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金娟
(信陽職業(yè)技術學院,河南 信陽 464000)
《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中提出到2022年要基本實現教學應用覆蓋全體教師、學習應用覆蓋全體學生、數字化校園覆蓋全體學校的“三全兩高一大”的發(fā)展目標,師生的信息應用水平及信息素養(yǎng)水平要得到普遍提高,全國要建立實現“互聯網+教育”平臺。充分利用三通兩平臺建立“平臺+教育”教學服務模型,逐步實現公共服務平臺與各級教育資源系統平臺的互通、融合與開放,建立國家教育公共服務系的數字教育資源庫[1]。我們將立足于本地院校,充分利用現有的信陽教育集團信息化資源,聯合本區(qū)域內不同學科的優(yōu)秀教師,吸取優(yōu)秀的教學經驗,收集豐富的教學資源,改變傳統的個體教育服務模式,實現團隊協作的教育集團,提升教育治理水平。因此,信息技術與課程的整合已成為現代教育教學發(fā)展的重要方向,基于信息技術的智慧課堂教育是進行教學改革的又一重大研究課題。
智慧互動課堂實現了課前預習、課中教學、課后作業(yè)輔導的三大主要功能,真正意義上實現了翻轉課堂,學生轉變?yōu)閷W習的主角,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模式。智慧課堂的引入打破了原有固化的學習空間,使學生隨時隨地都能進入知識學習空間,為教師高效備授課提供全面支撐,全面分析精準教學。智慧課堂的出現是提升教學效果的新方式,是探索信息化時代新的課堂教學模式。
通過豐富的課程教學資源共享,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師生互動方式的多樣化,高效地推進了信息技術與課程教學的高度融合。智慧課堂的出現將啟發(fā)式、討論式、探究式等新的教學模式引入了日常的教育教學中,教師由原來的知識傳授者轉變?yōu)閷W生學習的領路人、護航人;將原來單一的教學方式轉變?yōu)槎嘣?、個性化的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新教學模式。
結合豐富的自主學習資源,形成全面支持學生各學習環(huán)節(jié)的個性化學習及互動學習的學習服務體系,改變傳統的以課堂為中心的集體授課模式,大力推廣基于信息化網絡教學資源庫的自主創(chuàng)新學習、協同合作學習和基于問題導向的學習等形式,培養(yǎng)自主學習能力,提升學習效率,改變教學效果[3]。
智慧課堂系統架構,依托優(yōu)教云基礎服務平臺、智慧教育資源體系、智慧課堂系統、教與學(大數據)分析系統配合智慧課堂學生端軟件、智慧教學終端、智慧學習終端、移動式充電柜、無線AP構成智慧互動教室環(huán)境。實現課堂的互動與管控,與“優(yōu)教云”平臺、應用工具深度融合,實現貫穿課前、課中與課后教學活動的教學應用,配套與教材相對應的立體化教材及教輔等資源,實現教師端和學生端互聯、互通、互動及資源共享,以滿足教學活動實際需要。
智慧課堂云平臺,以學校班級為節(jié)點,在教室多媒體教學機中進行部署,為教師和學生提供互動課堂應用服務。
學校中心機房通過高速網絡與各校區(qū)及各個教室互聯互通。中心機房設置互聯網出口,教師、學生、家長通過多終端多平臺隨時隨地備課、預習、作業(yè)、輔導、溝通。
教室內部署高性能無線AP結合校園網,為教師打造智慧互動課堂網絡環(huán)境。
教師訪問優(yōu)教云基礎服務平臺,進行資源管理、備課教研、考試作業(yè)等。
學校管理者通過查看資源使用情況、授課情況、學習情況、知識掌握矩陣等,充分掌握教師授課、學生學習動態(tài)。
教與學將通過大數據過程分析系統,依據學生線上作業(yè)的常態(tài)練習、教師下達的在線任務、涵蓋的章節(jié)知識點、分階段的知識能力檢測與評估進行智能分析,智能構建出每位學生學習的知識圖譜及數據,為教師及家長實現家校共育提供個性化的科學依據。
3.1.1 教師備課更便捷
