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 文,何清湖
(湖南中醫(yī)藥大學中西醫(yī)結合學院,長沙 410208)
男性不育癥已成為威脅人類生殖健康的重大疾病,目前由于男性因素導致的不孕不育約占總數(shù)的30%~40%[1]。精子發(fā)生異常對男性不育癥有著直接的影響,以少弱精子癥為主要原因的特發(fā)性不育約占男性不育的70%,是導致男性不育癥最主要的原因[2-4]。精液常規(guī)檢查中,少精子癥是指精子密度低于20×106/mL;弱精子癥是指精子活動力低下,A級精子比例低于25%,精子成活率低于60%,目前對于少弱精子癥的治療尚缺乏療效確切的藥物[5]。中醫(yī)文獻中雖無“男性不育癥”之名,但根據(jù)其臨床表征屬于“無子”“精少”“精冷”等范疇。歷代醫(yī)家對本病有著深刻的見解,著作論述頗豐。綜而觀之,其基本病機為腎虛,尤以腎陰虛為主,累計肝脾?!端貑枴り庩枒蟠笳撈分杏涊d:“陽化氣,陰成形”。筆者提出男性少弱精子癥不育的病機為“陽化氣,陰成形”功能的失調,現(xiàn)試探析如下。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篇》中記載:“積陽為天,積陰為地。陰靜陽躁,陽生陰長,陽殺陰藏。陽化氣,陰成形”。其中“陽化氣,陰成形”是陰陽功能理論的全面總結,是對陰陽二氣所有功能的高度概括,人體所有的功能活動皆是“陽化氣,陰成形”的具體表現(xiàn)[6]。張景岳[7]在《類經(jīng)·二卷·陰陽類》中注曰:“陽動而散,故化氣;陰靜而凝,故成形”;張志聰[8]亦在《黃帝內經(jīng)素問集注·卷二上》記載:“天主生物,地主成物,故陽化萬物之氣,而吾人之氣由陽化之;陰成萬物之形,而吾人之形由陰成之”;《難經(jīng)·五十五難》[9]曰:“積者,陰氣也”。綜合言之,陽主“化氣”,主人體不可見的生理功能的運行,陰主“成形”,主人體可見生命物質的生成,這兩句話高度概括了人體陰陽的功能[10]。《素問·生氣通天論篇》中有過記載:“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陰陽離決,精氣乃絕”。中醫(yī)陰陽理論一直是辨證論治的核心和基礎,“陰平陽秘”是指陰精平和,以適為度,陽不患多,其本在秘?!瓣幊尚巍笔侵溉梭w有形的軀殼乃是后天之體質,為陰所主;“陽化氣”則是指運行人體的能量動力,為陽所主[11]。人體之陰如陰血津液,應以平為期,陰不足則恐生內邪。
“陽化氣,陰成形”是“陰陽互根互用”理論的具體表現(xiàn),精血津液從水谷之精轉化,人體正常功能運轉和正常結構維持均有賴于陽氣的“化氣作用”和陰精的“成形作用”。“陽化氣,陰成形”的功能狀態(tài)也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發(fā)生變化。在青少年階段,“陽化氣,陰成形”功能隨著人體生命活動的不斷增強而逐漸旺盛?!瓣柣瘹狻惫δ艿牟粩喑涫⒈憩F(xiàn)為五臟六腑功能不斷完善,五臟六腑精氣不斷充盈,運化水谷、吸收水谷精微能力不斷增強,精、血、津液不斷完備,如《素問·生氣通天論篇》中所論述的“陽氣者,精則養(yǎng)神,柔則養(yǎng)筋”;而“陰成形”功能的完善則表現(xiàn)為人體可見之形體不斷發(fā)育完善,五臟六腑逐漸發(fā)育壯實;而當人體到中年之后,“陽化氣,陰成形”功能衰退,陰陽之氣逐漸衰退,逐漸步入陽不化氣、陰不成形階段,“陽化氣”功能減弱表現(xiàn)為五臟六腑功能減弱,運化水谷、吸收水谷精微日益衰弱;“陰成形”功能減弱則表現(xiàn)為五臟六腑日益虛衰,“成形”的有形之物日益不足[6]。如《素問·上古天真論篇》中所記載:“丈夫八歲腎氣實,發(fā)長齒更。二八腎氣盛,天癸至,精氣溢瀉,陰陽和,故能有子。三八腎氣平均,筋骨勁強,故真牙生而長極。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滿壯。五八腎氣衰,發(fā)墮齒槁。六八陽氣衰竭于上,面焦,發(fā)鬢斑白。七八肝氣衰,筋不能動,八八天癸竭,精少,腎臟衰,形體皆極。八八則齒發(fā)去”。
