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夢佳
摘要:近年來,隨著中國國際地位的提升,影響力越來越大,中國聲音在世界舞臺上越來越響亮。講好中國故事,傳遞中國正能量顯得格外重要,這既是身為一名翻譯人員的責任也是義務。翻譯目的論是指導翻譯策略的重要方針之一,本文旨在其理論指導下探討如何更好地進行外宣韓譯。
關鍵詞:目的論;外宣翻譯;韓譯;翻譯策略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一帶一路”縱深發(fā)展,中國在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與韓國有著密切的合作,做好外宣翻譯有利于進一步提升中國的國際形象,增強韓國民眾對新時代中國的認識。本文以目的論為指導原則,探析外宣韓譯策略。
一、翻譯目的論概述
翻譯目的論于上世紀中期由德國學者弗米爾提出。翻譯目的論是功能派翻譯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翻譯目的論是翻譯實踐活動中注重翻譯的目的,擺脫源本文的枷鎖,根據不同的翻譯目的制定不同的翻譯策略。
目的論共有三個基本原則,分別是目的原則、連貫原則和忠實原則。目的原則是主導翻譯的第一原則,即翻譯行為由翻譯目的所決定,翻譯實踐活動應該符合目標語境和文化,翻譯目的要符合某一特定目標語觀眾的意圖。連貫原則是指譯文要有可讀性和可接受性,目的語讀者才能自然地理解譯文的含義。忠誠原則是指譯文和原文之間存在的連貫性,即語際連貫,指的是譯文要符合原作者的意圖。
二、外宣翻譯的特征
“外宣翻譯是翻譯的一種特殊形式,指在全球化背景下以讓世界了解中國為目的,以漢語為信息源,譯英語等外國語為信息載體,以各種媒體為渠渠道,以外國民眾為對象的交際活動”(張健,2013:19)。外宣翻譯與文學翻譯不同,外宣翻譯尤其是政治類文本的外宣翻譯其特點是具有準確性和原則性,重在信息的準確性,因而不在結構形式和表現(xiàn)方式上追求與原文的等效。譯者不太追求文學翻譯中的創(chuàng)造性、藝術性和美學價值,而是著力于實現(xiàn)原文文本的目的。針對外宣翻譯,黃友義(2004)曾提出了“外宣三貼近”原則,即貼近中國發(fā)展的實際、貼近國外受眾對中國信息的需求、貼近國外受眾的思維習慣。
三、目的論指導下的外宣韓譯
目的原則是目的論三個基本原則中的首要原則。外宣翻譯的目的就是與讀者溝通、交流,因此在翻譯時要力求增強可讀性。因此譯者采用歸化的翻譯策略、加注釋和句式轉換三種譯法,作者以實際翻譯活動中的本文為例。
(一)歸化的譯法。例如“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是國家治理的基本要求。這句話很多譯者采用直譯的方式,字字對應的形式。如果是對中國文化了解頗深的韓國讀者,可能參透其中含義,但是對于中國了解尚淺,尤其是年輕一代的韓國人來講,完全無法理解其含義。外宣翻譯中我們本著提高可讀性的翻譯目的,采用歸化的翻譯策略,這時需要采用意譯的方式。雖然譯文和原文相比,缺失一些原文本有的精煉和文采,但能夠達到傳播中國文化的目的。最后韓譯的核心內容應是“安定時不能忘記危機,生存時不能忘記死亡,國家太平時不能忘記禍亂”。
(二)加注釋的譯法。在翻譯具有中國特色的黨政文件等中,經常會出現(xiàn)國家的大政方針戰(zhàn)略。這些是翻譯的重點也是難點。例如“五位一體”“四個全面”“六保六穩(wěn)”“一帶一路”等,這些詞匯一般在首次出現(xiàn)時會配有具體的解釋,但在之后的文章中,基本都是以縮略詞出現(xiàn)。國內讀者讀到這一類詞語時可能會覺得很自然,但是對于韓國讀者來說,如果采用直譯的方式則會云里霧里?;谏鲜鲈颍髡卟捎眉幼⑨尩姆绞?,對每一個縮略詞進行詳細地解釋。因此“五位一體”在直譯的后面需要加上解釋“五位一體——全面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生態(tài)文明建設”?!耙粠б宦贰薄敖z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
(三)句式轉換。從具有中國特色的報告、新聞中發(fā)現(xiàn),中文排比句較多,給人以氣勢磅礴之感,而且辭藻華麗。從目的論中的連貫原則出發(fā),這樣的排比句式如果直接翻譯成韓文,并不會增強可讀性,令韓國讀者難以接受。雖然韓語句式中長句較多,但沒有排比句或用詞華麗的特點。因此在翻譯時,作者認為可以適當地進行減譯,將排比句用長句概括,用詞方面,去掉夸張、華麗的辭藻,而是采用恰切、易懂的詞匯。例如:(1)許許多多的共產黨員不畏艱險、勇挑重擔、舍生忘死、沖在前面,充分展示了新時期共產黨人的優(yōu)良品格和時代風范。(2)發(fā)展為了人民,發(fā)展依靠人民,發(fā)展成果由人民共享。(3)落實中央關于推進黨的十七大精神進課堂、進教材、進學生頭腦的要求。從以上幾個句子中我們發(fā)現(xiàn),中文習慣使用多個意思相近的詞語表達一個含義。因此我們在翻譯的時候,采用減譯法只翻譯其中一個詞,或主要思想內容即可。
參考文獻
[1]胡興文,張健. 外宣翻譯的名與實——張健教授訪談錄[J],中國外語,2013.10.
[2]黃友義. 堅持“外宣三貼近”原則,處理好外宣翻譯中的難點問題[J].中國翻譯,2004.
[3]賈艷麗,王宏軍. “功能+忠誠”——翻譯目的論評析[J],北京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2.06.
[4]謝綠葉. 功能目的論指導下的政府工作報告翻譯——以2010年政府工作報告為例[J], 牡丹江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02.
[5]張健. 外宣翻譯導論[M].北京:國防工業(yè)大學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