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細平
多囊卵巢綜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是臨床常見的女性內分泌系統(tǒng)疾病,以胰島素抵抗、持續(xù)性無排卵、雄激素分泌過多為主要病理特征,卵巢呈多囊性改變、經期紊亂、多毛等是其主要臨床表現(xiàn),若不及時干預治療,將對患者生育功能造成影響,即便可以正常妊娠,但發(fā)生早期流產幾率較大,對于有生育要求的女性而言影響較大。因此,對于PCOS不孕不育癥患者需盡早給予干預治療,可有效緩解疾病對患者造成的影響。目前,西醫(yī)在治療PCOS不孕不育癥中主要采用口服藥物的方式,如糖皮質激素、促排卵藥物等,這些藥物易給患者造成較多的不良反應,且在停藥后病情易反復,不利于預后的恢復。來曲唑屬芳香化酶抑制劑,可有效降低雌激素水平,但單純使用療效欠佳;疏肝補腎湯屬中藥制劑,具有疏肝益腎的功效,可從根本上解決病機,進而改善患者不孕不育等癥狀[1,2]?;诖?,本研究對PCOS不孕不育癥患者給予疏肝補腎湯聯(lián)合來曲唑治療,旨在探究所取得的臨床效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6年8月—2018年9月于我院進行治療的PCOS患者90例,本研究經我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2組,各45例。觀察組年齡22~45歲,平均年齡(32.68±2.79)歲;病程1~5年,平均病程(2.03±0.74)年;臨床表現(xiàn):月經不調36例,肥胖9例。對照組年齡21~45歲,平均年齡(33.02±2.14)歲;病程1~5年,平均病程(2.11±0.68)年;臨床表現(xiàn):月經不調34例,肥胖11例。2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①西醫(yī)符合《婦產科學》(第9版)[3]中疾病相關診斷標準,患者主訴月經失調、不孕、肥胖、痤瘡、多毛、黑棘皮癥,超聲檢查可見雙側卵巢體積均增大,呈灰白色,包膜增厚且堅韌,子宮內膜因無排卵表現(xiàn)出不同程度的增生性改變;②中醫(yī)符合《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4]中肝郁腎虛證辨證標準,患者表現(xiàn)為婚后不孕,經量少色紅,咽干口渴,頭暈心悸,腰腿酸軟,經前胸悶急躁,行經時少腹痛,舌苔薄黃,脈弦滑。
1.3 納入與排除標準納入標準:①有強烈生育要求;②輸卵管檢查暢通度良好,子宮形態(tài)正常;③均自愿參與,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合并肝、腎、心、肺功能異常;②對本研究藥物敏感;③因子宮其他器質性病變所引發(fā)的不孕不育;④參與本研究前6個月,接受技術或其他治療。
1.4 方法
1.4.1 治療方法對照組行西醫(yī)治療,口服來曲唑片(浙江海正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33109),2.5 mg/片,1片/次,每天1次,連續(xù)服用5 d,若無妊娠,于下個月經周期開始繼續(xù)服藥,直至妊娠停止。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聯(lián)合疏肝補腎湯治療,組方如下:佛手8 g,半夏、山楂各9 g,山萸肉、地龍、膽南星、銅皮石斛、枸杞子、王不留行、炒白術各10 g,炒枳殼11 g,茯苓、川楝子、夏枯草各12 g,熟地黃20 g,炒麥芽、山藥、丹參、雞血藤、菟絲子各28 g,女貞子30 g,炙甘草5 g。于卵泡期時,去掉組方中山楂、地龍、王不留行、炒枳殼、丹參、雞血藤藥物后用水煎熬取汁250 ml,早晚服用,連續(xù)服用7d;排卵期時,上述組方無需加減,僅需加水煎熬取汁250 ml,早晚服用,共服用7d;于黃體期時,去掉組方中山楂、地龍、王不留行、丹參、雞血藤、炒枳殼,加用蘇梗、炒杜仲后加水煎熬取汁250 ml,早晚服用,連續(xù)服用14d。
1.4.2 觀察指標①中醫(yī)證候積分:于治療前后記錄患者月經量異常、月經周期異常、腰膝酸軟、舌質暗紅、脈沉澀等癥狀改善情況,采用0~3分評分法,癥狀越嚴重,總評分越高;反之,越低。②癥狀恢復情況:對患者進行1年隨訪,記錄卵泡恢復時間、卵巢恢復時間及月經周期恢復時間。③性激素水平:于治療前后抽取患者空腹肘靜脈血3 ml,對血液標本實施離心處理,留取上層血清待檢。采用電化學發(fā)光法檢測黃體生成素(LH)、雌二醇(E2)及孕酮(P)水平。④記錄2組妊娠率。
