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前話——
從2015年10月,通過“全面放開二孩”的決議,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五年有余了。首批二胎寶寶,也已經(jīng)上了幼兒園。很多人說,生二胎,經(jīng)濟要準備好,隊友要能打能扛,更重要的,要提前準備好應對復雜的關系。但是,對于一個孩子來說,唯有父母對自己的愛才最重要。面臨同樣的一地雞毛,幸福的家庭能把雞毛撿起,做成一個雞毛撣子。不幸的家庭,就只能埋怨是對方造成如今的窘境而雞飛狗跳。那些生了二胎的家庭,呈現(xiàn)的顯然是不同的面貌……
二胎媽媽:誰攪亂了我生活的一池春水
關茜每天的朋友圈,絕對是我們辦公室5個人必看的。關茜有兩個兒子,年齡相差一歲半,老二發(fā)育得好,幾乎和哥哥個頭相差不多,兩個小男孩都長得虎頭虎腦的,棋逢對手,戰(zhàn)事不斷,尤其是早上,更是雞飛狗跳,總是以其中一個人或大哭或掛彩結(jié)束。關茜無奈,為了舒緩自己的焦慮和無奈,便拍一段小視頻放到朋友圈,也聽聽好友們的勸慰。和她一個辦公室的我們幾個,都是她忠實的粉絲,每天若沒有兩個小家伙的視頻佐餐,好像吃餃子沒了醬油和醋一樣。關茜生二胎的整個過程和心路歷程我們都知道。
大寶走路還蹣跚的時候,關茜就意外地懷上了二胎!她不想要這個孩子,可老公堅持留下,他說:“孩子滿心歡喜地來投奔你了,就不該殺了他(她)?!边@句話太狠了。關茜連雞都沒殺過,怎么舍得去殺一個人呢?況且,當年她和老公手頭也有五十多萬元積蓄,養(yǎng)活兩個孩子不成問題。婆婆也力勸她生:“你只負責生出來,孩子不用你帶,剩下的都是我的事?!标P茜對婆婆的話深信不疑,于是生下了二兒。對于這一點,老板在我們辦公室唉聲嘆氣了好幾次:兩年生倆,這活兒都撂給誰干?但我們心里還是覺得老板很仁義,畢竟是個私營企業(yè)。
但被大家稱為“人生贏家”的關茜,甘苦自知,用她的話說沒得瑟幾天,生活的猙獰就朝她原形畢露了——小兒子一歲之前,是一段雞飛狗跳、天昏地暗的時光。每天,家里充斥著小兒子要吃奶的哭聲、兩歲多的大兒子不肯上幼兒園的哭聲;每天,家里都有干不完的活計。關茜試圖花錢解決問題,請保姆帶孩子,都以失敗告終。眼看日子如此艱難,當初滿嘴擔當?shù)钠牌乓查_始謀劃臨陣脫逃了。在老二兩個月的一天早晨,婆婆借口夢見已逝的公公哭了,必須回老家給公公燒紙,就腳底抹油溜回農(nóng)村老家了。關茜崩潰地沖老公咆哮:“你媽啥意思?把倆孩子都扔給我?那當初是誰說的我只管生,不管帶?”
