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龔勤平
在信息高度發(fā)展的今天, 我們的教育已經(jīng)進入全新的、 開放的時代, 也是信息技術(shù)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與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時代。 隨著時代的進步和信息技術(shù)的不斷發(fā)展, 多媒體一次次以不同的形式走進了課堂。 希沃白板作為新型教育技術(shù)的問世, 打破了以往PPT 教學的授課模式, 給有限的課堂教學帶來靈動立體的新體驗, 極大地激發(fā)了孩子們的學習興趣, 真正實現(xiàn)了“生生互動” “師生互動”, 有效地提高了教學效率, 使音樂課堂變得鮮活起來。
在傳統(tǒng)意義上的多媒體教學中, 我們使用得最多的就是PPT,它的功能就是簡單的播放, 存在著很大的局限性。 而希沃白板5 優(yōu)于其他多媒體課件, 它既可以根據(jù)教學的實際情況及時圈畫重點, 及時更新保存, 還可以及時地把“教”與“學” 的實際情況分別展示出來, 更有利于“教” 與“學” 的互動。 下面, 我就運用希沃白板5 進行音樂課堂教學談?wù)勛约旱捏w會。
創(chuàng)設(shè)最佳教學情境, 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促進學生的求知欲望, 促使學生愉悅地進入課堂角色, 在音樂課堂中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教學“五十六朵花” 這一單元的過程中, 我運用希沃白板5 的強大備課功能, 設(shè)計了一組56個民族的圖片展示。 傳統(tǒng)的PPT 在播放時, 需要教者一張張點擊播放, 而有了希沃白板5 之后, 這些圖片可以組合起來, 如同播放電影一樣, 學生可以連貫地、 完整地看到56 張各民族的圖片, 了解、 比較不同民族的不同服飾, 可以隨堂指出哪些民族是我們之前課程中有所了解的, 還有哪些民族是我們不太熟悉, 有待去認識的。 學生仿佛置身于我們民族大家庭之中, 激發(fā)起了學生的學習欲望。 緊接著, 我又為學生播放了一段藏族的鍋莊舞。 聽著歡快的旋律, 孩子們禁不住想跟著音樂一起動起來, 并非常急切地想了解這個古老而又神秘的民族——羌族, 于是, 一堂快樂有趣的音樂課就這樣拉開了帷幕。
新課程理念, 不提倡單純的知識與技能傳授。 在此情況下, 教師如果再不運用恰當?shù)氖侄渭巴緩竭M行音樂知識的教學, 就會使學生喪失對音樂知識的學習熱情。 希沃白板5 為我們音樂教師提供了一個操作性極強的授課工具。 學科工具里面的樂器功能, 將教師使用的鍵盤立體地呈現(xiàn)在學生的面前。 在歌曲“大家一起來” 的學唱過程中, 學生對于旋律中出現(xiàn)的變音記號“#” (升記號)的作用不太理解, 如果教師只是單純地 用語言描述, “#” 就是把原來的音升高半音。 降記號“b” 就是把原來的音降低半音。 這樣的描述, 可能最終導致學生對于變音記號的認識依然是抽象的、 模糊的。有了希沃白板里面的這個鍵盤之后, 教學時, 我在鍵盤上先彈奏出音, 讓學生清楚地看到它所處的位置, 并記住它的音高, 然后直觀地演示出的位置, 并彈奏。 這樣一來, 學生既從鍵盤上找到了的位置, 理解了升高半音的意思, 也聽辨出了與在音高上的區(qū)別, 讓枯燥抽象的樂理知識, 變得具體、 形象起來。
演唱歌曲是小學音樂教學中最基礎(chǔ)的內(nèi)容。 新課標指出: 要重視課程內(nèi)容中的演唱姿勢、 呼吸方法、 節(jié)奏和音準等方面的要求, 激發(fā)學生富有情感地演唱, 注意變聲期的嗓音保護, 避免喊唱。 但事實上, 孩子們在課堂中, 往往會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 特別是在學會一首歌曲之后, 急于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 因而大聲喊唱的情況時有發(fā)生。 課堂上, 我運用希沃白板5 助手的功能, 將孩子們喊唱的聲音錄制下來, 隨即傳輸?shù)诫娔X上, 現(xiàn)場直播, 讓孩子們聆聽自己剛剛演唱的聲音, 并予以評價。 這個時候,孩子們便會發(fā)現(xiàn), 原來喊唱出來的聲音是那么地刺耳、 難聽。 找到問題所在之后, 再次進行現(xiàn)場錄制,通過對兩次聲音的比較, 孩子們也就理解了自信地演唱和自然地發(fā)聲的意義。 一個學期下來, 我把學生的每一次演唱都進行了錄制并保存, 到了期末, 再把學生第一次錄制的聲音與最后一次錄制的聲音分別播放給孩子們聽, 讓孩子們身臨其境地感受到自己的進步。 如今的音樂課堂上, 孩子們都不用老師去強調(diào)演唱的姿勢、 發(fā)聲的方法了,他們已經(jīng)自然而然地養(yǎng)成了良好的歌唱習慣。
希沃白板5 的出現(xiàn), 為教師的“教” 與學生的“學” 提供了互動的大平臺, 讓課堂因互動變得更加精彩, 同時也為我們的音樂課注入了新的活力, 讓學生學得輕松, 變得積極主動。 與此同時, 它也對我們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讓我們清醒地認識到, 只有不斷地更新信息技術(shù)手段, 不斷地探索學習, 才能更好地為課堂教學服務(w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