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辛棄疾在《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中寫道:“明月別枝驚鵲,清風(fēng)半夜鳴蟬”。其中“別枝”“驚鵲”令人費解?!皠e枝”一詞應(yīng)解釋為“另一枝”。對“驚鵲”一詞深入分析,得出詞人夜行到來,才是烏鵲驚飛的根本原因。
關(guān)鍵詞:辛棄疾;別枝;驚鵲
辛棄疾是我國南宋初年著名的愛國詞人,他開創(chuàng)了詞風(fēng)豪放悲壯的辛派,在南宋詞壇產(chǎn)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人教版語文七年級上冊收錄了辛棄疾的《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一詞。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十一月,辛棄疾新任兩浙西路提點刑獄公事,次月臺官王藺彈劾他“奸貪兇暴”,在湖南安撫使任上殘害田里,辛棄疾因而被罷官。此后的十年,辛棄疾一直閑居于江西上饒帶湖居所。據(jù)鄧廣銘先生《稼軒詞編年箋注》所考,辛棄疾閑居帶湖時期一共創(chuàng)作了228首詞,這首《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就是其中之一。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的首句寫道:“明月別枝驚鵲,清風(fēng)半夜鳴蟬?!逼渲小皠e枝”“驚鵲”都令研究者費解,出現(xiàn)許多不同觀點。由于對這兩個詞釋義不同,也造成對這首詞理解上的差異,給教學(xué)帶來一定的困惑。教學(xué)這首詞時,就有學(xué)生質(zhì)疑:“‘別枝到底是‘別的樹枝還是‘離開樹枝?‘驚鵲中的鵲鳥為什么會驚飛呢?”諸多問題令師生百思不得其解?,F(xiàn)將古往今來的學(xué)者對其作出的解釋疏理如下。
先看“別枝”一詞,總的來看,學(xué)者對其解釋大致分為三種:
第一,意為別的、另外的樹枝。俞平伯先生在《唐宋詞選釋》里于“別枝”一詞的注釋引用了曹操、方干和蘇軾的詩句,并認為“別枝”意為另一枝。他說道:“詞意謂鵲因月明,驚飛不定,從這一枝跳到那一枝。”人教版教材中文下注釋采用的就是這種說法,將“別枝”釋為“另一個樹枝”。
第二,意為離開樹枝。朱光潛先生在《談白居易和辛棄疾的詞四首》一文里指出“別枝”中的“別”是動詞,“就是說月亮落了,離別了樹枝,把枝上的烏鵲驚動起來?!敝旃鉂撓壬J為烏鵲對光線很敏感,所以月落時的光線變化使它們亂飛亂叫,并認為此句與張繼《楓橋夜泊》中“月落烏啼”的意思相同,但因為暗示了鵲對樹枝和明月的依依不舍之情而更加生動有味。
第三,意為挑揀樹枝。最先持此觀點的是施蟄存先生,他在《賦筆寫景 閑適恬淡——說〈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一文中說“別枝”是來源于曹操《短歌行》:“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句,并引蘇軾的“月明驚鵲未安枝”(《次韻蔣穎叔》)為佐證,認為“別”字從漢魏至唐宋都有揀選之意,因此“別枝”應(yīng)該解釋為“揀選(可以棲止的)樹枝”,而“明月別枝驚鵲”這句的意思是“明月驚駭了正在揀枝不定的烏鵲”。
20世紀(jì)提出的關(guān)于“別枝”的三種看法對研究辛詞的學(xué)者影響極大。那么“別枝”究竟是何義呢?首先,從字義上看,在北宋時的官修韻書《廣韻》里,對“別”字的解釋是“異也,離也,解也”。從這里可以看出,“別”字在宋代有三種意思:一是用作形容詞,意為另外的、其他的;二是用作動詞,意為分離、離別、送別;三是用作動詞,意為分解。也就是說,“別”字在當(dāng)時有另外之義,也有離別、離開之義。
其次,從詞譜上看,清代萬樹所編的《詞律》中記載“西江月”詞牌為雙調(diào),有50字、51字和56字之別,而詞譜中列舉了蘇軾、吳文英等人的名作,這些同為“西江月”詞牌的作品上下闋的前兩句都采用了對偶手法。辛詞《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上闋的前兩句“明月別枝驚鵲,清風(fēng)半夜鳴蟬”也應(yīng)該是采用了對偶,兩兩相對。詞中后句 “清風(fēng)半夜鳴蟬”描寫了三個意象,而且用的都是名詞性詞匯,依據(jù)對偶規(guī)則,那么其前句“明月別枝驚鵲”也應(yīng)該相同。從這點來看,“別枝”應(yīng)是一個名詞性詞匯,是偏正詞組,其中“枝”是中心詞,而“別”則起修飾中心語的作用,因此“別”在這里只能是《廣韻》中所說的“另外”之義。
辛棄疾的這首詞中還有一個令人費解的詞,那就是“驚鵲”。綜觀前文列舉的三種觀點,不管對“別枝”持何種理解,關(guān)于“驚鵲”人們大都認為使烏鵲驚飛不定的是升起的明月。但是,明月升起的過程是非常緩慢的,其所帶來的光線的變化也同樣緩慢。再者明月升起時并無聲音,這對生活在大自然中已經(jīng)習(xí)慣了月升月落的烏鵲來說并無多大影響,因此烏鵲不會因為明月而驚飛。那烏鵲因何而驚?我們就要從詞中去尋找答案了。辛棄疾的這首詞題目中的“黃沙”指的是江西上饒縣西南的一座山嶺,高約十五丈,地勢高峻,嶺上山石突兀,林密草盛。辛棄疾在帶湖營造新居時,曾在嶺上建了一座讀書堂,在帶湖閑居的十年中,他經(jīng)常到此游覽。在《辛棄疾集》中存有多首與黃沙嶺有關(guān)的作品,除這首《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之外,還有《浣溪沙·黃沙嶺》《鷓鴣天·黃沙道中即事》等。就《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這首詞而言,題目中有“夜行”二字,寫的是夏季夜晚詞人行于黃沙嶺古道上看到的景色。夜半時分,清風(fēng)徐徐,山野間因蟬聲而更顯寂靜,烏鵲棲息在高高的樹枝上。之后,詞人夜行到來,寂靜的環(huán)境中有了人發(fā)出的聲響,這才是烏鵲驚飛的根本原因。
“別枝”“驚鵲”這兩個詞的意思辨清了,這句詞所描寫的畫面也就十分清楚了。它講的是夜半時分,明月當(dāng)空,清風(fēng)徐來,詞人借著月光走在黃沙嶺的道路上,聽到四下里蟬的低鳴,看到被人聲驚飛的烏鵲在空中盤旋了一陣,之后便落到另外的樹枝上去了。總之,這句詞連用6個意象,從聽覺和視覺兩個角度描寫了夏夜山間的景色,凸顯了環(huán)境的寂靜,詞人流露出對半夜“清風(fēng)”“明月”下景色的悠然神往。如此認識,詞的意境與情感就容易理解了,對全詞的解釋會更加深刻。
參考文獻:
[1]俞平伯.唐宋詞選釋[M].北京: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2005.
[2]朱光潛.朱光潛全集[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3.
[3]施蟄存.施蟄存全集[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 2011.
[4]楊忠.辛棄疾詞選譯[M].南京:鳳凰出版社,2017.
[5]羅大同.實用語文教學(xué)詞典[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89.
[6]黃立振.800種古典文學(xué)著作介紹續(xù)編[M].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
作者簡介:梁霞(1977—),女,山東省德州市第五中學(xué)一級教師,主研方向為初中語文課堂教學(xu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