中醫(yī)理論認為,男性少弱精子癥不育與腎關系密切?!端貑枴ど瞎盘煺嬲撈分姓撌隽四行陨L、發(fā)育以及生殖機能與腎密切相關。中醫(yī)理論認為腎主封藏,藏精而主生殖,只有在腎中精氣充足的情況下,天癸方可旺盛,精室才可充盈,精氣才能溢泄,男女交媾方能有子。故男性生殖機能與腎密切相關。若腎陰虧虛、腎精不足等,則會出現(xiàn)精少、精弱、精冷等[5, 12]。人體到中年之后,“陽化氣,陰成形”功能漸衰,陰陽之氣逐漸衰退,逐漸步入陽不化氣、陰不成形階段,此時人體腎陰虧虛、腎精不足,“陰成形”功能減退,腎精化生生殖之精功能隨之減退。生殖之精是化生精子等有形物質的基礎,“陰成形”功能減弱,人體生精功能隨之減弱,精子等有形之物不能“成形”發(fā)為少弱精子癥,從而導致男性不育。如《素問·上古天真論篇》所論述的:“腎者主水,受五藏六腑之精而藏之……今五臟皆衰,筋骨解墮,天癸盡矣……而無子耳”。
朱丹溪亦認為“陽常有余、陰常不足”,人體之陰是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在日常生活中隨著時間不斷消耗且易損難復,故陰常不足。其歷來主張涵養(yǎng)陰血以保持“陰成形”的穩(wěn)態(tài)平衡?!端貑枴ど鷼馔ㄌ煺撈酚小瓣幷?,藏精而起亟也”。陰者是人體生命物質的總體概括,“陰平”從本質上講即是陰足,而陰足是實現(xiàn)“陰平陽秘”處于穩(wěn)態(tài)平衡的物質條件和基礎[13]。
腎陰虧虛、腎精不足,“陰不成形”致精子“成形”不足,精子數(shù)量下降,發(fā)為少弱精子癥是男性少弱精子癥的根本病機。故治法應以滋陰補腎為要,并隨癥加減,以期恢復“陰成形”的功能狀態(tài)。祁玉萍等以滋陰補腎為綱,應用五子衍宗加味方藥治療腎陰虛型男性不育癥,經(jīng)治療后患者精液中精子數(shù)目明顯上升(包括精子濃度和精子總數(shù)),精子活力明顯增加(包括A級精子、A+B級精子)[14]。提示在“陽化氣,陰成形”的理論指導下,通過滋陰補腎從而恢復“陰成形”功能狀態(tài)來治療男性少弱精子癥不育是可行的。陰得補則形得充,當人體腎陰足,男子生殖之精亦盛,“陰成形”功能乃得以旺盛,男性有形之少弱精子癥方能得以明顯改善。
胡某,男,31歲,律師,婚后3年未采取任何避孕措施而未育。精液常規(guī)檢查示精液量約1.7 mL,灰白色,精子密度1.1×106/ml,A級精子9.8%,B級精子12.1%,C級精子24.7%,D級精子53.4%,液化時間60 min?;颊咦栽V平素工作壓力較大,加之婚后配偶未孕情緒較為抑郁,同房時勃起功能不佳,舉而不堅,時有腰背酸楚,上班時精神不佳,眠差多夢,口干,納可,大便干,小便赤,舌質偏紅,苔薄白,脈弦而沉,證屬肝腎陰虛、陰精不足、水不涵木、肝失疏泄,治宜補腎疏肝、滋水涵木、填精種子。處方以疏肝生精散:熟地黃15 g,菟絲子20 g,枸杞子20 g,五味子15 g,女貞子20 g,柴胡10 g,香附20 g,郁金10 g,枳殼10 g,白芍10 g,當歸15 g,川芎10 g,丹參20 g,茯神15 g,炒酸棗仁20 g,甘草6 g,28劑水煎服,每日1劑,囑暫時避孕。二診:患者自訴同房時勃起功能明顯改善,腰酸緩解,睡眠質量好轉,囑前方續(xù)服28劑后復查精液。三診:復查精液常規(guī)示精液量約4.1 mL,乳白色,精子密度39.6×106/ml,A級精子35.2%,B級精子21.4%,C級精子23.7%,D級精子19.7%,液化時間30 min。囑患者可同房不避孕,囑其配偶監(jiān)測排卵期。3個月后患者告知配偶懷孕。
按語:患者腰膝酸軟,精神不佳,眠差多夢,口干,舌質偏紅,提示腎陰不足、陰精虧虛,陰虛則“陰不成形”,故精液活力差,精子數(shù)量少。患者因婚后3年不育,工作壓力大,情志抑郁,脈弦而沉,提示肝陰虧虛、肝失疏泄、氣機郁滯,肝經(jīng)繞陰器遂患者同房時勃起功能不佳,舉而不堅。《黃帝內經(jīng)》曰:“陰陽和,故能有子”。故用補腎疏肝、滋水涵木、填精種子之法,方用疏肝生精散,方中熟地黃、菟絲子、枸杞子、五味子、女貞子等大隊補腎養(yǎng)陰之要藥,有滋陰養(yǎng)血、補益肝腎之功;柴胡、白芍、枳殼為疏肝行氣之主藥,更加香附、郁金有解郁之功,一則可改善男子精液的生成、貯藏和施泄,二則能增強患者勃起功能。熟地黃、白芍、當歸、川芎為四物湯,再加丹參補血活血,讓肝有血可藏,補肝血而化腎精;茯神、炒酸棗仁、丹參清心安神助眠,共奏補腎疏肝、滋水涵木之功,陰得養(yǎng)則精得成。
男性少弱精子癥不育是影響男性生殖功能的重大疾病,中醫(yī)治療有較良好的臨床優(yōu)勢。筆者認為,腎陰虧虛、腎精不足是男性少弱精子癥不育的根本病因病機,“陰不成形”導致男性精液中精子數(shù)量下降,精子活動力不足,故采用滋陰補腎法以期恢復“陰成形”功能,可達到治療男性少弱精子癥不育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