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志春
(安徽省交通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高界公路管理處, 懷寧 246100)
橋梁的安全防護體系主要有以下幾部分銜接構成即,護欄標準段、中央分隔帶開口處活動護欄、橋梁護欄伸縮縫、分流三角區(qū)防撞墊等共同組成。橋梁安全防護設施的設置不合理,很容易造成車輛穿越護欄,撞擊分流三角端、甚至于出現伸縮縫絆阻等事件的發(fā)生。對橋梁而言,極易造成二次交通事故。2006年交通部最新頒布實施的《高速公路交通工程及沿線設施設計通用規(guī)范》,規(guī)范中要求提高公路安全防護設施的防護等級和實施水平。因此對橋梁設計中存在的安全隱患,應給予相應的解決方案。
該轄段橋梁位于G35 濟廣高速上,路線全長78.792km,道路等級為雙向4 車道高速公路。該橋梁在巡查過程中發(fā)現護欄與路基護欄搭接存在不符合現行設計規(guī)范要求,并且由于護欄使用年限較長,已無法滿足現代交通需求。從現場調查情況來看,該類橋梁存在以下情況。第一,橋梁段位置為混凝土護欄、路基段為波形梁護欄。該橋梁橋頭、橋尾路基段均為波形梁護欄,搭接形式不符合現行橋梁設計規(guī)劃和設計要求。而且橋頭、橋尾均設有波形梁護欄,橋頭位置為填挖結合部,路基段為挖方段,上游端頭進行外長處理。該橋梁混凝土高度為70 厘米,上部鋼扶手高度為30 厘米,路基段時間為挖方段,橋臺位置設有波形梁護欄,該護欄用法蘭立柱與預埋螺栓錨固而成。路基段為雙波形梁護欄。第二,橋梁段和橋臺位置為混凝土護欄,路基段為波形梁護欄。經現場調查發(fā)現,橋梁段為混凝土護欄,橋頭、橋尾路基段均為波形梁護欄,搭接形式不符合橋梁設計規(guī)范。該橋梁混凝土高度為70 厘米,上部鋼扶手高度為30 厘米,路基段為挖方段,橋臺位置的防護設計為,橋梁混凝土護欄的延伸,路基段為雙波形護欄。第三,橋臺位置位于填挖結合部、路基段波形梁護欄外展。橋梁混凝土高度為70 厘米,上部鋼扶手高度為30 厘米,混凝土護欄與波形梁護欄搭接和上游端頭外展形式均不符合現行橋梁設計規(guī)范和設計要求。第四,下行嫩園路橋765+100 右側1#橋頭,橋臺位置混凝土高度為50 厘米,鋼手扶高度為30 厘米,并且橋梁搭接形式不符合現行橋梁設計規(guī)范,此處位于下坡和彎道處。第五,支線上垮橋。從現場勘測發(fā)現,除101 座主線橋之外,該橋還包括6 座支線上垮橋等。由于以上上垮橋所處道路均為鄉(xiāng)道、縣道等級及技術等級較差的道路,道路限速為60km/h,并且發(fā)現部分橋頭位置和橋尾位置存在居民樓、岔路口等,根本不具備增設翼墻、波形梁護欄條件,因此需對上垮橋的橋頭、橋尾增設警示設施。第六,過渡段護欄剛度不夠,銜接處不牢固。由于路基護欄剛度小于混凝土護欄剛度,當車輛從混凝土護欄開始碰撞時,過渡至波形護欄時,波形護欄不能及時延展,也不能充分發(fā)揮防護功能,導致車輛沖到路外。
結合對該橋梁的現場調查情況,并根據巜公路交通安全實施設計規(guī)范》巜公路交通安全設施設計細則》等對該橋梁混凝土護欄與路基波形梁護欄搭接形式進行提升改造,具體方案如下。(1)橋梁護欄上下游端頭搭接過渡段。(路側有護欄)在橋梁護欄與路基護欄搭接處上游段和橋梁護欄跨越伸縮縫處橋臺側墻上延伸橋梁護欄,確保延伸長度和橋頭耳墻或橋頭側墻三者保持長度一致,然后將上游段12m 長的波形梁護欄與翼墻做鑲嵌式搭接,最后將原雙波形梁護欄與新建護欄之間釆用過渡板順接。(2)橋梁護欄上下游端頭搭接過渡段。(路側無護欄)在橋梁護欄與路基護欄搭接處的上下游段和橋梁護欄跨越伸縮縫處的橋臺側墻延伸橋梁護欄作為過渡段,保證翼墻、橋臺側墻長度一致,再將上游段12m 長的波形梁護欄與翼墻作鑲嵌式搭接,上游墻頭處最好釆用SB 級、12m 波形梁護欄向墻頭外展。(3)橋梁護欄上下游端頭搭接中分帶。調查中發(fā)現,該橋梁的部分大橋以及特大橋梁的中分帶均為混凝土護欄設計,其余小橋為波形梁護欄。