智慧課堂各個成員單位的精心配合下,具有科學完備的資源體系,涵蓋35個學科的教學資源信息,為教師、學生提供與課程相匹配的備授課、同步學習所需要教學課件、教學設計、教學素材、教學習題、電子教材、仿真實驗等資源內容,與教學環(huán)節(jié)完全匹配。智能資源推薦機制,快速挑選所學資源,利用碎片時間,借助終端優(yōu)勢,實時在線預覽,一鍵加入云盤,建設個人專屬資源庫,實時互聯教室授課應用平臺,實現高效備課。
備課成果,生成教師個性化課件+特色素材+訓練,生成教師個性化的電子教材+特色素材+訓練。
3.1.2 教師授課更有趣
優(yōu)教云基礎服務平臺,按照學段、學科、版本、課程智能推送優(yōu)質同步教學資源,授課應用與教學化解完全匹配,從課前預習內容的指導,到本節(jié)課的課堂教學、隨堂訓練,再到課后作業(yè)的布置,貫穿教學全流程,讓老師所教即所得。
課堂上講解教學課件,一鍵調用與課程精準匹配的素材、訓練、授課更便捷流暢,豐富的互動工具完美實現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和關注度,增加課堂趣味性。
3.1.3 課堂互動更活躍
智慧教學終端控制教學電腦,可實時遠程操作教學電腦,實現安裝軟件、運行程序,遠程管理教學電腦中的文件、修改文件等操作,實現板書書寫、講解、圖片批注、實物投影等教學內容的音頻、視頻、板書軌跡同步投屏展示。
智慧教學終端屏幕同屏在教學電腦的大屏動態(tài)顯示,智慧教學終端所做操作在大屏上同步動態(tài)顯示,智慧教學終端可上傳資料到教學電腦,可將圖片、視頻、文檔等發(fā)送到教學電腦進行保存或展示。
智慧課堂系統可對平板在線狀態(tài)的自動檢測,在線狀態(tài)動態(tài)呈現在教師授課課堂上,讓老師事實了解班級平板狀態(tài),上課自動鎖屏、下課自動解鎖,支持自定義時間鎖屏、解鎖。
教師可將使用平板上傳資料到教學電腦,圖片、視頻、文檔等發(fā)送到教學電腦進行保存或展示。
本班智慧學習終端加入本班智慧課堂,非本班學生無法進入當前班級的智慧課堂,平板在網絡斷開、重啟等情況下,平板可自動重新連接當前班級智慧課堂,平板重新登錄后繼續(xù)執(zhí)行斷開前的操作。
教師通過將套卷、預習作業(yè)等多種資源同步分發(fā)到智慧學習終端,教師在教學端發(fā)起平板答題,支持單題作答、套卷作答、套卷登分等多種不同類型,套卷作答,可查看套卷結果、試題分析、試題講評、作答排名。
分組作答,學生可自定義加入分組,教師可指定小組答題人答題。
表揚功能,可根據學生表現及課堂作答情況進行不同種類的表揚,如注意力集中、回答正確、表現突出、學習進步、積極答問、思路清晰、團隊合作等內容的表揚。
搶答,可選擇比手快、比一比誰答的又快又好兩種模式,學生可通過點擊平板上的選項,參與搶答。
選人功能,隨機選、趣味選人,通過系統進行隨機選人并可對回答正確的同學表揚,可通過學生列表點擊翻牌進行趣味選人,增加課堂趣味性,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投票,學生通過平板相應選項即可進行投票并可實時統計投票結果。
豐富多樣的趣味課堂互動活動,支持表揚、投票、討論、搶答、隨機作答等互動情景,互動題型支持客觀題(單選、多選、判斷)、主觀題(填空、簡答、論述),教師可查看互動結果。
教師可以截取屏幕的任意位置發(fā)送給學生進行探究,并可設定反饋形式答題、文字、圖片、錄屏、錄音等不同的反饋方式,教師可查看全部學生反饋結果。
以文件的形式發(fā)起探究,可設置答題、文字、圖片、錄屏、錄音等形式多樣的反饋形式,生成探究結果。
投屏功能,教師可調用任何一個學生機屏幕,或對比兩個及以上學生機屏幕,方便教師及時發(fā)現學生中的典型個案、開展示范教學,促進學生間智慧共享,激發(fā)學習動力,提升教學效果。
教師即時查看互動結果、完成情況的動態(tài)反饋,并對結果進行數據分析,包括平均分、正確率、正確及錯誤學生的具體名單,生成課堂報告,讓教師充分了解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情況。智能推送提分方案讓學生、家長對于學習提升有針對性的鞏固復習。
分組教學營造良性競爭的課堂氛圍,分組討論,提升學生學習積極性。
課堂考勤,平板鏈接成功可自動完成考勤,也可手動選擇出勤、遲到、請假、曠課選項定義類別,教師或管理者可查看考勤情況。
3.1.4 讓作業(yè)批改更及時