老公的臉色也不好看:“我得出去跑,得想辦法掙錢!不掙錢,拿什么給兩個孩子更好的生活?”女子本柔弱,為母則剛強。既然腦子短路選擇了二胎這條荊棘叢生的路,那么現(xiàn)在就算跪著也得走下去!關茜唯有咬緊牙關。
然而,事情實在是太具體了,一個人帶倆孩子實在吃不消,關茜只得把自己那正在小縣城跳廣場舞的媽媽“加急”請來。媽媽雖常埋怨把關爸一個人丟家,但心疼女兒,也只有過來一起挺著,只求日子快一點過。生活,也曾露出一線光明:小兒子出生半年后,老公財運還不錯,賺了一百多萬,再加上他們手頭原有的五十多萬,關茜和老公信心滿滿地走進了售樓部,打算給孩子買套學區(qū)房。當時房價還不離譜,一套130平方米的三居室,只要130萬。老公說:“我們手頭有150萬,我們?nèi)钯I下一套三居室吧?老人來了也好住?!笔蹣切〗愫芷诖乜粗P茜??申P茜看到懷中的兒子,突然很沒有安全感,說:“如果我們買房把手里的錢花光了,拿什么養(yǎng)活孩子?我們還倆孩子?!崩瞎f:“買不買你決定吧?!庇谑顷P茜說了一句讓她抱憾終生的話:“不買?;丶??!钡却髢鹤觼砟晟闲W了,關茜再去問那個學區(qū)房,只能買二手的了,但二手的價格將近400萬元了。5年前,關茜有錢啊,并且有150萬元現(xiàn)錢,就因為自己當時想多留點錢養(yǎng)二胎,才沒有勇氣下手,以至于錯失了一個發(fā)大財?shù)臋C會不說,還連累兒子的未來。關茜渾身發(fā)抖地回到家。5年前的那個決定,讓關茜很長時間都成了我們辦公室的祥林嫂?!澳銈冋f,我當時為什么沒買呢?”關茜說。
“從經(jīng)濟學上分析,資源永遠是有限的,一臺40寸電視硬要拆成兩臺20寸的,一包糖果硬要分成兩份,一個哈佛大學的學費硬要拆成兩個野雞大學的學費,誰肯接受?越是在資源被威脅的情況下,共享資源的人彼此之間更容易產(chǎn)生矛盾!比如我的兩個兒子。”西南財大畢業(yè)的高材生關茜感慨。
前段時間跟兩個孩子聊了一會兒天,關茜問他們:“你們覺得你們每天要吵架多少次?”“最好不要超過兩次吧?!贝髢鹤诱f?!芭叮俊标P茜拉長了尾音,補充問道,“那,一個月呢?你們覺得要吵架多少次?”“最好不要超過30次吧?!眱蓚€兒子互相看了一下。關茜內(nèi)心哭笑不得,表面還得繼續(xù)故作淡定,“我想起了前段時間我們?nèi)ヌ﹪?,?0天里你們就只是吵了三次架,如果按照這樣的頻率,一個月都不會超過10次呢,多好。你們覺得回家后就做不到了,是嗎?”針對兩個孩子的爭執(zhí)問題,關茜和老公梳理了一下。實際上他們的吵架模式大多是因為搶東西,比如哥哥拍籃球拍得正起勁,然后弟弟突然跑過去搶了籃球就跑;或者是哥哥覺得弟弟自己玩得很歡,不肯跟自己玩很生氣;又或者是哥哥弟弟在同一件事情上的想法截然不同發(fā)生了爭執(zhí)……而早餐的吵架則是,兩個人吃什么永遠有爭執(zhí),甚至每個人眼前的雞蛋都要比較一下。
有時候關茜也挺糾結(jié),就是要不要介入、到底如何介入,總是在天平的兩端掙扎,孩子們哭起來的時候,一個抱著她的左手抹眼淚,另一個抱著她的右手擦鼻涕,關茜也是仰天長嘆,這就是真實二胎媽的寫照嗎?
專家點評:
在《我們長大了》的節(jié)目中,大S提到:“女兒會主動攻擊弟弟,經(jīng)常故意拿東西在弟弟的頭邊揮,看有沒有機會打到他……”這一幕在二胎家庭中是多么常見?。H著名親子溝通專家阿黛爾·法伯曾提出這樣一個假設:如果有一天,你的丈夫突然伸手攬住你說:“親愛的,我愛你愛得一塌糊涂,我決定了,我要再找個跟你一樣的妻子!”你的反應是什么?這其實就是老大的反應。老大眼中的老二,就像那個突然闖進來的“第三者”一樣。當媽媽與二寶“墜入愛河”時,老大對于二寶與生俱來的敵意就會加深。要知道,老大一切不可愛的行為,都是在呼喚愛。在二胎家庭里,如果老大的情緒和行為發(fā)生了明顯變化,父母卻置之不理,沒有采取積極行動化解的話,則極有可能讓老大陷入焦慮、無助的狀態(tài)。二胎的到來,很可能會讓老大喪失對自己的信心,他會通過尋求關注來找到歸屬感。因此,當老大用極端行為來尋求關注時,身為父母,我們一定要多一份理解,多關注一下那個內(nèi)心脆弱的孩子。
