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瑞春
摘? 要:文章論述了大學生誠信檔案的內涵和建設的基本原則,剖析了當前的難題與困境,并針對問題提出了突破大學生誠信檔案建設困境的思路與對策。
關鍵詞:大學生;誠信檔案;困境;突破
做好大學生誠信檔案建設,把大學生誠信檔案作為高校思政教育效果評價的重要觀測點,為大學生積累人生財富,鑄就人生道路上不可或缺的競爭力,尤為重要。然而,由于當前我國社會信用體系不健全,高校誠信建設體制機制及物質基礎欠缺等各方面原因,大學生誠信檔案建設工作中面臨著一些問題,剖析問題根源并研究相關對策,進而發(fā)揮誠信檔案對于塑造良好人格的作用,迫在眉睫。
1 大學生誠信檔案的建設原則
客觀真實的原則。大學生誠信檔案的建立所遵循的最基礎的原則就是客觀真實性原則。誠信檔案只有建立在客觀真實的基礎上,如實記錄學生在校期間的學業(yè)狀況及日常行為,才具有真正的意義。
學生主體的原則。大學生誠信檔案建設過程中,真正的管理主體是學生,大學生誠信檔案的建立全程需學生參與,適時需要學生操作。
動態(tài)性原則。由于大學生的誠信觀念、自我修正在不斷改變和進行,有失信行為的學生經過學校的教育和自我改正,及時進行補救。所以,大學生誠信檔案的記錄是動態(tài)變化的。因此,大學生誠信檔案也要遵循動態(tài)管理的原則,使學生時刻警醒自我,持之以恒地樹立誠信意識,保持誠信行為。
社會公開的原則。大學生誠信檔案的建立一定要在不涉及學生隱私的情況下,遵循公開的原則,時刻接受社會、學校及學生的監(jiān)督,盡量向社會公眾公開。
2 加強大學生誠信檔案建設的重要意義
2.1 加強大學生誠信檔案建設是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當前,國際國內形勢發(fā)生了廣泛而深刻的變化,價值多元化、文化多元化正在影響著青年大學生,致使一些大學生丟棄了誠信觀念,這必定影響高校人才培養(yǎng)質量的提升。因此,加強大學生誠信檔案建設,幫助大學生樹立自身正確的價值觀、誠信觀和道德觀,勢在必行。
2.2 加強大學生誠信檔案建設是培育和踐行核心價值觀的需要。誠實守信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公民層面的要求和重要內容,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不可少的文化元素[1]。大學生畢業(yè)后能否在經濟社會發(fā)展中做出貢獻,取決于大學生是否有正確的社會責任感和道德認知,大學生誠信檔案能促使大學生時刻警醒自我,在弘揚傳播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過程中起到模范帶頭作用。
2.3 加強大學生誠信檔案建設是服務大學生成長成才的需要。大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尚未成熟,道德品格仍需繼續(xù)培育和塑造,引導他們錘煉誠信品格,是他們成長成才的方向標。因此,只有建立誠信檔案,規(guī)范大學生誠信行為,才能提升大學生責任意識和擔當意識,使其成為社會主義合格的建設者。
3 大學生誠信檔案建設的困惑與難題
3.1 高校對大學生誠信檔案建設工作缺乏重視。2003年上海大學建立了我國首份誠信檔案后,各個高校開始探索誠信檔案的建設,但始終推行不力,效果不佳。關鍵原因是高校對這項工作重視不夠,大部分高校僅限于完成上級文件要求,并沒有將誠信檔案真正運用起來。
3.2 大學生誠信檔案監(jiān)督保障體制不完善。我國大部分高校誠信檔案監(jiān)督體制不夠健全和完善,缺乏對大學生誠信檔案具有監(jiān)督保障作用的法律法規(guī)和規(guī)章制度。國家出臺的《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若干意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規(guī)劃綱要(2014-2020年)》等只是針對總體信用體系的政策性指導意見,而具體的針對大學生誠信檔案建設的法律法規(guī)及規(guī)章制度相對滯后。
