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奕
(浙江省寧波市海曙外國語學校,浙江 寧波 315000)
語文教師可以利用博客輔助日常語文教學工作,擴大學生語文學習的廣度,提高語文教學的效度。本文將結(jié)合本人語文博客——“風靜聽溪流”開設來談談初中語文教學中博客運用的實踐與思考。
我希望通過博客營造寬松的語文教學環(huán)境,將語文學習延伸到課外,在潛移默化中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將語文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真正落到實處。
根據(jù)語文學習現(xiàn)狀,博客的內(nèi)容由以下幾部分構(gòu)成。
第一,美文采擷。這是該博客的主要內(nèi)容,多選取與課文教學相關(guān)的名家的散文、小說作品作為閱讀并點評的對象。選取的類型有以下幾種:同一作家的不同作品,這些作品有些是這位作家寫在不同時期的,有些是與課文同時期甚至是同背景的,有些是入選課文前的“完整版本”。例如在教學《紫藤蘿瀑布》時通過博客先后推出了宗璞的兩篇文章——《哭小弟》和《丁香結(jié)》;與課文主題、選材相關(guān)聯(lián)的作品。例如在教學《背影》后,發(fā)布趙麗宏同為寫父親的文章《揮手》,教學《記承天寺夜游》時請學生通過博客閱讀余秋雨的《蘇東坡突圍》;可讀性強的名家作品。它們是學生需要了解的但初中語文教材中未涉及的名家作品,例如莫言的散文《母親》、小小說《奇遇》,史鐵生的《合歡樹》《老海棠樹》,賈平凹的《丑石》《我的老師》,屠格涅夫的《乞丐》,卡爾維諾的《黑羊》等。
第二,背景資料。直接為課文教學服務,是與課文學習有密切聯(lián)系的“姊妹文章”。如《遙望陰山話木蘭》為《木蘭詩》的學習提供了更為翔實生動的佐證。
第三,取長補短。收集同齡人的習作,目的在于讓學生通過閱讀點評來關(guān)照自己的寫作現(xiàn)狀。
第四,與你同行。發(fā)表教師的下水作文。
第五,我型我秀。學生自創(chuàng)“文字”的園地,包含讀后感、影評、古詩改寫、祝福短信、熱點評議。
第六,方法技巧。精選近年典型的中考試題供學生揣摩和思考,介紹語文學習方法。
第七,語文知識。補充學生應該知曉的語文知識。
學生在課余對博文內(nèi)容進行閱讀和點評。點評內(nèi)容的自由度高,褒貶均可,但必須言之有物。對于學生的點評教師基本上做到逐個回復。學生也可以互相評論,對他人的評論(包括教師的評論)進行二次評論。教師每個月進行點評數(shù)量與質(zhì)量的統(tǒng)計與反饋,作為平時語文成績的一個重要組成。
博客在一定程度上實現(xiàn)了對語文課程教學資源的開發(fā),開拓出了貼近時代生活更多的語文學習資源,向?qū)W生展示了大語文學習的天地。
柑橘施肥應根據(jù)土壤、品種、肥水管理措施等,采取測土和葉面營養(yǎng)診斷相結(jié)合的方式進行。測土是科學施肥的基礎,葉面營養(yǎng)診斷是柑橘等果樹科學施肥的必要補充。隨著氮、磷、鉀這三要素肥料的大量使用,果園土壤有效中量元素(鈣、鎂、硫)和微量元素(鋅、銅、鐵、鉬、錳、硼)的失衡日趨嚴重。合理施用中、微量元素肥料,不僅可有效提高柑橘的抗逆能力、穩(wěn)定產(chǎn)量,主要能改善柑橘的品質(zhì),如含硫肥料在提高柑橘的品質(zhì)和風味上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
“美文采擷”板塊中大量“互文閱讀”文本的出現(xiàn)讓學生實現(xiàn)“知新溫故”;教師、學生的相互及時點評讓課外語文的自主學習顯得更為有效。例如在教學《春》的過程中,我在博客中發(fā)上了張曉風的散文《春之懷古》。在看到最初幾個孩子的點評后,我在博客上向大家提出了這樣的建議:“大家可以拿朱自清的《春》和這篇文章做比較,說說兩篇文章的語言特色、表現(xiàn)手法有哪些不一樣,你更喜歡哪幾個句子,而不要在春天的意義上說空話?!?/p>