龍應臺曾說:“作為第一個孩子,曾經(jīng)獨占父母的愛和整個世界而后又被迫學習分享,他的態(tài)度是緊張的,易怒的,敏感的?!弊鳛楦改?,如何平衡愛,是我們必須做好的功課。
首先對孩子的關注要平均,但愛要獨特。很多家長信奉“一碗水要端平”,癡迷于絕對的平等,給孩子的東西要一模一樣,完全平均。但是,你會發(fā)現(xiàn),孩子并不買賬。比如當你切了兩塊一模一樣的蛋糕時,總有孩子會說:“你給他的比給我的多!他的比我的大!”就像關茜的兩個兒子每天早上比較面前的雞蛋大小一樣。你開始急了:“沒有啊,我給你們的都是一樣的,完全一樣的?!笨墒呛⒆硬恍拍愕慕忉?。關茜就發(fā)現(xiàn),兩個兒子的爭執(zhí)打斗經(jīng)常來源于此。當孩子提出質(zhì)疑時,最好的做法是,按照其獨特的個體需求來給予滿足,而不是憂慮給孩子的東西是否完全平均。我們要關注每個孩子的個體需求,同時也要給孩子獨一無二的愛。對于大寶,可以多安排他與父母之間單獨約會,制造特殊的回憶,多傾聽大寶的想法。《喚醒半睡的自己》一書中有這樣一段話,你可以說給大寶聽:“你是我們的第一個孩子,我們是你的父母。我們百分之百地愛你,你比弟弟妹妹先來,你已經(jīng)擁有我們百分之百的愛,還會繼續(xù)擁有我們百分之百的愛?!敝挥写髮毚蛐牡状_信父母的愛從未變過,才會有精力對二寶展現(xiàn)出愛。
其次要拋棄“大讓小”的想法?!袄洗缶蛻撟屩隙边@句話的殺傷力太大了,會同時傷害到兩個孩子。這句話是對老大的“道德綁架”,它殘忍地壓制了老大的感受,懷疑自己是否被愛;同時也是對老二的肆意縱容,可能會讓老二無視規(guī)則,恃寵而驕。美國杰出的教育家簡·尼爾森說:要同等對待兩個孩子,這樣才不會讓一個孩子形成“受害者”心態(tài),另一個也不會形成“欺壓”心理。所以,當兩個孩子發(fā)生矛盾時,要按規(guī)則辦事。最后,讓老大擁有參與感和成就感。記得孫儷在參加《金星秀》時,說:“小花的一切都是等等教的,甚至妹妹的名字也是哥哥取的。”聰明的父母應該懂得如何體現(xiàn)老大的價值感,有了價值感和參與感,老大就有了歸屬感。他會明白,我當了哥哥/姐姐后,不僅沒有失去愛,還多了一份責任感,一份屬于這個大家庭的責任感。他也會明白,有了二寶,只是世間又多了一個我愛的人和愛我的人而已。
黃磊的女兒:“我想在姐姐頭上鉆洞變成她女兒!”
黃磊曾發(fā)送了一條微博。多妹居然想要在姐姐頭上鉆一個洞,然后爬進去,這樣,將來姐姐生寶寶的時候,她就可以做姐姐的女兒了。不得不說,多妹的想法真的好生嚇人,但細品之下,卻感到非常暖心。她這是有多愛姐姐,才想著鉆進姐姐的身體里,去當她的女兒?。〔恢挥X中,黃磊家大女兒多多已經(jīng)十三歲了,二女兒多妹已經(jīng)六歲。翻看黃磊和孫莉微博,姐妹倆同框的照片,永遠是一副歲月靜好,相親相愛的溫馨畫面,讓人非常羨慕。最近多多又解鎖新發(fā)型,這次她和妹妹一起剪掉了長發(fā),換上同款短發(fā),利落清爽,可愛有加。秋日暖陽下,這對小姐妹花快樂嬉戲,妹妹還細心地提醒姐姐有蚊子;妹妹參加學?;顒?,想要扮演小飛象,但是孫莉不會制作道具,心靈手巧的多多當仁不讓,親手為妹妹制作了精美的小象鼻子和大耳朵;姐妹兩人巴黎走秀,妹妹臨上場前突然膽怯退縮,多多悉心安撫妹妹情緒,牽著妹妹的手一同閃亮登場;姐姐親手制作的珍珠奶茶,多妹特別給面子,一喝就是一大杯;姐姐喂妹妹吃飯,妹妹表示能吃得更多;而妹妹最喜歡的事情,就是姐姐給她畫臉……
黃磊曾經(jīng)說過,多多就像個小媽媽一樣照顧妹妹,還把妹妹看成是家里最可愛的人兒?,F(xiàn)在家中有了弟弟,兩個姐姐對這個新的家庭成員的到來也非常高興。相比之下,身邊很多二胎家庭常常鬧得雞飛狗跳,兩個孩子打得不可開交。而黃磊家中的孩子們,卻永遠是和諧共處的美好畫面,他究竟是怎么做到的呢?
