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錢偉
春節(jié)臨近,年味漸濃。有人認為,春節(jié)是一年的開始,就得吃最好的。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面對美酒佳肴,容易美了嘴而傷了身。每年春節(jié)假期期間,小到打嗝、腹脹、反酸水,大到因急性胰腺炎而危及生命的患者并不少見,最好的預防方法就是自我節(jié)制,飲食有度。
春節(jié)飲食往往以葷菜為主,尤其是畜肉類多,谷類和蔬菜類偏少。按照傳統(tǒng),特別在北方地區(qū),蔬菜幾乎難登年夜飯的席面。造成的結(jié)果就是膳食纖維攝入嚴重不足,脂肪、蛋白質(zhì)嚴重超標。肉吃多了,加上運動少了,很多人會感到皮膚干燥、大便干結(jié),出現(xiàn)便秘,甚至痔瘡,進而讓肝膽超負荷運轉(zhuǎn),膽囊炎、肝炎病情也易加重。因此,春節(jié)各餐的葷素搭配,應控制在1∶2至1∶3之間,多吃豆類、海產(chǎn)品,用酸奶、水果代替瓜子等零食。
春節(jié)期間,煎炸食品的“出鏡率”非常高,菜肴烹調(diào)時放的油也比平日多,因此膽固醇容易超標。加上少不了炸魚、炸丸子之類的美食,如此一來,飲食中脂肪、熱量較高,會造成高膽固醇,誘發(fā)心血管疾病。對抗高膽固醇最簡單有效的辦法就是合理膳食,營養(yǎng)搭配。一方面不要貪吃高膽固醇食物,如蟹黃、蛋黃、動物肝臟等;另一方面要補充富含植物甾醇的食物。植物甾醇是植物中的一種天然活性成分,是“降低人體對膽固醇的吸收,降低血脂、預防動脈硬化”的天然保健食品新原料。相對谷類、豆類、蔬菜水果,植物油中的植物甾醇含量較高,玉米油又是其中的佼佼者。因此,采用玉米油烹飪食物,是補充植物甾醇的有效途徑。
春節(jié)期間最容易飲酒過量,這是個老生常談的問題。飲酒過量或飲烈性酒可引發(fā)血壓增高、中風,損害肝臟、肺和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功能,刺激胃黏膜,引起胃出血或穿孔等。春節(jié)期間可適量飲用一些低度酒,如紅酒、果酒或者果醋等飲料。飲酒應注意以下事項:1.忌空腹喝酒。飲酒前先喝一杯牛奶,或吃幾片面包,以免刺激胃黏膜;2.飲酒前服用B族維生素,可保護肝臟。也可有意識地多吃富含B族維生素的動物肝臟、豬牛羊肉,蛋黃、蔬菜、燕麥等粗糧,以提高體內(nèi)B族維生素的含量;3.多喝白開水。喝白酒時,要多喝白開水,以利于酒精盡快隨尿排出體外。喝啤酒時,要勤上廁所,喝烈酒時最好加冰塊;4.忌豪飲。喝酒不宜過快過猛,應當慢慢喝,讓身體有時間分解體內(nèi)的乙醇;5.多吃綠葉蔬菜。喝酒時多吃綠葉蔬菜,其中的抗氧化劑和維生素可保護肝臟;6.多吃豆制品。喝酒時多吃豆制品,其中的卵磷脂有保護肝臟的作用;7.喝酒時不要喝碳酸飲料,如可樂、汽水等,以免加快身體吸收酒精的速度。
與此同時,應特別注意一些特殊人群的飲食安全,對不同人群要合理搭配飲食。
糖尿病患者要少吃零食,少葷多素,少細多粗,少鹽多醋,少吃多動,少稀多干。吃菜要多吃帶葉、莖類蔬菜,少吃根、塊莖蔬菜。不吃油炸類食物,做湯不勾芡。血糖控制得好,兩餐中間可以吃少量水果,不喝果汁。吃煮、蒸、拌、鹵的菜比吃炒菜好,炒菜要少放油,調(diào)味宜清淡。春節(jié)期間肯定少不了花生、瓜子等堅果,堅果富含不飽和脂肪酸,有利于健康,但也是高熱量食物,過多攝入會增加總熱量,不利于血糖控制,一般每周不超過100~120克。酒精會降低降糖藥物的療效,飲用酒精也會增加熱量的攝入,因而每次飲用量應控制在白酒20毫升,啤酒200毫升,葡萄酒100毫升。酒精還會延緩肝內(nèi)葡萄糖釋放入血,從而引發(fā)低血糖,空腹飲酒需防止低血糖的發(fā)生。
心腦血管疾病患者應特別注意,食用過多油膩食物會使血脂升高,血液黏稠,又加上飽餐,較多血液集中在消化系統(tǒng),使冠狀動脈供血相對減少而使心肌缺血缺氧,誘發(fā)心絞痛或心肌梗塞。另外,冠心病患者在逢年過節(jié)時,可喝少量葡萄酒,千萬不要飲用烈性酒,以免加重心臟負擔。瓜子、花生等為增加口感,加工時會加入很多鹽,大量食用會引起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患者要低鹽低脂飲食。
高尿酸血癥、痛風患者飲食應注意限制總能量。應限制脂肪攝入量,因脂肪有阻礙腎臟排泄尿酸的作用,應選用含脂肪少的動物性食品及用油少的烹調(diào)方法。多食蔬菜和水果及適量堿性礦泉水,便于尿酸鹽的溶解與排泄。禁忌酒類及一切刺激性強的調(diào)味品。禁食含嘌呤多的食物,如肝、魚子等??梢远嗍秤煤堰屎苌俚氖澄?,如奶類、蛋類、水果類、咖啡、茶、豆?jié){、糖果、蜂蜜;精制谷類如富強粉、精磨稻米、玉米;蔬菜類如紫菜頭、胡蘿卜、芹菜、冬瓜、萵筍、西紅柿、南瓜。
腎病患者應特別注意限鹽。腎病如出現(xiàn)浮腫或高血壓時,應限制食鹽用量,一般日攝鹽量以2~4克為宜。應食用植物脂肪,并將每日植物油攝入量控制在60~70克以下。應盡量減少植物蛋白的攝入,因為植物蛋白含有大量的嘌呤堿,過多攝入會加重腎臟負擔,適當補充牛奶、雞蛋、魚、瘦肉等動物蛋白。在低蛋白膳食時,熱量供給必須充足,以維持正常生理需要,每天應攝入30~35千卡/千克體重的熱能??梢赃x擇一些含熱量高而蛋白質(zhì)含量低的主食類食物,像粉絲、白薯、山藥、菱角粉、荸薺粉等,使膳食總熱量達到標準范圍,保證供需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