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嘉琳
繪本閱讀教學在很多發(fā)達國家已經(jīng)開展了較長一段時間,并取得了非常有效的教學效果,因此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最近幾年我國也逐漸對繪本閱讀加以重視并推廣,也認識到了繪本教學具有非常高的教育價值,尤其是對于閱讀和寫作教學有積極的促進作用。但怎樣才能將繪本閱讀運用到小學低年級讀寫結合教學中呢?本文將對基于讀寫結合的小學語文低年級繪本閱讀教學發(fā)表幾點建議[1]。
雖然很多小學低年級的語文教師在教學中重視到了繪本教學的重要性,在教學中也積極開展繪本教學。但教學方式和教學思維依舊單一,比如,在繪本閱讀教學中,教師將繪本提供給小學生之后就讓他們自主開展閱讀,而自己卻去做其他事情,這就導致小學生在閱讀中遇到一些不明白的問題不能及時提問,影響了繪本閱讀質(zhì)量的提升。此外,由于小學生年齡較小,尤其是小學低年級的學生,他們的思維能力和理解能力有限,在繪本閱讀中經(jīng)常會遇到一些難以理解的內(nèi)容,但是很多教師卻認為繪本內(nèi)容簡單,完全不需要指導。所以沒有發(fā)揮自身的引導作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小學生繪本閱讀及讀寫結合能力的提升[2]。
很多小學低年級的語文教師所開展的繪本閱讀往往都是以豐富學生的知識面而開展的,并沒有在繪本閱讀中引導學生進行寫作,所以小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寫作水平得不到鍛煉和提升。雖然這種方式對小學生閱讀水平的提升有一定的幫助,但對小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卻起不到太大作用。因此,教師應注重以讀促寫、讀寫結合。
繪本往往都是由精簡生動的語言和優(yōu)美的畫面結合在一起的。這些豐富的語言及生動的畫面都是小學生進行模仿寫作的好材料。比如,在《逃家小兔》這一繪本中,幾乎每組圖片都是在表達小兔子想怎樣逃走或者藏起來,而兔媽媽又是怎樣找到小兔子的。教師可以利用本繪本中的句式讓小學生進行仿寫。比如小兔子說:“我要變成XXX?!倍脣寢屨f:“如果你變,我就要變成XXX?!蓖ㄟ^這一系列句子的閱讀學生就可以進行模仿寫作,這樣寫起來也比較容易。比如學生仿寫內(nèi)容:小兔子說:“我要變成一只小蜜蜂,飛到天上去,這樣你就抓不到我?!毙⊥脣寢屨f:“如果你變成小蜜蜂,那么我就變成一朵鮮花,把你吸引到我身邊。”小兔子又說:“如果你變成一朵花,那我就變成風,從你身邊跑過,而你又抓不到我。”小兔媽媽又說:“你變成風我就變成風箏,你吹到哪里我就跟你到哪里?!蓖ㄟ^這樣的模仿性寫作可以使學生在閱讀中不斷提升自己的寫作能力,還可以提高語言組織及表達能力,可有效促進小學低年級學生讀寫結合教學質(zhì)量的提升[3]。
繪本種類豐富多彩,表達方式也各不相同,有一些繪本的表達方式非常值得學生學習。比如繪本《圓形》這個小故事,民間流傳著這樣一個有趣的故事:從前有一座山,山上有一座廟,廟里有個老和尚,而那個老和尚正在給小和尚講故事。講的內(nèi)容是:從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廟……這個故事首尾相接,可以一直講下去。再如繪本《要是你給老鼠吃餅干》,學生在閱讀繪本的時候發(fā)現(xiàn)故事一開始,書中的一個小孩子給老鼠喂餅干,老鼠要牛奶、要餐巾紙、要麥片等等,最后又要回牛奶、要餅干。在這本繪本中一塊餅干既是故事的結尾,同時也是故事的開頭。這就使小學生明白了有一些故事從到頭尾都是一條直線,而有的故事是首尾相連形成一個環(huán)形的,不同的故事有著不同的寫作方式,也就是所謂的順序?qū)懽?。通過閱讀豐富多彩的繪本,能使小學生學習到更多寫作技巧和方式,在提高閱讀水平的同時也能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總而言之,在小學低年級教學過程中運用繪本閱讀能有效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水平,可為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教學的開展提供有利條件。因此,教師要根據(jù)小學生的性格特點選擇適合他們的繪本內(nèi)容,從而使學生在充滿興趣的閱讀中提高閱讀能力和寫作水平,為語文學習打下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