在處理兩個女兒關系時,黃磊的做法似乎有些“另類”。曾經(jīng)一個采訪,主持人問黃磊,家里有了新成員有沒有分給大女兒更多的愛,黃磊表示,我們是一個很常態(tài)的家庭,沒有刻意安慰老大。黃磊的這個“無為而治”,看似不夠上心,實則很明智。因為黃磊了解多多的性格比較大條,也很愛分享,并且能夠保證她不會因此受到冷落,所以才沒有特殊處理,而是選擇“平淡”地度過這個“特殊時期”。事實上也是這樣,多多沒有一點排斥妹妹,反而非常歡迎和欣喜。在參加《爸爸去哪兒》時,黃磊說:“大的一定要讓著小的,作為姐姐要愛護妹妹。等小的長大了,你要跟她講,姐姐已經(jīng)出去了,你還跟在爸爸媽媽身邊,所以你要讓著姐姐?!贝蟮囊屩〉?,因為妹妹處在需要照顧的年齡,很多事情不能自理,而絕不是因為“偏心”;將來小的也要讓著大的,因為你有父母照顧,而姐姐正在獨自打拼。這個“讓”,不是忍讓和退讓,而是謙讓和禮讓,是手足之間對彼此的一份理解和愛護,能愿意去為對方著想。黃磊說,“懂事”的意思,是明白事情的前因后果,來龍去脈,能懂得事情的含義。所以,要把“讓”的背后原因告訴孩子,盡量讓老大去學著理解和接納。
這里所說的大的讓著小的,難道不是對大的孩子不公平嗎?其實這里有一個前提,就是多多在家里得到了足夠的愛和關注,她與父母建立了穩(wěn)定的安全型依戀,更沒有因為弟弟妹妹的到來,受到一絲絲的怠慢。而且,大的讓著小的,也并不是時時刻刻的,更不是絕對的。有一次,多妹看到姐姐玩具比她的多,就跑去問爸爸:“為什么姐姐的玩具多?”黃磊不是要求姐姐“讓”出來多的玩具,而是告訴妹妹:“因為是姐姐先來的啊?!焙喓唵螁蔚囊痪浠卮穑褪抡撌?,沒有絲毫不公和偏袒,兩個孩子都沒有受委屈,非常智慧地化解了妹妹的“小疑惑”。姐姐可以打耳洞、染頭發(fā)、參加各種活動,而妹妹不能享受這些,并不是因為父母偏心姐姐,而是尊重每個孩子的個性和年齡發(fā)展而已。正因為黃磊能看見每一個孩子的存在,并真心愛著他們,尊重他們,關注他們,用平和的心態(tài),大的格局去處理孩子們之間的關系,她們才能徜徉在愛的海洋里,輕松自在,彼此相愛。
專家點評:
要平衡好兩個孩子間的關系并非易事,除了給予同樣的愛和關注,父母還要避開以下的誤區(qū)。
切忌相互比較。黃磊的兩個女兒,多多文藝多才,妹妹精靈搞怪,個性不同,各有所長。每個孩子都是獨特而獨立的個體,都有各自的人生道路,沒必要去比較和衡量。心理學家認為,每個人都有追求優(yōu)越的心理,這是人的天性?!澳憧纯茨憬憬惚饶銋柡Χ嗔耍憧疵妹帽冉憬闫炼嗔??!边@樣的話永遠也不要說。比較,滋生嫌隙,傷害手足感情。把三個兒子送入斯坦福大學的陳美齡女士說,“‘快向你哥哥學習,這樣的話,我一次也沒有說過,我會集中精力加強他們各自的優(yōu)點。”只有這樣,孩子們才不會落入相互競爭、惡性比較的窠臼,而是努力發(fā)展自己的個性,尋找自己的人生價值。
切忌刻意追求“平等”。曾經(jīng)在一本育兒書上看到一個案例,一位媽媽為了顯示自己的“一視同仁”,連給兩個孩子分巧克力時,都要用一把天平來稱重,甚至精確到克重。可這樣的費心卻并不討好,孩子們反而更變得斤斤計較,誰也不肯吃虧。其實,二胎家庭里,沒有絕對的公平。越是刻意追求平等,孩子越是變得敏感。意大利教育學家蒙臺梭利說過,如果家里有兩個孩子,那么玩具不一定要買兩套。物質(zhì)上的平等,并不是真正的平等,而唯有發(fā)現(xiàn)每個孩子的真正需求,教會他們學會分享和等待,才能幫助他們建立健康輕松的關系。
