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 蕾
(河南工業(yè)和信息化職業(yè)學院 河南·焦作 454000)
教育部門近年來對教育加大關注力度,其目的便是為提升我國人才教育。人才教育是國家發(fā)展之根本,新時期高等教育改革為大學英語注入發(fā)展動力,改革過程中面臨發(fā)展,必然也會面臨相應的困難和阻礙,大學英語在改革過程中仍然存在些許問題需要改進,大學英語教師也當順應時代的變化和發(fā)展,改善傳統(tǒng)英語教學模式。學校也要在改革過程中重視英語教學,讓我國英語教育實現(xiàn)全面發(fā)展。
如今已經進入全球經濟一體化,大學在服務地方經濟發(fā)展以及助力地方經濟和國際接軌過程中做出巨大貢獻,同時提升了國民素質,讓高等教育發(fā)展形成普眾化,英語也成為其中一門必修課程。大學教育受眾面極廣,通過大學英語教育能夠為社會提供高素質復合型人才,加快國家經濟與國際接軌的腳步。雖然大學英語教學在高等教育中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但是由于地方高等院校各方面資源不足,導致教學還存在局限性,“啞巴英語”的現(xiàn)象仍然十分明顯,這對于學生進入社會后運用英語造成極大的困難。在此種背景之下,必須要強化大學英語教學改革,促進學生英語語言表達及應用能力。
(1)社會發(fā)展的需求。我國加入WTO世貿組織后,國內企業(yè)開始尋求向外發(fā)展的機會,帶動了我國出口領域的發(fā)展。外資企業(yè)也開始在中國地區(qū)內加大投資力度,并涉及各個領域。經濟推動下的企業(yè)發(fā)展對于英語人才的需求極為迫切,在部分企業(yè)招聘過程中也會重視對大學生對于英語的應用,以此我國大學畢業(yè)生必須要有良好的閱讀能力、聽力、口語表達能力、寫作能力等,能夠直接在工作中運用英語。高等教育院校必須要根據(jù)社會需求的變化制定合理的大學英語教學計劃,進一步提升大學英語教學質量和效率,深化英語教學的改革。
(2)高校擴招的壓力。高校開始擴大自己的招生規(guī)模,近年來大學生的數(shù)量也是越來越多,這對于高校師資、設備及各項資源的投入帶來各方面的壓力,尤其是師資方面,無法根據(jù)學生增長的比例招聘優(yōu)秀的教師數(shù)量,這導致大學英語教師資源出現(xiàn)短缺現(xiàn)象。目前眾多高校的公共英語課程都是由研究生來擔任教師在講述,針對該種現(xiàn)象,大學英語必然要進行改革,轉變目前的教學形式,提升大學英語教學質量。
(1)缺乏人文素養(yǎng),過分強調工具特性。大學英語教學過于強調英語的工具價值,將英語語言作為一種技能來進行教學,這種教學理念雖然能夠在一段時間內容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但是就長期發(fā)展而言不利于學生語言能力的發(fā)展,該種教學模式忽略了英語中的人文價值和文化素養(yǎng)培訓,讓學生在真正與外國人用英語交談過程中無法理解英語的地道表達。英語教學需要與文化教學為一體,才能真正讓學生體會到英語的意義所在,從而才能獲得長久發(fā)展,針對目前缺乏文化教育的英語課堂必須要加以改變。
(2)教學理論研究不足,教學環(huán)境單一。大學英語教學改革過程中的理論與實踐并未達到完全的結合,缺乏實踐的理論與缺乏理論的實踐都是缺失的教育。我國對英語的研究都是以國外語言學研究為基礎,以至于我國的英語教學與我國國情并不相符,反倒降低了英語的學習效果。部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過于重視理論教學,導致教學實踐一直被忽視,教學環(huán)境的單一性對于學生學習英語是極為不利的。
(3)師生之間交流較少,教師講解占據(jù)主位。大學英語教學過程中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較少,以教師為主體的教學課堂讓學生被動式接收,大多數(shù)學生難以在灌輸式的教育中提升自身的英語能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忽略了情感因素的表達,也忽視了學生作為課堂主體的基本原則,師生之間的課堂互動較少,明顯降低了學生在英語課堂上的積極性,這嚴重影響了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發(fā)展。
