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典,潘梅芳(通訊作者)
(蘇州市相城人民醫(yī)院 江蘇 蘇州 215131)
慢性心衰指的是慢性的原發(fā)性心肌病變及心室,由于長時間容量負荷過重、壓力,致使心肌收縮能力減小,無法進一步支撐心排血量。在醫(yī)療行業(yè)及醫(yī)學技術飛速發(fā)展的背景下,超聲心動圖被廣泛應用于臨床中,該方法具有無創(chuàng)、安全等特點,進而增加了使用范圍[1]。本文主要分析心衰超聲指數(shù)在慢性心力衰竭評價中的作用分析,現(xiàn)將探究內容以如下報告形式呈現(xiàn)。
隨機選取2017年6月—2019年6月本院接收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70例,并將其納入至研究組中,選取同期70例非心衰患者納入至對照組中,對照組中,有37例男患,33例女患;年齡取值45歲~84歲,均值(64.32±3.54)歲;研究組中,有39例男患,31例女患;年齡取值43歲~82歲,均值(64.29±3.48)歲;心功能分級:Ⅰ級、Ⅱ級、Ⅲ級和Ⅳ級分別有7例、19例、28例和16例。在基礎資料上,兩組未見明顯差異(P>0.05)。
所選慢性心衰患者與非慢性心衰患均于入院24小時內或者次日進行超聲心動圖檢查、血漿BNP檢查方法:靜息狀態(tài)下,采集患者全血3ml,并置于EDTA抗凝試管中,通過熒光免疫檢測方法進行檢測。超聲心電圖檢查:檢查儀器為超聲診斷儀。在標準胸骨旁邊長軸切面,對左室舒張末期內徑(LVDd)、室間隔厚度(IVS)、左旁內徑(LAD)及左室后壁厚度(LVWP),對患者心衰超聲指數(shù)水平計算,并對LVEF水平檢測。
分析心衰超聲指數(shù)、血漿BNP水平及LVEF水平。
應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P19.0對研究結果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t檢驗;P值用于兩組對比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在血漿BNP水平方面,研究組均較對照組更高,而LVEF水平較對照組偏低(P<0.05);在心衰超聲指數(shù)方面,對照組是0。通過分析各心功能分級心衰超聲指數(shù)、血漿BNP水平發(fā)現(xiàn),心功能分級與心衰超聲指數(shù)、血漿BNP水平呈正相關,與LVEF呈負相關,而且Ⅰ級各指標相比于Ⅱ級、Ⅲ級和Ⅳ級,差異明顯(P<0.05),如下表:
表 比較心衰超聲指數(shù)、LVEF水平及血漿BNP水平(±s)
表 比較心衰超聲指數(shù)、LVEF水平及血漿BNP水平(±s)
注:*與對照組相比,P<0.05;#與Ⅰ級相比,P<0.05。
分組 心功能分級 例數(shù) 心衰超聲指數(shù)BNP(pg/ml)LVEF(%)研究組 Ⅰ級 7 0.79±0.32* 62.35±0.74* 59.68±3.17*Ⅱ級 19 2.26±0.87*# 383.65±59.47*# 51.23±3.36#*Ⅲ級 28 3.06±0.87*#986.47±119.32*#39.65±6.05*#Ⅳ級 16 5.78±1.09*#2756.64±119.58*#29.34±5.45*#對照組 - 70 0 32.45±6.19 65.74±3.06
據有關資料顯示[2],影響心臟舒張因素包括心包限制、心臟舒張松弛、復雜性、室壁僵硬度、舒張期抽縮、心房收縮、心肌應力或者張力等,臨床研究發(fā)現(xiàn),舒張功能障礙是導致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主要因素,而冠心病、高血壓、肥厚性心肌病等是誘發(fā)舒張性心力衰竭的主要誘因。
日?;顒恿考芭R床表現(xiàn)在慢性心衰評價及診斷中具有重要作用,因為慢性心力衰竭臨床表現(xiàn)敏感性和特異性不足,進而提高了臨床漏診率和誤診率,臨床上,很容易將慢性心衰與肺疾病氣促現(xiàn)象混合在一起,血漿NT-prnBNP被視為診斷慢性心衰的主要指標,同時也被視為金標準,但是,其無法有效判斷舒張性心衰或者收縮性心衰,基于此,需要進一步探討慢性心衰治療及診斷方法。超聲動態(tài)技術具有影像資料獲取方便、快捷、安全、無創(chuàng)等特點,其在慢性心衰評價與診斷中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心衰超聲指數(shù)在心衰嚴重程度評價中具有重要作用,針對舒張性心衰或者單純性心衰、混合性心衰患者而言,均可以采用心衰超聲指數(shù)判定。
總而言之,聯(lián)合心衰超聲指數(shù)、LVEF及血漿BNP水平在慢性心力衰竭診斷中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其為臨床診治提供了數(shù)據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