3.3 大學生誠信檔案制度管理體系不規(guī)范。部分高校由于其大學生誠信檔案管理主體的多樣性,大學生誠信檔案管理不夠規(guī)范,工作推行難度大。誠信檔案建設也存在標準缺失問題,許多高校雖然開始探索誠信檔案的建設,但“各自為政”,缺乏統(tǒng)一的誠信標準,檔案內容及項目也不盡相同[2]。
3.4 大學生誠信檔案材料應用不到位。當前,大部分高校大學生誠信檔案建設在應用上都不夠到位。誠信檔案在高校、用人單位和社會信用機構間共享。大學生誠信檔案材料內容相對簡單和片面,且只作為基本數據來保存和記錄,導致難以被用人單位認可。
4 破解大學生誠信檔案建設難題的對策
4.1 提高高校對大學生誠信檔案建設的重視程度。學校要成立專門的領導小組,制定專門的誠信檔案建設工作方案、工作目標等,加強對此項工作的組織領導[3]。配備專門人員,建立培訓機制;高校要配備專門的誠信檔案管理人員,同時建立相應的培訓機制,提高誠信檔案管理人員隊伍素質水平;加強誠信教育,把誠信教育融入人才培養(yǎng)全過程,提高大學生的誠信意識,從源頭和根本上加強對此項工作的重視。
4.2 建立完善的大學生誠信檔案監(jiān)督保障機制、健全社會信用體系。在全社會加強誠信立法,構建具有法律效應的社會信用體系,提高全民誠信意識;規(guī)范誠信檔案法律保障,高校要積極配合立法部門,維護和監(jiān)督大學生誠信檔案的真實性、權威性;增強誠信檔案建設的物質保障。建議高校設立專項資金、專門機構來保障大學生誠信檔案工作的組織實施,切實解決大學生誠信檔案建設在推行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常見問題。
4.3 健全規(guī)范的大學生誠信檔案制度管理體系。學校要建立大學生誠信檔案管理政策制度及相應的考核標準和指標,使大學生誠信檔案管理有據可依。促進學生處、教務處、就業(yè)中心等多個部門的聯合管理,使誠信檔案數據內容得到多部門的提供和共享。建立一整套集失信行為懲戒機制、誠信行為激勵機制及檔案記錄信息監(jiān)督反饋機制于一體的誠信檔案管理體系,在誠信檔案中詳細記錄大學生的信用程度,進行合理獎懲,引導大學生做出正確的價值判斷,培育良好的誠信品格。高校研究制定詳細規(guī)范的誠信檔案記錄指標,以誠信檔案記錄的指標為基礎,實現記錄信息的規(guī)范化收集,并保證信息及記錄數據的真實客觀。在建立完善的誠信檔案評價系統(tǒng)方面,有條件的高校還可以根據本校學生特點,委托有資質的專業(yè)公司,建立相應的評價規(guī)則及設施,對系統(tǒng)中的管理進行權限分配,并利用數據庫信息調取的方式來體現大學生的相關信息。
4.4 增加大學生誠信檔案材料的適用性。建立大學生誠信檔案與社會信用體系的有機銜接,與用人單位、銀行及其他社會機構等建立有機銜接,增強大學生誠信檔案建設的有效性[4];豐富大學生誠信檔案材料的數據及記錄內容,規(guī)范化地豐富誠信檔案材料數據指標和內容,使大學生的誠信情況得以全面地體現,被用人單位及社會信息服務機構充分地認知,從而得到充分的應用。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9年河南省社科聯調研課題“新時代構建高校學生黨員發(fā)展質量保障體系研究”的部分研究成果(2019-SKL-274)。
參考文獻:
[1]田道敏.大學生誠信檔案建設的實踐與思考[J]檔案管理,2014(6):83-84.
[2]周力.大學生誠信檔案建設研究[J]山西檔案,2018(6):53-55.
[3]張忠良.高校建立大學生信用檔案的探討[J]檔案管理,2015(2):93-94.
[4]吳雙,李大鵬.大學生誠信檔案建設的問題與對策思考[J]蘭臺世界,2019(2):67-70.
(作者單位:河南牧業(yè)經濟學院? ?來稿日期:2019-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