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海平
(甘肅省隴西縣權(quán)家灣鎮(zhèn)畜牧獸醫(yī)站,748101)
腦黃是因心肺熱極,上注于腦,致使腦中生黃而出現(xiàn)驚狂或癡呆的病證。 一般多發(fā)于7~9月。 文本就該病的中西醫(yī)療法做一介紹,供大家參考。
多因暑月炎天,勞役過重,或受烈日曝曬,或圈舍悶熱,火灼津液為痰,痰濁阻于胸膈,上注于腦,蒙閉心竅,阻塞經(jīng)絡(luò)而發(fā)病。 馬騾過度疲勞,也可發(fā)生本病。 此外,霉菌中毒、腦出血、腦震蕩以及馬副絲蟲病,亦可繼發(fā)本病。
根據(jù)病因病理和臨床表現(xiàn),可分為驚狂、呆癡和混合3 型。
2.1 驚狂型 狂躁不安,亂走亂撞,如系樁常用力向后掙韁或繞樁作圓圈運動。 當(dāng)自由運動時,或向前沖,或向一側(cè)作圓圈運動,不避障礙,或頭頂墻壁不動。 單側(cè)或雙側(cè)瞳孔散大,視力模糊,間有口唇向下垂或歪向一側(cè)。 食欲減退或廢絕。 口色赤紅,脈象洪數(shù)。
2.2 呆癡型 頭低耳耷,眼閉呆立,有時頭頂墻壁久久不離;或?qū)⒖诖讲迦胨胁粩嗫战?,或口含飼料而不知咀嚼;運步時步態(tài)不穩(wěn),或后肢高拾,或臥地不起。 口色赤紅,脈象滑數(shù)。
2.3 混合型 驚狂和呆癡交替發(fā)作。 驚狂發(fā)作后,郁火漸泄,痰氣滯留而為癡呆;癡呆經(jīng)久,痰郁化火,痰火過盛,又可出現(xiàn)驚狂。
3.1 驚狂型宜清熱化痰安神,方用天竺黃散:天竺黃25g、 黃連15g、 郁金15g、 梔子15g、 生地30g、朱砂6g、茯神20g、遠志15g、防風(fēng)15g、桔梗10g、木通15g、甘草15g。 共為末,開水沖,候溫加蜂蜜200g、雞子清6 個,同調(diào)灌服。
3.2 呆癡型宜豁痰開竅安神,方用滌痰湯:制半夏45g、陳皮45g、茯苓60g、炙甘草25g、制南星15g、枳實30g、黨參30g、石菖蒲50g、竹茹20g。其為末,溫水灌服。
3.3 混合型可參照前兩型,隨證情變化靈活化裁。
3.4 升麻散:升麻、白芷、半夏、川芎、桔梗、菊花、澤瀉、竹葉、雙花、燈芯、薄荷、蟬蛻、甘草各15~30g。 煎水喂服,每天1 劑,連服3~7 天,個別10 多天。
3.5 菊花散治療馬屬動物腦黃:藥用菊花350~500g、雙花30~60g、連翹30g、黃芩30g、梔子20g、防風(fēng)30g、茯神20g、菖蒲30g、遠志15g。水煎2 次,混合1 次內(nèi)服,每日1 劑,連服5~7 劑為1療程。
3.6 藍黃銀翹散:銀花40g、 連翹30g、 板藍根80g、天竺黃85g、薄荷10g、滑石40g、甘草10g、生石膏150g,苔白膩或口色青黃、口渴不欲飲者,去石膏加藿香、佩蘭、香薷、青蒿;渴甚者,加花粉、蘆根。
3.7 暑熱壅盛型藥用藍黃白虎湯:生石膏250g、知母40g、天竺黃50g、板藍根100g、大青葉40g、滑石30g、甘草10g、花粉50g、朱砂9g(另沖)。 便秘加大黃;項強、抽搐加地龍、鉤藤;痰盛苔膩加貝母、薏苡仁;大汗不止加黃芪、麥冬、五味子、山藥。 濕邪郁阻氣機型藥用藍黃消毒丹:藿香30g、佩蘭30g、板藍根60g、天竺黃50g、菖蒲40g、郁金40g、薄荷15g、滑石45g、甘草15g、冰片1g(沖服)。 便溏加黃連、黃柏、蒼術(shù);濕邪留戀氣分日久加黨參、干姜。
3.8 藍黃白虎湯合清營湯:生石膏200g、 知母40g、板藍根100g、大青葉40g、天竺黃60g、玄參30g、生地50g、麥冬30g、丹皮30g、滑石30g、甘草10g、地龍80g、鉤藤30g。 昏迷加石菖蒲50g、冰片1g;抽搐重加朱砂4g;苔厚膩加蒼術(shù)、厚樸、扁豆;便秘加大黃、芒硝;喉中痰鳴加膽南星、貝母,重用天竹黃。
3.9 清瘟敗毒飲加減:生石膏260g、黃芩30g、知母30g、水牛角粉(沖)200g、生地50g、丹皮25g、赤芍25g、板藍根100g、大青葉40g、地龍80g、鉤藤30g、朱砂6g(沖)、滑石30g、甘草10g、天麻25g、冰片1g(沖)。 苔膩、口腔滑利者,去生地、知母,加扁豆、青蒿、郁金、藿香,如兼四肢發(fā)涼,再加干姜、黨參、附子;自汗、呼吸不勻、氣虛欲脫者,加黨參、黃芪、麥冬、五味子。
3.10 中藥治療馬腦黃:黃柏、大黃、梔子、薄荷、生地、滑石各30g,菊花60g、朱砂9g、甘草18g、芒硝90g。共為細末,開水沖,候溫灌服??谏t加石膏60g;大便燥結(jié)重用大黃、芒硝。 每日1 劑,連服2~3 劑,并針太陽穴放血200~300ml。
3.11 針治。 驚狂時,血針鶻脈、太陽穴;呆癡時,火烙大風(fēng)門、風(fēng)門穴。
腦黃的治療,應(yīng)采取中西結(jié)合療法。 先用冷水淋頭。 興奮時,針鶻脈穴放血1000~2000ml,然后靜脈注射10~20%葡萄糖液1000~2000ml。 血液粘稠,可靜脈注射10%氯化鈉液200~300ml;為降低腦內(nèi)壓,可用20%甘露醇溶液,或25%山梨醇溶液,按1~2g/kg 靜脈注時,或皮下注射毛果蕓香堿50~100mg;狂躁不安,可用10%溴化鈉溶液或安溴注射液50~100ml,靜脈注射; 體溫升高時,可用鹽酸四環(huán)素2~3g,5%葡萄糖生理鹽水1000~2000ml,靜脈注射。 在采取以.上措施的同時,根據(jù)不同證型灌服相應(yīng)的中藥方劑,多數(shù)病例可以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