智能批改,實時反饋,將老師從繁瑣的批改統計分析中解放,并根據智能分析系統,實時掌握學情,把更多的時間用在優(yōu)化教學中。
預習作業(yè):多樣化的不同層次的預習內容(任務、目標、知識點、檢測等)發(fā)給學生后,實時查看預習反饋,調整授課思路,實現翻轉課堂。
在線作業(yè):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供基礎型、能力型、拓展型的分層作業(yè),快速組卷,客觀題智能批改,主觀題學生自評、同學互評、教師批改,自動統計作答結果。
離線作業(yè):拍一拍,說一說,寫一寫多種形式發(fā)布作業(yè),一鍵催交,一鍵批閱。例如課文朗讀作業(yè)、書法練習作業(yè)、繪畫作業(yè)、手工作業(yè)等。
英語聽讀作業(yè):單詞測試(跟讀、互譯、聽音選詞、拼寫)、課文跟讀、聽力訓練、英語作文,可根據完整度、流暢度、標準度、準確度智能評測,更大程度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聽讀水平。
3.1.5 讓測評更智能
教師可選擇優(yōu)教云平臺提供或其他教師共享的同步教材課堂訓練習題,亦可對教師對訓練模板進行編輯、導入試題生成個性訓練。通過互動訓練,生成課堂報告,為教師提供訓練反饋,幫助教師及時掌握學生學習情況,調整教學策略。為學生提供針對性的提分訓練,實現課堂知識堂堂清。
智慧學習終端按照學生認知心理,學習需求、學習方法、互動小組學習等理念提供學習內容。學生空間提供我的作業(yè)、同步學習、互動課堂、有效提分、名師微課、智學助手等豐富的學習應用。方便易用的一鍵進入應用,資源與教材同步,一站式資源應用,實現教師導學、名師導學等應用的快捷進入,豐富有趣的學習應用,讓學習不再乏味枯燥。
課前:預習任務、預習檢測、預習反饋,任務式的預習拉升孩子的求知欲和注意力,提高學習效率。匹配精準的預習檢測,提前預熱課程,鎖定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與薄弱環(huán)節(jié)。預習反饋讓學生主動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帶著問題進課堂,同時更加真實地再現學生學習誤區(qū)。
課中:單題作答、套卷作答、截圖探究、小組探究、成果分享、課堂筆記、實時反饋、搶答/投票、投屏等多種交互模式,以動態(tài)/靜態(tài)圖、文、聲、像并茂的方式進行形象化教學,為學生創(chuàng)造探究空間、提供想象空間、知識吸收的條件,促進課堂教學師生交互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課后:有效作業(yè)、同步課堂、名校名卷、有效提分、名師微課、小組學習、錯題本、學習報告、智學助手、即時反饋、查缺補漏,為學生提供豐富多樣的個性化輔導應用,助力學生全面提升。
3.3.1 教學管理
通過統一的管理平臺將學生學習、教師日常教學、教研等數據統計分析,簡化教學管理,共享教育教學資源,提升教學質量,提升全校教育教學信息化應用水平,管理平臺有效支持管理本機構賬號管理、資源管理、排課管理、教材版本、班級管理、教研管理等方便有效的綜合管理。
3.3.2 教學統計
可針對該校師生賬號、家長賬號、班級、資源等信息的管理,可查看教師或學生的登錄情況、使用排行榜、應用使用情況、作業(yè)完成情況、家?;忧闆r、校本資源等統計數據,為管理者提供各個維度的統計分析數據,為管理者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3.3.3 教務管理
為管理者提供校本資源審核管理,創(chuàng)建優(yōu)秀的本地化個性資源,可發(fā)起本校的教學活動、問卷調查等,管理學生考勤、學生檔案、教師檔案、學生成績等教學日常管理應用。
通過構建信息技術與教學應用融合的學習環(huán)境,讓教師能夠施展高效的教學方法,讓學習者能夠獲得適宜的個性化學習服務和美好的發(fā)展體驗,有效促進學生掌握知識的深度與廣度,全面提升學生能力,從而培養(yǎng)具有良好價值取向、較高思維品質和較強思維能力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