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長艷
(吉林省梅河口市畜牧總站,135000)
1.1 原發(fā)性瘤胃積食 一般因飼喂不當引起的,例如:飼喂優(yōu)質或嫩綠青草突然更換為適口性較差的枯干草料; 飼喂時間過長促使牛群暴食;飼料和飲水不平衡;運動量較少等因素都能引起原發(fā)性瘤胃積食[1]。
1.2 繼發(fā)性瘤胃積食 牛群在飼養(yǎng)過程中,由于衛(wèi)生條件較差或體質較弱,抗病能力降低等原因,致使牛只感染前胃弛緩、瓣胃或皺胃阻賽、創(chuàng)傷性網胃炎等疾病時,都會給瘤胃產生刺激作用,進而容易繼發(fā)感染瘤胃積食。
牛群在飼養(yǎng)中難免因過于饑餓引起采食過急或過多,致使咀嚼不全影響飼料消化;有時因飼喂精料過多,而飼草過少也容易發(fā)生瘤胃積食; 有時因管理不當攝入飼料和飲水的比例失衡,致使瘤胃食物滯留難以消化[2]。
2.1 過食傷胃型 牛只發(fā)病后一般癥狀較急,剛開始表現頭頸低垂、精神不振、反芻緩慢或停止、左側腹部膨脹、手壓成坑或比較堅硬。 因瘤胃脹大對膈膜造成壓迫,繼而致使呼吸短促和喘息。起臥不寧呈疼痛狀、回頭望腹、后肢踢腹、不停甩尾、弓背呈排糞狀,糞便干燥、空嚼或吐出糞水、有的噴出食團。 因瘤胃蠕動幅度小、次數少和波動小,所以聽診瘤胃蠕動聲音減弱或停止。 隨著病情發(fā)展逐漸出現呼吸急促、左腹脹大、痛苦呻吟、臥地不起或昏迷不醒等癥狀。
2.2 胃熱型 牛只發(fā)病初期食欲下降、 采食量和反芻減少、噯氣酸臭、左腹膨大,觸診堅硬、叩診實音,行走緩慢、精神不安、時起時臥、糞便干燥、呼吸喘粗、鼻鏡干燥或干裂、口干喜飲。 脾胃虛弱型通常發(fā)病相對遲緩,病情也較輕,左腹膨脹、沒有明顯的腹部疼痛表現,精神乏力、呆立拱背,全身顫抖或發(fā)出呻吟聲[2]。
根據病牛典型的臨床癥狀:鼻鏡干燥或干裂、精神不安呈腹部疼痛狀,排便困難且糞便干燥、顏色暗淡、食欲明顯降低、噯氣異味等。 結合觸診時的瘤胃膨脹、壓迫堅硬呈面團狀,能夠形成明顯凹坑且回彈緩慢。 然后聽診時瘤胃蠕動音較弱或停止、反芻減少等,這樣就可以初步診斷牛只發(fā)生瘤胃積食。
對于病情較輕的病??梢圆扇∠次阜椒ǎ合葴蕚湟桓L280cm、直徑為3-4cm 的膠管,然后保定病牛,右手拉直牛舌頭,左手拿膠管通過吞咽動作將膠管由口腔導入瘤胃,然后反復緩慢抽動膠管,這樣在沒有傷害的前提下,來刺激瘤胃不停收縮,并且促使瘤胃內的液體順著導管流向外面,如果導流不順利時,應先向瘤胃內注入溫水50ml,同時用力壓低牛頭和膠管,使它們低于瘤胃高度,這樣可以利用虹吸原理,促使瘤胃內的液體逐漸排出體外。 也可以用1000ml 植物油或液體石蠟油進行灌服[3]。
針對發(fā)病嚴重的病牛,為了刺激食欲和防止脫水,需要采取注射方法:靜脈注射500ml 生理鹽水或葡萄糖溶液,有利于及時補充體液,幫助機體盡快恢復健康。
還可以使用中藥方劑來治療:芒硝250g、山楂、神曲和麥芽各100g、大黃80g、檳榔60g、香附和木香各50g、甘草40g 混合一起研磨成粉狀,用開水沖調放置半小時后再加入250g 白酒一次灌服給病牛,每天灌服1 次,連續(xù)使用3 天后病牛就可以康復。
在使用藥物治療效果不明顯時,建議立即進行手術治療,避免瘤胃積食時間過長引起嚴重后果。 但是手術治療對病牛的傷害也很大且恢復較慢,應根據具體情況酌情采取相應方案。 在手術治療后為了防止繼發(fā)感染病菌,需要使用頭孢類或磺胺類抗生素進行防治[4]。
參考消息:
[1]劉慶才,孫政剛,耿元福.瘤胃積食的診治[J].黃牛雜志,1999.
[2]烏銀龍.奶牛瘤胃積食與瘤胃酸中毒的鑒別診斷[J].畜牧與飼料學,2006,(2):16.
[3]邪玉閣,胡玉華.淺析牛瘤胃積食的治療與體會[J].當代畜牧,2004,(1):21.
[4]張萬元,李海梅,趙文俊等.高原牦牛瘤胃積食的病因分析和中西醫(yī)結合治療[J].中國牛業(yè)科學,2009,35(6):9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