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亞芳
(浙江省海寧市鵑湖學校,浙江 海寧 314400)
當前我國語文課堂中,作文寫作占據(jù)較大比重,所以,作文在語文科目中占據(jù)重要地位。新課標教育改革也對語文習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由于小學階段學生剛剛接觸語文寫作,而小學生在理解能力、自我控制能力、自主學習能力方面都比較薄弱,因此,教師在微型化習作中尤其要注意打牢學生習作基礎,課上教學中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問題,課下對學生的疑惑進行分析研究,找到共性,針對性講解,將習作指導貫穿于語文微型化習作的始終。本文將針對當前小學語文教學習作方面的現(xiàn)狀進行分析,找出問題,改善學生習作方面的困境,從而提升學生習作能力和水平。
微型化習作通過微型課程和為學習實踐而來的一種新型作文教學模式,最具代表性的是在美國語文教科書中關于微型習作課的相關設計,學生根據(jù)課程設計,通過教學材料中提供的相關內(nèi)容,進行作文寫作,教師隨著學生習作,傳授習作技巧,講解習作內(nèi)容,指導習作,幫助學生理解。
當前對微型化習作還沒有較為統(tǒng)一的概念界定,但從眾多教育教學研究者發(fā)表的觀點來看,微型習作課是讓學生在寫作過程中注意相關細節(jié),體驗真實快樂,高效學習,教師全程協(xié)助。微型化習作中,微顧名思義就是微小的意思,微型化就是指與傳統(tǒng)的序列化相悖的一種教學模式,微型化習作的微主要體現(xiàn)在,課程目標集中,教學目標明確,教學流程簡化,帶有教學創(chuàng)意,人人參與,技巧得當,方式靈活。教師根據(jù)學生需求,選取文章,進行寫作,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寫作效率。
研究表明,在問及習作教學與其他語文教學的地位時,很多教師都不會把習作教學放在重要地位,現(xiàn)階段,我國小學語文課堂仍然以閱讀、講解、分析、作業(yè)為主,在課時安排上,習作教學所占時間少之又少。教學對習作教學有明確的時間,而實際操作中,一周兩課時的習作課都很難保證,習作練習大多被教師當作作業(yè),以作業(yè)形式布置給學生,無法集中訓練講評,導致學生的習作熱情不高,能力不夠。
當前,教師普遍反映作文難教,原因不僅在于當前的應試教育,還在于作文教學本身,教師缺乏創(chuàng)新和研究精神,經(jīng)常把習作課難教歸咎為外部原因,自身也是得過且過,對教學的熱情極低。我國語文教師在教育學習方面的狀況普遍集中于文學名著報刊讀得少,閱讀時間不足,不善于從書中吸取知識,專業(yè)素養(yǎng)不夠,導致習作教學指導能力不足,學生習作能力不足。
小學生進行閱讀訓練,能夠幫助他們積累詞匯,豐富閱讀量,將日常積累的詞匯、短語運用到文章寫作中。新課標教育改革提出,教師要以學生為主體,增強學生的習作能力,幫助學生自主學習。微型化寫作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在閱讀訓練中學到習作的技能,因此,提高小學生的寫作能力,就要幫助學生進行閱讀訓練。閱讀能力的提高,能夠提高學生微型化寫作領悟能力。
例如教師在講解節(jié)日相關的題目時,學生就需要儲備關于節(jié)日的詞匯、短語、名言警句等,如對其都不知道、不了解,就會使整篇文章以白話文形式呈現(xiàn)出來,會讓文章變得毫無文采。以“春節(jié)”為例,學生要想寫好以春節(jié)為題的習作,就要積累關于春節(jié)的故事、古詩、詞句、短語以及相關的節(jié)日由來,運用其中,助力寫作。
字詞訓練是語文科目的基礎性訓練,將字詞訓練應用在微型化習作的課堂中,能夠幫助學生在微小的訓練中,習得字詞方面的技能,字詞訓練包括三個步驟。首先是要養(yǎng)成良好的聽課習慣,上課集中注意力聽老師講解,積極參與討論,對老師提出的問題要有自己的思考和答案,不懂的問題記錄下來,找機會及時詢問教師;對教師而言,在語文教學過程中,要運用多樣化教學模式,幫助學生提升學習興趣,集中注意力,可以運用多媒體技術,輔助講課。其次教師應督促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在閱讀過程中積累新的詞匯、短語及好句,遇到不懂的詞句,要告知學生自主查詢,查詢無果可尋求老師和父母幫助,加深印象。最后,學生在課余時間,娛樂活動中,也可以積累詞匯,如在家看電視,遇到公益廣告語、好的宣傳語等,及時積累,教師應教導學生多從日常生活的細節(jié)中積累好詞好句,字詞訓練的提升,有利于寫作基礎能力的提升。
句子的訓練需要學生集思廣益,共同參加。傳統(tǒng)的習作課程就是,教師留給學生時間習作,而微型化習作中,由于習作的內(nèi)容比較簡短,因此,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合作學習,課上可以讓學生廣泛發(fā)表自己的想法,課下可以組建學習小組,幫助學生在競爭中學習,在小組中相互表達看法觀點,掌握好句子的表達方式。通過句子的訓練,小學生的寫作能力也會有相應的提升,教師有必要鼓勵學生進行合作學習。教師在組織學生進行句子訓練和習作能力訓練時,可以采用小組評比法,將任務分配給小組內(nèi)每個成員,給予學生思考時間,讓他們依靠自己的力量,去構思優(yōu)美的句子,然后讓不同小組進行匯總發(fā)言,教師再進行點評,這樣集思廣益,不但可以鍛煉學生的發(fā)散思維,還能讓學生學習到更多優(yōu)美的句子,在此過程中,教師應教導學生學會與他人協(xié)作,共同探索,全面掌握文章的重點和難點,借鑒作者及其他同學運用得好的句子。
教師可以采用比賽的形式,將班級同學按照習作能力,平均分為幾個小組,分別進行發(fā)言,教師設定題目,比賽看哪一個小組掌握的優(yōu)美句子多,并給予物質(zhì)和精神獎勵,如此一來,不但可以調(diào)動學生學習積極性,還能夠讓全體同學積極參與,提高小學生的合作意識,掌握更多的好詞好句,運用到文章寫作中,提高習作文采和能力。
綜上所述,微型習作練習可以改善傳統(tǒng)習作中教師一味地講解,學生沒時間練習的弊端,這種新型的教學模式,有利于幫助學生提高對習作練習的積極性,從學生實際需求出發(fā),用微小精練的習作,幫助教師完成教學任務,有針對性地對學生的習作問題進行補漏。要求教師要時刻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習作中的不足,進行對癥練習,從而提升學生學習積極性主動性。本文論述了當前小學語文針對習作教育方面的不足,并提出了一些解決思路,希望能為我國小學語文習作教育提供一些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