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 冰
(浙江經濟職業(yè)技術學院財會金融學院 浙江·杭州 310018)
教育部高等職業(yè)教育創(chuàng)新發(fā)展行動計劃(2015-2018 年)提出,順應“互聯(lián)網+”的發(fā)展趨勢,通過在日常教學工作中引入信息技術,以形成個性而又泛在的學習方式。浙江省高校課堂教學創(chuàng)新行動計劃(2014-2016)同樣指出要通過實施各種互動活動,構建起彰顯學生主體的課堂教學模式,進而在提升課堂關注度的基礎上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與主動性。本文通過融合“任務驅動”教學法與翻轉課堂的教學實踐反思與總結,提出實現(xiàn)高職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的一些做法與思路。
“任務驅動”一改以教授知識為主的固有理念,主張解決問題以及完成一個又一個的任務,有著多維互動的特點。在教學形式上更注重探索,使學生時刻持有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能夠基于自身的知識儲備、經驗以及對于問題的理解,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法進而有效地解決問題。在完成任務期間教師僅發(fā)揮著指導作用,學生基于問題動機的刺激與驅動,會更加主動的結合現(xiàn)有資源,積極開展探索與互動式學習,進而在完成任務的同時又衍生出了極具意義的實踐活動。
翻轉課堂則通過優(yōu)化課堂內外的時間安排,將學習的決定權還給學生?;诖耍谡5恼n堂時間內學生能夠更加專注于專業(yè)知識的學習。此時教師也無需在課堂上教授知識,而是轉由學生在課堂外自主學習這部分知識。翻轉課堂甚至可以說是對傳統(tǒng)教學形式的顛覆,引發(fā)了管理形式、課程甚至以及教師角色等徹底的改革。
“任務驅動”實現(xiàn)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并致力于學生專業(yè)技能的培養(yǎng),而翻轉課堂則是一種以信息技術為導向的、能夠顯著提高教學效果的、新型的教學模式。筆者提出將這兩種教學方式方法融為一體開展教學,是教學領域一項大膽的嘗試。
首先通過網絡教學平臺,上傳各種學習資源,如教學大綱、教學重難點、教學課件、教學案例等。將課程內容進行全面梳理,教學內容以知識點的形式呈現(xiàn),然后制作成有限時間的在線視頻,形成微課程資源上傳,供學生進行課前學習和課后復習。其次,開放網上交流區(qū),設置QQ 群和微信群,供師生、生生之間進行即時互動。最后,在正式開課之前,教師就其同傳統(tǒng)課堂的差異做針對性的講解,使學生逐漸熟悉這種新穎的課堂模式,并為之制定詳細的課程學習實施方案。
首先指導學生注冊網絡教學平臺,要求學生通過閱讀教學大綱對本門課程形成大致的了解與印象。教師將學生劃分為若干小組,小組在今后的教學活動中為最基本的教學單位,此舉是為切實構建起有效的學習共同體。與此同時,教師應結合每堂課的內容,為各小組設置一針對性的學習任務。就各小組而言,以輪流制的形式選出具體負責人,在各組員完成了自學工作之后共同致力于小組任務,并由負責人進行成果的展示與講解。開課前,教師查看平臺的交流區(qū)、QQ 群等學生所開展的討論情況,及時的進行指導、講解。并從中篩選出共性問題,做統(tǒng)一講解、補充。
課堂上,由各代表分別展示本組所取得的成果,教師需要做好記錄并根據其表現(xiàn)進行點評。在各小組展示結束之后,應就其中所存在問題進行講解、補充,學生應積極主動的提出問題或建議。在當所有小組完成展示之后,教師應就其中所存在問題及教學內容進行總結、補充,并可做適當的引申工作。教師還可提出開發(fā)性的思考題,對本節(jié)內容進行升華。在課后,通過“交流區(qū)”、QQ群等,教師同學生可就某一問題進行再次溝通,使得殘留問題得以有效解決。
筆者通過三種形式來觀察這種教學模式的效果:一是通過查閱交流區(qū)或是QQ 群等,實時掌控各小組的工作進展。二是開展訪談或是問卷調查工作,及時了解學生對于這種教學模式的看法。三是在課堂上做好記錄工作。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大多數學生還是比較喜歡這種教學模式。這是由于其完全顛覆了之前的教學模式,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能夠更容易集中學生們的注意力,學生自主講解同教師補充的配合能夠顯著提高學生對于所學知識的理解程度,更加注重學生主體地位的體現(xiàn)與參與程度,能夠切實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與實踐能力。
