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宇
(吉林省長春市九臺區(qū)營城第一高級中學 130500)
提起課改,以前總覺得離我太遙遠,以往教學采用的是舊教材,使用的是傳統(tǒng)教學模式,總覺得課改只是換了一個名詞、一本書而已.實際不然,最近一年,我們學校開展了對分課堂的教學模式研究,從教師集體備課,課堂模式轉換,時間分配,課堂學生活動,課后作業(yè)反思等各種環(huán)節(jié)深入探討,形成了我校獨有的新課改模式,筆者在為期一年的教學實踐中,收獲很大.
傳統(tǒng)教學模式,有可取的地方,有利于學生基礎的鞏固,幫助學生建立知識網.但是就是因為處處都代替了學生,閉封了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上課成了老師的一言堂,即使有互動,也互動得不明顯,純粹是為了互動而互動.教學形式單一固化,老師講得多,學生收獲多少,很難掌控,顯得特別陳舊,成績也不盡人意.在新課改的實踐中,我校努力改變這種故步自封的思維,努力探索新的教學模式,新的授課方法,尋找教師學生之間的平衡,在原有授課課時不變的情況下,尋求突破、創(chuàng)新,在校長的帶領下,年級組共同提出了“對分課堂”這一授課模式.改變了原有枯燥乏味的課堂,增強了學生課堂的參與度.下面針對“對分課堂”的教學模式,談一談我的體會與認識.
“對分課堂”是一種比較新穎的教學模式.歸納講,就是教學內容一分為二,課堂時間一分為二,這兩部分.
先說教學內容,以往的教學都是教師新課直接授課,很少有學生的提前預習.教學效率很低.我們現(xiàn)在把教學內容一分為二,一部分內容提前留給學生,要求學生通過導學的過程獨立完成,課堂上教師只需要總結歸納即可.另外一部分,也就是需要補充和加強的部分,課堂中只需要老師用少部分時間講解即可.比如,高中數學必修二《直線一般方程》這一節(jié),我的對分方式為,導學部分:一般方程的定義、一般方程的產生、基本例題,這三個方面進行自學;教師補充部分:直線一般方程的性質,以及與其他直線方程的關系等.
再說時間一分為二,每節(jié)課我都將時間一分為二,做到當堂對分,將學習時間還給學生,我只負責提出問題,闡述問題,設置疑問,學生根據問題,進行新課的學習,探究和小組討論.時間分配比例盡量做到對分.比如在講解《雙曲線的標準方程》這節(jié)課程時,我設置的問題如下:參考橢圓定義和標準方程推導過程,提出“平面內到兩個定點的距離之差的絕對值為常數(小于兩個定點間距離)的點的軌跡方程是什么?”這個問題,引導學生在課堂中推導出雙曲線的標準方程.這樣的設置,把課堂的時間分配給學生一半,進行探索.
數學課堂的教學應該具有針對性,不能是盲目的、填鴨灌輸式的.一節(jié)課要解決什么問題,為什么要解決,如何解決,如何對分,時間如何分配.這些問題,在備課時教師要提前設計好.否則對分課堂就形同虛設,起不到正面作用.課堂授課不應因對分變得雜亂無章.
在教學環(huán)節(jié)中,老師講授的部分要合理,哪些該講,哪些不該講,要講重點難點疑點.學生通過自學領悟的,不要過多去講.老師要做到精講、少講,讓學生多動嘴,多動手,主動分享學習成果.不應因對分,導致學生課堂的散亂自由,雜亂無章,要做到課堂活躍而不混亂.這些都是我們在備課中要著重考慮的.課堂教學中才能更具有條理性.
例如,為了更好地做好課堂的對分,在新班級授課初期,我將學生分組,并且利用多媒體設備進行編號,上課過程中,以電腦抽簽、小組選拔的方式,讓各組分享導學成果,根據回答效果給予打分評價,積分累計,根據排名,評選出優(yōu)勝小組,給予表揚和鼓勵.這樣的課堂不僅活躍,而且有條理,學生的參與度極高,都為了爭取本組的榮譽而投入其中.
從學生角度看,“對分課堂”建立的小組討論,增加了學生參與課堂的熱情,提升了學生的自信心,有利于學生的情緒管理,培養(yǎng)了團隊精神和競爭意識,增強了集體凝聚力和集體榮譽感.
課堂中,學生迷茫的眼神少了,昏昏欲睡的狀態(tài)不見了,我的聲音也不沙啞了,課后倍感輕松.
評價一節(jié)課是否為優(yōu)質課,考察的因素很多,但宗旨是不變的:為了實現(xiàn)教學目標和核心,以高效的教學模式,讓學生掌握應有的知識與技能,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對分課堂”教學模式在我校實施的過程中,得到了教師和學生的共同擁護,很多學生評價為“快樂課堂”“分享課堂”.
經過對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實現(xiàn)了時間上的“一加一大于二”,增加了課堂容量,原來繁重的教學任務,化繁為簡,時間利用更加高效.很多老師運用對分取得了令人驚喜的效果.當然,這些優(yōu)異的效果跟具體教師的素質、能力和學情都相關.但是,對于同樣的班級、同樣的課程,對分課堂的教學效果還是超過了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這就是值得我們欣喜的,只要學生進步,這個模式就值得提倡.
積極采用對分課堂教法,通過新課改的嘗試,我從中收獲頗豐,我覺得課改已不再是形式,而是勢在必行.對分課堂通過對教與學核心關系的巧妙調整,促進了教師更好地改變教育觀念、教學方式方法,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積極性和發(fā)散性思維,減輕了教師的教學負擔,,課堂真正變得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