切忌忽略大的孩子。雖然黃磊說過要大的讓著小的,但是他對大女兒的感情沒有一絲削弱,反而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對多多更多了一份不舍和牽掛。其實,當二胎到來,大的孩子最怕的,不就是父母不愛自己了嗎?可因為老二的到來,父母難免分散精力,但盡管相處時間可能會變短,愛絕對不能打折扣。海姆·G·吉諾特博士說:“當每個孩子被唯一的珍視時,孩子就會變得堅強?!庇辛诉@份獨特的關愛,大的孩子心中便匯聚了一股源源不斷的力量,收獲滿滿的安全感。
編后話:
生第二個孩子,所需要的家庭條件不只是經(jīng)濟,隊友給力不給力,老人能不能幫忙那么簡單。不“隨便”生孩子,把愛與精力都準備到位,再去迎接一個孩子,是每對父母、每個家庭應有的擔當。一項來自英國華威大學團隊的研究表明,當家里有不止一個孩子的時候,年齡較大的孩子往往更傾向于欺負后出生的兄弟姐妹。通過對6800名1991年到1992年出生的兒童進行長期跟蹤研究后,目前該研究團隊的負責人Dieter Wolke表示:“兄弟姐妹之間的相互欺凌往往被父母和教育者看作成長中很正常的一部分歷程,但實際上它也是家庭暴力的一種,而且是家庭暴力中發(fā)生最為頻繁的一種。越來越多的證據(jù)表明,這種欺凌會導致長期的不良影響,比如孤獨、犯罪行為或者精神健康問題等等?!?/p>
為什么年長的孩子喜歡欺負自己的弟弟妹妹呢?傳統(tǒng)意義上的解釋認為,年長的孩子會擔心弟弟妹妹搶走父母對自己的愛與關注。就如后出生的孩子永恒的自卑情結(jié)一樣,先出生的孩子永遠都有被拋棄和不公平的焦慮,這可能會使孩子忽視父母客觀上公平的給予。全面開放二胎之后,很多獨生子女——尤其是血氣方剛正處在叛逆期的初中生們自發(fā)地在全國組建了大量“反二胎聯(lián)盟”聊天群。這些孩子的父母在政策出臺后,要么開始打算生二胎,要么已經(jīng)付諸實踐。而孩子們在群里討論的,除了對未來出生的弟弟妹妹們分走父母之愛的擔憂,更多的是討論怎么樣交涉或威脅父母放棄二胎的念頭,更有甚者會給母親已經(jīng)懷孕的成員出謀劃策,試圖幫助“自己人”打掉他們母親腹中的胎兒。
因此,比起客觀上的公平給予,讓孩子領悟到“父母的愛不會被分走”對孩子而言更加重要。而當年長的孩子本身參與到對弟弟妹妹的照顧中時,不僅有利于發(fā)展他們的自主性,更容易讓他們將自己代入到“養(yǎng)育者”而不是“被養(yǎng)育者”的角色當中,自然不會產(chǎn)生太強烈的被養(yǎng)育者之間的競爭意識。當孩子發(fā)現(xiàn)自己能替代父母給弟弟妹妹一定的照顧時,其產(chǎn)生的榮譽感與責任感也很容易沖淡焦慮感。是的,父母無法陪伴孩子們終老,而唯有手足,是他們攜手邁向未來人生的堅實伙伴。惟愿他們往后余生,能兄友弟恭,姊妹和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