1.4.3 療效判斷標準經期恢復正常,B超檢查可見排卵或妊娠為痊愈;經期基本恢復正常,B超檢查可見卵泡發(fā)育正常為顯效;與治療前相比,月經來潮頻率有所改善,2~3個月1次,B超檢查可見卵泡體積增大為有效;經期無改善,且無排卵為無效。
2.1 臨床療效相比于對照組,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較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例,%)
2.2 中醫(yī)證候積分2組治療前中醫(yī)證候積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后中醫(yī)證候積分較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患者治療前后中醫(yī)證候積分比較 (例,
2.3 癥狀恢復情況觀察組卵泡恢復時間、卵巢恢復時間及月經周期恢復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2組患者癥狀恢復情況比較 (例,
2.4 性激素水平2組治療前各性激素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后LH水平較低,E2及P水平較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2組患者治療前后性激素水平比較 (例,
2.5 妊娠情況觀察組成功妊娠24例,妊娠率為53.33%(24/45);對照組成功妊娠12例,妊娠率為26.67%(12/45)。由此可見,觀察組妊娠成功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6.667,P=0.010)。
近年來,PCOS發(fā)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該病癥可直接導致患者無排卵或排卵異常,造成患者不孕,若病情嚴重或持續(xù)惡化,可引發(fā)糖尿病、子宮內膜癌等疾病,對患者生命健康安全構成嚴重威脅[5]。PCOS發(fā)病機制暫無明確定義,在西醫(yī)治療中以改善內分泌、促排卵為主要方法。來曲唑是促排卵藥物,可有效抑制芳香化酶的生成,同時還可降低雌激素水平,促進卵巢功能恢復。但單獨使用來曲唑治療,在降低雌激素水平的同時還可抑制雄激素向雌激素的轉變,長時間服用則會造成雄激素堆積,使得卵子發(fā)育質量下降[6]。對此,為避免上述狀況的發(fā)生,在來曲唑治療的基礎上聯(lián)合其他方法治療,有助于提高卵子質量。
中醫(yī)學認為PCOS屬“不孕”范疇,認為該病病機在于臟腑功能失調、腎氣不足,天癸、沖任空虛,痰濕阻滯于胞宮,肝失疏泄所致。且中醫(yī)學認為:“腎藏精,主生殖”,精可生血,是月經的物質基礎,當患者腎氣不足時,則會出現(xiàn)腎精虧虛,繼而導致月經不調?!秼D人規(guī)》記載:“經脈不調,病皆在腎經”。而肝主疏泄,當患者情志不暢時,易造成肝郁氣滯,肝與腎臟同屬乙癸同源,若肝陰虧虛時間長則會傷及腎臟,肝腎與沖任間存在密切聯(lián)系,致使沖任失調,受孕困難[7]。因此,在治療中需以調理氣血、疏肝補腎為原則。疏肝補腎湯采用整體辨證論治的方式,根據(jù)患者具體病證展開針對性治療,組方中佛手可疏肝解郁;山楂活血化瘀;銅皮石斛可調節(jié)內分泌系統(tǒng),提高卵巢功能;半夏、夏枯草、膽南星化痰祛濕;王不留行活血通經;山萸肉、山藥補腎填精;川楝子行氣止痛;枸杞子、菟絲子、女貞子平衡陰陽;熟地黃補氣益血;炒麥芽溫脾和胃;炒白術、茯苓健脾益氣、滲水利濕;地龍、炒枳殼、雞血藤活血養(yǎng)血;炙甘草調和諸藥[8]。諸藥合用,可奏行氣健脾、疏肝補腎之效。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較高,中醫(yī)證候積分較低、卵泡恢復時間、卵巢恢復時間及月經周期恢復時間均較短、各性激素水平于治療后均得到改善,妊娠成功率較高,表明與單純來曲唑治療相比,聯(lián)合疏肝補腎湯治療不僅僅可提高臨床療效,同時還可改善患者各臨床癥狀,縮短卵巢及月經周期恢復時間,改善內分泌激素水平,提高妊娠成功率。此外,性激素水平中孕酮水平的上升,較好地提示了患者孕早期時流產風險的下降,為成功受孕提供了條件。同時中西醫(yī)結合治療較好地發(fā)揮了藥物的協(xié)同作用,可更好地達到理想效果,促進疾病恢復。
綜上所述,給予PCOS不孕不育癥患者疏肝補腎湯聯(lián)合來曲唑治療,可獲得較好的臨床效果,患者臨床癥狀均得到較好緩解,卵巢功能得以恢復,內分泌激素水平得到明顯改善,利于提高妊娠成功率,值得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