這樣幾句起到了拋磚引玉的好效果,現(xiàn)將幾段學生的精彩點評摘錄于下。
朱自清的《春》更多的帶著幾分希冀,語言清新而美麗,這篇《春之懷古》用了很多短促的詞語,卻帶了些灑脫,比如“不講理”“不邏輯”……張曉風在文章里反復寫道“春天曾經(jīng)必然是這樣的”。而文章的題目也含有“懷古”二字,整體更像在以如今的春天與以前的春天做對比,隱隱在說現(xiàn)在的春天懷有以前的影子。(童懿)
總感覺朱自清所寫的春更加富有活力,更加靈動,而這篇文章除了描寫出春的生意盎然,感覺又更加個性化了,更深層次告訴我們懷春的概念,文末又用“黑森林”比喻現(xiàn)代社會,突出了要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兩篇文章的落筆點是春,卻各不相同,可謂是春蘭秋菊。(王怡文)
這樣的閱讀和互動點評,其意義已經(jīng)超越了增加一篇文章閱讀量的效果。學生在“互文閱讀”和點評的過程中溫習了《春》,再次體味了語言風格與文章的意蘊,同時又品析了張曉風的作品語言?!皩W生在文字、作者與自我之間不斷轉(zhuǎn)換,從而感受并享受語言表達的準確與魅力,達到語言學習的目的。”通過多層次的互動點評和有意識的比較品味,學生的語言表達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提高,思維能力得到激活,課堂教學在無形中得到延伸,互動點評及時促進學生語文知識的內(nèi)化,有效推進語文教學的開展。
博客的開設同樣能為寫作教學助上一臂之力。推薦同齡人的習作、發(fā)布教師的下水作文,讓學生更好地審視自身寫作的狀態(tài),并在點評過程中逐漸觸發(fā)、加深感悟,這種觸動是隱性的,也是最有效的。
初一第一學期的期中考試作文命題《那__ 》,閱卷之后,我針對學生在作文中出現(xiàn)的選材和描寫技巧這兩大突出問題發(fā)布了自己寫的一篇下水作文《那“草”》。此文一出,孩子閱讀點評的熱情極高。
提高寫作能力最重要的手段是要有有效的語言輸出訓練。博客中的“我型我秀”和每篇博文后的“點評”恰恰在“明里暗里”起到了訓練表達能力的作用。博客上的“寫作”沒有分數(shù)的壓力,沒有方式的束縛,學生就可以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自己的能力,這對提高學生寫作的興趣有很大的幫助。其他同學的點評又能夠促使學生注意到自己在語言文字應用方面出現(xiàn)的問題,對用語和結(jié)構(gòu)進行有意識的分析,然后再修改。這樣的一個語言輸出過程顯然是實用而有效的,使課堂教學中顯得“勢單力孤”的作文教學在課堂外找到了一個平臺。
博客的出現(xiàn)對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評價多了一份過程性的記錄,同時也為教師針對不同學生的個體評價提供了更好的平臺。
黃玉峰老師說:“當今語文教育的最大問題就是閱讀量太少!”很多語文教師沒有給孩子指出一條如何增加閱讀量的明確可行的途徑,往往讓很多對語文學習興趣缺乏、學習習慣不佳的孩子茫然無措。博客起到了一個很好的指導作用。各個專欄的開設排除了一些無效信息的干擾,讓學生在這些有效的信息中自主地尋找自己需要的“營養(yǎng)”。
目前博客由教師本人主持,學生就像是前來拜訪的“客人”,從某種程度上說,“風靜聽溪流”還沒有真正成為孩子語文學習的“自己的家”,倘若能讓學生更主動地參與其中,相信這個課外語文學習平臺的作用將發(fā)揮得更為充分?;谶@樣的考慮,我將對該博客做以下幾方面的調(diào)整:增加本班學生推薦的美文的展示量;增加學生原創(chuàng)博文的展示量;點評模式由教師點評為主轉(zhuǎn)向生生互評為主。
“月明看嶺樹,風靜聽溪流?!闭Z文博客的開設,讓學生在語文的自主學習過程中多了一份沉靜與投入,多了一方親近語文的天地,語文教師自身也多了一個經(jīng)營語文教學、提升課程開發(fā)能力的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