東在享受權利的過程中必須要履行好自身的義務。自從我國的公司法被修改以后,把注冊資本有實繳制改成了認繳制,股東就可以自行約定出資日期,行使自身的權利,履行自身的義務。對于股東來講,分期出資也是要維持公司的正常經(jīng)營活動,不可以損害債權人的合法權益,不可以把公司作為風險轉移的對象。在整個過程中,如果公司沒有積極履行義務,就會對公司以及其他經(jīng)營帶來不利的影響,無法保證公司是否能夠健康、穩(wěn)定的發(fā)展。因此,當公司的對外債務經(jīng)強制執(zhí)行后現(xiàn)有資產(chǎn)不能抵償債務的,債權人除了申請公司破產(chǎn)外,還應該有權申請股東的出資義務加速到期。如果公司因對外負債已嚴重影響公司經(jīng)營,如公司主要資產(chǎn)被拍賣、拖欠工人工資等,債權人就可以提出加快到期的要求。
四、結束語
我國的《公司法》在2013年經(jīng)過修改后,由資本制轉換為認繳制。這一舉措,不僅降低了公司準入的要求,而且還加強了股東意思自治。然而任何一項制度的改革都是需要成本的,近幾年來,在司法實踐中訴訟問題越來越多,慢慢的顯現(xiàn)出了認繳制存在的問題。在法律中,由于對繳費期限沒有強制規(guī)定,所以出現(xiàn)了股東繳費時間長的現(xiàn)象,這樣將會對債權人造成嚴重的損害,不利于公司的未來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徐小萍.認繳制下股東出資責任加速到期問題研究[J].河南牧業(yè)經(jīng)濟學院學報,2018,31(04):70-74.
[2]許寶石.公司資本認繳制下股東出資責任制度研究[J].法制與社會,2018(20):26-27.
[3]高興.資本認繳制下股東出資加速到期問題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