但同時也暴露了其不足之處,學生普遍反映學習任務較重,即小組任務占據了學生大量的自由時間。甚至有的小組為了省事,輪流由部分學員完成所有的任務,如此協(xié)作學習的初衷也就無從得以落實。有的小組所展示的成果也僅是資料的堆砌,幾乎上沒有自己的見解。所編制的PPT 無論是內容還是美工,均有待提高。再加之臨場經驗的缺乏,很多負責人的語言組織較為混亂。
通過展開訪談、問卷以及對交流區(qū)記錄分析,總結得出了存在的問題:(1)針對所制定的教學任務,教師所提供的資料顯著不足,需要學生耗費大量的時間進行搜集整理。(2)對于學生課前之前以及任務的協(xié)作完成缺乏必要的監(jiān)督與評價措施,致使學生的自學及寫作狀況不夠理想。(3)小組任務開發(fā)程度有限,沒能有效挖掘學生的潛力或是引發(fā)更多的問題,也就是說無法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4)所制作的PPT 質量及展示風格與流程需要教師做進一步的指導工作。
具體而言,課前教師應有意識地提高任務的開放程度,將提升學生綜合能力作為最終的教學目標,并在期間切實注重體現(xiàn)學生的自主意識。為了減輕學生們的負擔,教師應上傳全面的參考資料,具體應包含文本、音頻及視頻等。這樣可以省去學生自行進行網絡搜索的時間,將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課程任務的學習中。另外,關注各組對于任務的完成情況,要求各組負責人匯報各組學習和完成任務的情況并及時給予適時的指導與幫助。
在課堂上,在各組負責人展示了本組所制作的PPT、匯報了所得成果之后,教師不僅要就其任務完成實情做出相應評價,還要對其所制作的PPT以及負責人的課堂表現(xiàn)做針對性指導。
課后,教師要引導學生開展好反思工作。責令所有學生務必要在總結與反思板塊就所完成任務及自學實情寫下自身的感悟與反思。其中要反映出自身所承擔的具體任務與遇到的問題,尚有哪些不足等,以確保所有學生都能夠切實參與并有所收獲。教師還需編制評價量表,針對各小組的表現(xiàn)、所取得成果等進行評價打分,進而以此促使各組員不斷的完善自身。
同樣采用問卷、訪談法以及討論區(qū)記錄分析法等手段來觀察修正后的具體實施效果。通過調查得知,課前階段學生開展自學所需的時間發(fā)生了顯著改變,在1~3 個小時便能夠完成自學的學生越來越多。大多數學生表示,在無需耗費大量精力查閱相關資料后,能夠由更多的精力用于其他工作。與此同時小組編制PPT 的水平也得到了明顯提高,其中有了更多小組自己的聲音,即說明組員的思維變得更加的開闊,自我分析以及創(chuàng)新的能力得到了極大程度的提高。各組成員也學會了應用現(xiàn)有信息技術來為自身的展示工作進行增色,在就所取得成果進行匯報時也更加的自信,對于語言的組織能力也有了顯著提高,甚至學會了同臺下學生的友好互動。而課后階段所展開的反思工作,也令學生對自身解決問題的能力、思維與創(chuàng)新能力等有了更加清楚的認識。教師也能夠據此切實掌握不學生在學習期間的具體表現(xiàn)與實際態(tài)度。
通過前述行動研究,任務驅動式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已得到基本完善,在“企業(yè)經濟業(yè)務核算與報告”課程教學中產生了良好的成效。較之傳統(tǒng)授課模式,整個課堂氣氛得到了極大程度的改善,變得更加的活躍、自由,學生的專業(yè)技能得到了顯著的提高,實踐能力更是得到了飛躍式的增長。
但翻轉課堂這種教學模式畢竟是一種全新的嘗試,在教學實踐中還是存在諸多問題:從教師的角度看,在翻轉課堂中,要求教師通過設置任務,小組的討論和完成任務的情況來分析和把握學生的學習情況,這明顯增加了教師的教學工作量。從學生角度看,翻轉課堂雖然將學習的掌控權給了學生,但學生一直以來慣有的思維和學習模式,如主動性不足和不擅于提問這都直接影響了翻轉課堂的效果。另外就是學生的自律問題,翻轉課堂要求學生具有很強的自控能力和意志力,而這不是在短期內能夠訓練出來的。我們應該采取怎樣的措施來監(jiān)督那些自律能力較弱的學生能在課堂外進行有效學習也是亟待解決的一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