(1)大綱符合學生需求,體現(xiàn)教學人文性。提升大學英語教學改革,首先要優(yōu)化英語教學大綱,在大綱的制定過程中需要以大學生的個性特點及思維模式為參考,制定出符合大學生各個階段的發(fā)展的教學大綱。同時,教學大綱的制定需要提升學生對英語的實際英語能力,幫助學生尋找適合英語自主學習的方式,尤其是英語文化和交流意識的培養(yǎng)。在教學過程中需要針對教學主題制定教學計劃,讓學生能夠理解課堂教學中心思想,在教學過程中要從簡單的思路不斷深化學生的英語能力,比如以“成功”為英語教學的主題,需要讓學生以成功開始進行延伸,用英語來表達與成功相關的句子,“Where there is a will there is a way”有志者事竟成等,通過句子來延伸故事,讓學生說出自己認為最成功的人或事,或者是自己所敬佩的成功的人和事,該類例子十分之多,中國的馬云、馬化騰等人都可以為主題讓學生對成功展開討論,教師也要參與其中,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增強學生對成功的理解能力,同時強化學生的語言技能,讓學生能夠在語言學習過程中充分的交流和展現(xiàn)自己,促進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
(2)豐富課程教學體系,改變環(huán)境單一性。大學生英語改革課程指導思想、教學理念、教學內容、教學目的等都要具有多元性。為了能夠讓大學生能夠全面提升自身在聽說讀寫的三項能力,學校需要在制定多種教育模式,改善單一的教育環(huán)境,并開展舉辦課外活動和語言實踐活動,比如:英語角、英語俱樂部,或者與英語相關的演講比賽、辯論賽、歌曲比賽、話劇表演、書法比賽、朗誦、翻譯比賽、英口語大賽、寫作比賽、經典影視劇對白配音比賽等等,或者是與專業(yè)相關的英語活動,或者與社會企業(yè)進行實踐合作,強化學生的英語語言實踐能力,提升學生的英語語言技能。
(3)加強師生交流互動,體現(xiàn)學生主體性。為改變師生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缺乏互動現(xiàn)象的情況,需要大學英語教師在教學該過程中轉變自身的教學思想和教學模式,并靈活運用各種的方式為學生創(chuàng)設輕松愉悅的課堂學習氛圍,充分的融入學生中去,增加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的積極性。比如,在課堂教學之間利用多媒體設備播放與教學主題相關的英語教學影片,以影片切入課堂開展教育,讓學生能夠通過影片放松自身的緊張心情,為學生營造輕松的課堂氛圍?;蛘咴谡n前預習過程中,給學生布置相應的“全息模仿閱讀”片段,讓學生在課堂上以對白的形式展現(xiàn),調動學生學習語言的積極性以及對語言的深度感知能力,促進學生興趣的培養(yǎng),讓學生能夠更加理解英語學習。
(4)強化翻譯技能和寫作技能教學。在強化大學生英語教學過程中,必須要加強學生的翻譯及寫作技能,除了在讀寫課上的翻譯、寫作訓練外,學校需要在選修課中開設英漢翻譯賞析、應用文體寫作、英文摘要寫作等與英語學習相關的課程;四、六級強化輔導和訓練過程中需要根據(jù)四、六級英語特點,加強翻譯和寫作專題講座和課堂輔導培訓;利用網絡收集學生的英語作為,并在網絡上對其進行指導工作,提升學生的文章寫作質量;鼓勵學生參與學校舉辦的寫作大賽、翻譯比賽等與英語相關的課程。
(5)加強應用技能型師資培訓和隊伍建設。高等教育學院必須要高度重視教師應用技能的培養(yǎng),需要與企業(yè)進行合作,派學校內優(yōu)秀教師到國際交流處、市外辦、多家國際旅行社等進行英語實踐,加強“雙師型”教師培養(yǎng);讓優(yōu)秀教師參加商務英語培訓;利用假期、周末等時間分批選派大學英語教師參加外研社、外教社等專業(yè)教育機構舉辦的英語教師發(fā)展研修培訓班,校方需要多多支持和鼓勵教師進行學歷的升和培訓進修,從而讓大學英語教師學歷層次和水平不斷提高。
大學英語的課堂教學改革是經濟社會發(fā)展的必然趨勢。面對經濟社會行業(yè)轉型,高校英語教學必須以英語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為核心,并以學生為主體、以能力為本位。同時,高校應積極主動分析大學英語教學問題,以問題為導向探討出改革的思路和策略,通過不斷地實踐,探索出適合本校學情的大學英語改革之路,實現(xiàn)大學英語的培養(yǎng)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