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莎
摘要:化學是初中課程中抽象性比較強的一門學科,對于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有很大的幫助。其中的復雜方程式能夠非常直觀地反映物質的化學變化。但是化學的學習不能只依靠課本知識的記憶和方程式的背寫,而是需要設計出一個配套相關方程式的化學試驗去檢驗方程式的準確性。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利用化學這一科目的實驗性強的特點,去設計一些簡單有趣且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化學小實驗,用以提升學生的化學學習積極性。本文就初中化學引入趣味試驗的優(yōu)點以及具體應用策略作以下詳細論述。
關鍵詞:化學、趣味實驗、分析探究
引言
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日新月異,對于社會人才的要求標準也在不斷提高,在這種不斷變化的社會條件下,學校與教師更需要培養(yǎng)出既擁有豐沛的知識,又擁有極強實踐能力的人才。在小學的基礎知識的累積下,學生獲得了基本的學習能力。那么在初中這個重要階段,更是要培養(yǎng)學生主動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瘜W就是這樣一門能夠有效鍛煉學生綜合素質的一門學科。化學的分類也有很多,有機化學,無機化學,物理化學等等。初中的化學學習就是為了以后更詳盡的化學知識去夯實基礎。化學試驗的教學方法在鍛煉學生動手能力的期間,也提升了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是很優(yōu)秀的教學方法之一。
一、初中化學加入趣味化學試驗的好處
(一)增加學生學習興趣
如何將自己的課堂變得生動有趣,轉變學生被動學習為主動的態(tài)度,一直是教師們孜孜以求的目標。增加學科趣味性也相當有難度。知識本身就理論性很強,文字堆砌在課本中更是讓人產(chǎn)生煩躁的情緒。沒有興趣做先鋒,那么學科的學習效果自然是大打折扣?;瘜W是初三才開始的科目,那么對于學習化學之前,學生很有可能早就見到了各種有關的化學現(xiàn)象,但是那時候他們還不了解化學這一科目,自然也意識不到生活當中存在的化學。所以,教師在學生剛接觸化學的期間,一定要多加引導,在課前進行一些趣味的化學小實驗,讓學生自行觀察實驗現(xiàn)象,產(chǎn)生的物質等等,進行踴躍發(fā)言。這樣在課堂前就吸引到了學生的注意力,那么也就可以順利地引出理論學習的內容。
(二)加深對化學的理解
化學前期最難的就是元素周期表的記憶,元素符號以及對應漢字常常記混,記錯。復雜的化學反應方程式,其反應原理,產(chǎn)生現(xiàn)象等都會讓學生目不暇接,更何況是知識點的深入理解呢?所以,在課堂上增加趣味化學實驗,能夠讓學生在實驗中更直觀的去觀察化學反應的現(xiàn)象,產(chǎn)生物質。同時注意教師的操作步驟,注意事項等等。這樣,學生能夠更深入地掌握化學公式,了解反應原理,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在知識點的記憶上達到了良好的效果,學生也可以提高化學成績,實現(xiàn)教師的教學目的。
(三)提高動手實踐能力
學習知識不光要有靈光的大腦,還需要極強的動手實踐能力。在學習初期,教師可以將學生帶領學生參觀化學實驗室,觀察實驗室的物品,了解其作用與等等。在開展實驗教學時,教師在學生動手實驗之前一定要強調部分化學品對人體可能造成的危害,再對每一步驟進行細致講解,在此基礎上,學生謹慎地完成每一個實驗步驟,加深化學反應方程式的記憶。在反復的練習過程中,學生能夠熟練地掌握各項實驗基本操作,甚至是到每一個細小的環(huán)節(jié)。這樣增強對知識的透徹理解,還能夠鍛煉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
二、趣味化學實驗具體應用策略
(一)設置合理實驗內容
正處于青春期的學生,思維比較跳脫,在課堂初期往往無法進入學習狀態(tài)。那么教師需要站在青春期學生的角度上去考慮他們所感興趣的事物,注意銜接好知識與實驗的聯(lián)系,以此設計合理且有趣的實驗內容。比如在化學中經(jīng)常被討論的危險化學品硫酸。在硫酸的稀釋實驗中,讓學生著重注意先放水后放硫酸,否則放熱產(chǎn)生的液體飛濺會對人體造成損害。讓學生明白,實驗是有趣的,但是要時刻注意操作規(guī)范,提升自己的安全意識。
(二)知識與實際相聯(lián)系
平常父母在家做面食時,加入的發(fā)酵粉,實際上它是一種化學疏松劑,在面粉中發(fā)生化學變化后產(chǎn)生了二氧化碳,從而使面團蓬松。做出來的面食也是口感極佳。生活中的化學很常見,教師可以結合實際生活去給學生設計有趣的小實驗。比如生活中常見的燒水壺中的水垢。教師可從水壺中取出一塊帶到課堂上,先給學生講解水垢的基本成分是碳酸鈣,氫氧化鎂等固體物質,那么可以與之反應去除固體物質的是酸溶液,教師可在課堂上將水垢與少量稀鹽酸反應,讓學生觀察水垢的慢慢消失。再給出碳酸鈣,氫氧化鎂與鹽酸反應的兩個化學方程式進行知識的學習。最后告訴學生,可利用家中基本成分是酸的物質,如調味用的白醋,和水按比例進行混合,對家中水壺的水垢進行消除,解決生活中常見的小煩惱。生活實際與化學實驗的相互結合,可加深學生對知識的印象,為學生后續(xù)的化學學習鞏固基礎。
(三)增加課后研究實驗,鞏固課堂知識
課程的學習除了課前預習之外,也需增加課后的練習進行知識的鞏固。學生可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對于自己所感興趣的化學知識進行查找。煙花的原理、口香糖能吹出泡泡的原因、防曬霜的主要成分……。這些生活中的常見物品都能展現(xiàn)一定的化學知識。還可以給學生留一些課后實驗。例如,將學生家里不用的鐵釘放置于水中,水不要沒過鐵釘,而是留出一半與空氣接觸,在放置幾天后,觀察其生銹情況,可以用手機拍照片進行詳細記錄,比較每天照片中鐵銹的不同之處。讓學生深入了解鐵生銹的基本反應條件與反應現(xiàn)象。能夠在課后的動手實驗中鞏固課堂知識,達到深入了解的目的。教師在適當?shù)囊龑拢€可以幫助學生去參與設計化學趣味小實驗,讓學生在設計小實驗的過程中感受化學的魅力。
三、結束語
綜上可知,初中化學中引入趣味小實驗的好處頗多,也有很多行之有效的教學策略。隨著新課改的大潮,教師應隨著變化去創(chuàng)新改革自己的教學方法,轉變以前老舊的傳統(tǒng)教學觀念,參照實際情況,規(guī)劃教學目標。為未來蓬勃發(fā)展的化學教育事業(yè)添磚加瓦。
參考文獻
[1]沈建忠. 探究實驗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J]. 中國新通信,2019,21(02):157.
[2]趙建軍. 分析趣味實驗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J]. 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9(02):157.
[3]崔海濤. 趣味化學實驗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A]. 中國智慧工程研究會智能學習與創(chuàng)新研究工作委員會.2020年教育信息化與教育技術創(chuàng)新學術論壇(昆明會場)論文集(上)[C].中國智慧工程研究會智能學習與創(chuàng)新研究工作委員會:,2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