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寶輝 羅禮亮 賴榮光
股骨粗隆間骨折是一種骨折常見類型,由于粗隆間部分血液運輸豐富,骨折后難以快速愈合,且易引發(fā)患者骨質疏松。青年人群中多數(shù)是車禍或者墜傷,但該病多見于老年人群,且伴隨我國老齡化的加劇,股骨粗隆間骨折的發(fā)病率逐漸呈上升趨勢,且該病的治愈性時間較長?;疾∑陂g易產生患側腫脹疼痛,導致其難以正常行走或者運動障礙,病情嚴重者會促使患者患處出現(xiàn)畸形等現(xiàn)象,嚴重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質量[1]。目前臨床醫(yī)學上,治療該病主要進行手術或者保守治療,手術治療主要根據患者病情的實際情況進行閉合復位內固定、人工假體置換手術等方式,但往往因為患者術后容易并發(fā)畸形、股骨頭壞死及愈合緩慢等癥狀[2]。因此,患者術后給予有效合理的機體功能訓練和促進術后愈合是至關重要的。相關資料表明,針對股骨粗隆間骨折實施中藥治療具有相對可觀的效果,且具有安全性,具備緩解患者腫脹疼痛、改善功能等功效[3]。本研究探討續(xù)骨活血湯對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髖關節(jié)功能及骨密度的影響?,F(xiàn)作以下報道。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7年5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90例,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5例。對照組中,男20例,女25例;年齡61~77歲,平均(66.45±8.65)歲;病程3~8 d,平均(3.25±1.53)d;骨折分型:Ⅰ型14例,Ⅱ型6例,Ⅲ型17例,Ⅳ型8例。觀察組中,男22例,女23例;年齡63~78歲,平均(67.89±8.85)歲;病程2~7 d,平均(3.56±1.46)d;骨折分型:Ⅰ型16例,Ⅱ型8例,Ⅲ型15例,Ⅳ型6例。2組患者一般資料(年齡、病程、病情)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納入標準:①2組患者均符合《原發(fā)性骨質疏松癥診療指南》[4],且均已確診;②患者家屬均簽署同意書。排除標準:①患有嚴重心、肺、腎功能障礙患者;②患有嚴重精神疾病患者;③伴有其他并發(fā)性骨質壞死患者;④具有溝通障礙患者。
1.3 治療方法對照組:術后連續(xù)給予抗生素1~2 d,1周之內進行非負重關節(jié)功能訓練運動;術后6周內,根據患者實際情況,嘗試進行關節(jié)負重訓練;術后3個月內,進行常規(guī)生活訓練。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常規(guī)治療方式基礎上給予續(xù)骨活血湯治療,術后1d開始進行服用,續(xù)骨活血湯主要是由當歸尾10 g,赤芍15 g,白芍10 g,生地黃10 g,紅花8 g,土鱉蟲8 g,骨碎補15 g,煅自然銅10 g,川續(xù)斷10 g,落得打8 g,乳香10 g,沒藥15 g組成。根據上述藥方進行水煎服(300 ml),每日1劑,每日2次,分別早晚餐后服用。2組患者均以1個月為1個療程,持續(xù)3個療程,且2組患者在治療期間嚴禁食用辛辣、油膩食物。
1.4 觀察指標①采取Harris評分量表針對患者髖關節(jié)活動范圍、疼痛、關節(jié)功能、畸形等進行評分,總分100分,≥90分為優(yōu)良,80~89分為較好,70~79分為尚可,<70分為較差[5]。②采用雙能X射線骨密度儀測量治療前及治療3個月后的股骨頭局部骨密度、平均骨密度。
2.1 髖關節(jié)功能治療前,2組Harri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Harris評分較對照組高,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治療前后的Harris評分對比 (例,
2.2 骨密度2組患者治療前股骨頭局部密度和平均骨密度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股骨頭局部密度和平均骨密度較對照組高,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患者治療前后的骨密度對比 (例,
股骨粗隆間骨折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骨折類型,多發(fā)于老年人群,且致死、致殘率較高。諸多患者常因外傷所致,表現(xiàn)為疼痛腫脹、功能障礙等現(xiàn)象,導致其運動受到阻礙且無法正常行走。若未及時接受治療,將對患者及家屬的生活質量帶來嚴重的影響。目前臨床患者中,老年人群常常伴有骨質疏松癥狀,由于骨骼內結構退化且強度變低,骨骼脆性增高,導致骨骼防御系統(tǒng)變差,且骨密度下降,從而引起骨質疏松,且增加外界力量,最終形成骨折。針對該類患者實施手術治療后,患者活動時間受限,導致其機體血液循環(huán)速度降低,進而促使血液形成高凝狀態(tài),大大降低了術后康復率[6]。因此,針對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術后給予其合理、有效的治療方式,進一步預防血液高凝、改善患者髖關節(jié)功能及骨密度至關重要。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后髖關節(jié)功能及骨密度較對照組高,由此可見,續(xù)骨活血湯針對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進行置換手術后,對改善髖關節(jié)功能及骨密度起到積極作用,且提高患者的痊愈率。目前臨床上患者術后給予相關藥物進行治療,雖然對病情可起到恢復作用,使患處形成正常的狀態(tài),但并不能解決根本問題,骨密度仍然處于降低狀態(tài),該現(xiàn)象易導致患者患處愈合不佳,從而降低術后治療效果。本研究中在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給予續(xù)骨活血湯,主要是由當歸尾、赤芍、白芍、生地黃、紅花、土鱉蟲、骨碎補、煅自然銅、川續(xù)斷、落得打、乳香、沒藥組成[7]。上述藥劑主要作用功效為補腎壯骨、活血止痛、消炎去腫等,且具備豐富的微量元素,促進蛋白質的合成及代謝,改善其骨細胞的增生及骨鈣離子的釋放,幫助其骨質的修復及生長,從而提高患者術后髖關節(jié)功能及骨密度的恢復,提高其生活質量[8]。
綜上所述,針對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在常規(guī)治療上給予續(xù)骨活血湯,可促進患者骨折痊愈,有助于促進髖關節(jié)功能的恢復,提高骨密度且療效顯著,進而改善其生活質量,具備臨床推廣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