中分帶混凝土護欄設計與路基波形梁搭接形式一致,由于中分帶未設側墻,全部采用3m 翼墻作為過渡段,然后再釆用12m波形梁護欄作為過渡段,最后與原護欄板用過渡段進行搭接。(4)支線上跨橋梁上下游端頭處置。由于支線上跨橋所處地帶均為縣道、鄉(xiāng)道上,無論行政等級,還是技術等級均較低,而且道路限速設置≤60km/h,部分橋頭、橋尾處于居民樓或閘道口,不具備增設翼墻的條件。因此對上跨橋橋頭、橋尾應設置警示標志,如警示柱、水馬實施。(5)橋梁護欄上下游波形護欄等級的選取。根據對該橋梁的現場勘測結果顯示,應采用Gr-A-2E型波形梁護欄,等級為A 級。波形梁板的規(guī)格為506×85×3×4320 毫米。護欄立柱間距少2 米,立柱尺寸為φ140mm×4.5mm,立柱埋深為1400 毫米。
首先,原有橋梁混凝土護欄與新建混凝土翼墻之間必須保持一定的伸縮縫和足夠的寬度。其次,新建混凝土翼墻與新建波形梁護欄應采用鑲嵌式搭接形式,所釆用的搭接護欄板長度為4.16 米,搭接長度為79 厘米,搭接深度為85 毫米。并且搭接長度距離新建翼墻的第一個立柱保持21cm。最后,新建三波型護欄與原有雙波板的過渡段應釆用2.32m 的進渡板進行搭接。
(1)該橋梁中護欄選材上,采用SB、A 級s 波形梁護欄,這樣能夠采用打樁機將護欄打入,對于極個別無法打入的護欄,應采用預埋C30 砼或鉆孔打入等基礎方式進行處理,確保橫梁的中心高度與立柱深度均滿足橋梁設計規(guī)范和要求。(2)計算三波型梁護欄的中心高度,應從路面算起至三波型板中心距離,通常為697mm。(3)波形梁護欄材料選擇上,要求三波型梁板、過渡板、波型梁板、立柱、端頭及防阻塊等,所用材質均為碳素結構鋼,此鋼材無論從力學性能方面,還是化學成分指標方面相比,均應符合橋梁設計鋼的要求,一般不低于GB 700 規(guī)定的Q235 牌號鋼。橋梁中所有連接墊圈、螺栓、螺母及橫梁墊片的材料均為碳素結構鋼,其力學性能等級符合規(guī)定的4.6 級,結構鋼的抗拉強度>400Mpa,鋼屈服強度>240Mpa。對于高強度螺栓連接,應選用優(yōu)質碳素結構鋼,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釆用合金結構鋼。結構鋼的化學成分指標應完全符合GB/T1591 之規(guī)定,公稱直徑為16mm,最大為20mm,8.8S 級抗拉荷載>133KN。(4)對于側波型護欄的安裝,應設置在公路土路肩內,不得設置在公路建筑限界內。護攔面可與路緣石左側立面重合,也是可與路肩左側邊緣線重合。并且對于立柱外側的土路肩來說,其保護層厚度>25Cm。(5)波型梁護欄外觀與防腐要求。波型梁護欄所用構件全部進行防腐處理,波型梁板、過渡板、三波型板、立柱、端頭等固件均應釆用內層熱浸渡鋅方法并在外表用聚酯防腐涂料噴涂。
在新建波型梁護欄路段應設置相應配套的附著式輪廓標,而且輪廓標的設置間距為8 米為宜。對輪廓標的反光片進行不同顏色設計,行車道左側為黃色,行車道右側為白色,輪廓標采用單面反光型,與此同時,對輪廓標的防腐同樣采用熱浸鍍鋅方式。對水馬的擺放。設置在與支線上垮橋頭和垮橋尾處,沿橋頭、橋尾的土路肩與硬路肩擺放,擺放長度為12m,若遇岔路口,可沿岔路口擺放。水馬應選用塑料材質,不僅顏色鮮艷,效果醒目,塑水馬規(guī)格一般為L1500×D280/486×800,單件重量為12.5Kg,水馬內部用細沙填充,而且在水馬粘貼反射系數應高于V 類反光膜。值得注意的是,水馬禁止躺著或反著擺放,水馬上方絕對禁止放置其他物品。
本文針對位于G35 濟廣高速公路的護欄搭接方式進行巡回調查,分析并總結該橋梁搭接現狀,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方案,以期為相關人員提供參考,促進橋梁的質量,確保橋梁安全、穩(wěn)定的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