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超
摘 要:語文教學中常見的現(xiàn)象就是小學生最不愿意寫作文,因此語文教師必須掌握教學技巧,通過各種方法激發(fā)小學生的寫作欲望,引導其擅于觀察、積累,并掌握一些寫作技巧,才能是他們走出怕作文的困境。
關(guān)鍵詞:小學生;作文學習;困境;方法技巧
作文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之一,運用所學的語言文字把自己所看、所感、所想寫出來。語文新課標中對小學各個階段的寫作訓練進行明確規(guī)定。尤其是三四年級的作文教學在講求文章篇章結(jié)構(gòu)的同時,也要求學生掌握一些寫作方法與技巧。但在教學實踐中發(fā)現(xiàn)三、四年級學生作文存在諸多問題。教師要如何引導學生寫作呢,通過多年的教學實踐,筆者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激發(fā)小學生的寫作欲望
1.增強信心。大部分學生一提到寫作就怵頭、有厭煩心理。寫作前,教師可講一些著名文學家的故事,可借助多媒體堂學生讀一些同齡學生的文章,增強他們寫作的信心。批閱、講評學生作品時,教師將他們作文中寫得好的語句,標出來,在學生間誦讀并進行講評,以此來激勵學生,讓他們體驗寫作的快樂。將學生日記中可以寫上教師激勵的話語,或?qū)懽约簩W生日記的真實評價,鼓勵學生練筆。
2.以多種形式激發(fā)學生寫作。引發(fā)學生寫作的形式有許多種,教師不乏以游戲的方式“猜猜他是誰”;學生可以用日記的形式寫一些自己的心情,今天發(fā)生的有趣的事;教師可出示幾個圖畫,引導學生把它們聯(lián)系起來,進行想象并寫出來;學生可以把自己想寫得內(nèi)容畫出來;學生也可以把自己動手的過程用語言進行描述。通過不同的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寫作欲望,引導學生想寫、樂于寫。
3.訓練仿寫。小學語文教材中許多文章都是學生仿寫的范本。教師可引導學生仿寫語句、文章風格、表達方式、文章結(jié)構(gòu)等。仿寫是提升學生寫作能力的捷徑。教師可抓住教材中關(guān)鍵語句、段落等引導學生仿寫。教學《搭船的鳥》一文中,“我正想著,它一下子沖進水里……一口把小魚吞了下去。這部分內(nèi)容時寫翠鳥捕魚的情景,教師引導學生反復讀、體會,然后讓學生觀察一種小動物,把它的動作寫下來。
二、通過觀察,累積寫作素材
1.引導學生觀察。寫作文時,部分學生感到無話可寫;有的學生作文只是簡單的兩句話;有的學生把別人的作文進行復制、粘貼。究其原因:學生不善于觀察。學生生活可謂豐富多彩,這些都可作為寫作素材。但學生不善于觀察,因此,他們對生活中一些事、物、景等熟視無睹,因此他們?nèi)鄙佟盎鹧劢鹁Α币虼私處熥プr機引導學生觀察,引導他們捕捉生活中精彩的一瞬間,抓住生活中的一些小細節(jié)讓他們細致的觀察,讓他們有重點的進行觀察,從不同角度進行觀察,把觀察到的記錄下來,為寫作奠定基礎,一共寫作素材。
2.觀察能力。為了更客觀的認識事物,教師應引導學生觀察事物的發(fā)展變化。學生只有具備較強的洞悉及觀察能力,才能全面的認識事物,他們寫出的文章才會“有血有肉”。讓學生掌握一些觀察方法,提升其觀察能力。小學生喜愛小動物,可觀察其形態(tài)、動態(tài),深入觀察其生活習性,觀察小動物的跑、跳、吃等,學生頭腦中出現(xiàn)小動物的一個個清晰的畫面,學生們寫出小動物的喜、怒、哀、樂;描寫靜止的物體時,學生可由遠到近、從上到下、由整體到部分進行觀察,觀察與其他物體的不同之處??傊畬W生要抓住物體的基本特征進行描述,能透過表面看出事物的本質(zhì)。學生只有掌握觀察的基本方法,通過觀察不斷提升自身能力。
3.寫觀察日記。強化訓練學生觀察能力的同時,要指導學生寫觀察日記。這有利于促使學生觀察能力的發(fā)展,還可增加練筆機會。許多文學作品都是在原有生活基礎上進行再創(chuàng)作的,生活是寫作的源泉,不善于觀察的人,無法創(chuàng)作出優(yōu)秀的文藝作品。引導學生天天寫,讓“小練筆”成為一種習慣。讓學生把觀察到的寫出來,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
三、掌握寫作技巧,提升寫作能力
1.說話訓練。語言表達的方式主要是說、寫,說與寫相輔相成,說是基礎,寫是說的另一種表達方式。要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作能力,先要提升其“說”的能力。小學語文教師應通過多種方式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衫谩罢n前三分鐘”讓學生講故事、說新聞、演講等。對說有困難的學生,教師可對進行個別輔導。通過這種形式的“說”訓練,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有很大的提高。教師可組織學生進行各種“說”的競賽活動,還開展“新聞發(fā)布”“有話你可說”活動。通過長期訓練,在提升學生“說”能力的同時,促進其寫作能力的提高。
2.片斷訓練。為更好的發(fā)揮教材中精彩片斷的范本作用,讓學生有話會寫,寫有所仿,著重對學生進行片斷訓練是提升學生寫作能力的有效途徑之一。片斷訓練相對于學生來說更容易,它不強調(diào)篇的要求,沒有明顯的開頭結(jié)尾,篇幅也相對短小,從內(nèi)容來說更加集中,往往選取事物的一部分、一特征,或事情發(fā)展的一個小細節(jié)、一個小片段等,這種訓練可放緩坡度,循序漸進對學生進行有目的的訓練。片斷訓練將那種急于求成,頭發(fā)胡子--把抓的整篇訓練,改為將作文內(nèi)容,作文方法分解成若干點,變“一把抓”為“抓關(guān)鍵點”,逐點抓好。就記敘文來說,應按寫景狀物到記事,從記事到寫人的順序,先分格后綜合,循序漸進,逐步提高。這樣,學生作文基礎打牢了技能技巧就會形成,最終達到寫好記敘文的目的。人物描寫訓練時,則將其分解為外貌、語言、神態(tài)、動作和心理活動,先逐項訓練,再逐次增加。除此之外,看圖寫段,想象寫段也可以作為學生片斷訓練的一種形式。在進行片斷訓練的基礎上進行篇章訓練,學生容易接受,往往能取得較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徐金芳.淺談如何提高小學生的寫作能力[J].中國校外教育,2018(35):65-66.
[2]王紅蓮.切準練筆點巧架寫作橋[J].學周刊,2018(34):128-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