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光曉
(重慶市巴南實驗中學校 重慶 401320)
學校管理模式有不適應學校發(fā)展的地方,如何變革?應該成為怎樣的校長?哈佛大學教育學博士,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張延明教授認為:“在變革中應該努力成為主動型校長,主動型校長有著很清楚的、準確的、遠見的政策和目標,這些政策和目標都是超越現(xiàn)實而又包括目前可實施的改革?!薄笆ト艘娞煜轮畡?,而觀其會通”,變革學校的管理模式必須考慮可持續(xù)發(fā)展[1]。
長期以來,由于我校是區(qū)里的示范學校,教師主要是其他鄉(xiāng)鎮(zhèn)學校比較優(yōu)秀的教師調進來的,來了之后有一種“穩(wěn)一穩(wěn)”的情緒。認為只要自己的工作盡力了即可,評職也沒有多少希望,也不想成為名師。存在“學校的文化、改革等與我無關”的思想大有人在。還時常聽見一些老師談論退休的話題,這其中甚至還不乏三十幾歲風華正茂的年輕人,他們向往著退休后無拘無束的生活,放馬南山,快意江湖。他們深深地感到工作的疲憊和乏力,工作激情不在,每天按部就班,生活如一潭死水,很難激起星星點點的浪花。他們不愛接觸新事物、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學手段,認為這都是年輕人的事,思想逐漸變得僵化,缺乏活力。得過且過,不求有功,但求無過,不在人前不在人后。這實際上是一種比較危險的想法,不利于學校發(fā)展,不利于學生發(fā)展,也不利于教師自身的發(fā)展[1][2]。
針對學校存在的問題,經過學校行政和教師的充分討論,大家決定運用著名的管理學者彼得·圣吉提出的五項修煉來優(yōu)化學校的管理模式,以促進學校的發(fā)展。我們組織教師認真學習五項修煉的方法與意義,讓全體教師認識到五項修煉是建立學習型組織的關鍵,即匯聚五項修煉或技能:第一項修煉是自我超越;第二項修煉是改善心智模式;第三項修煉是建立共同愿望;第四項修煉是團體學習;第五項修煉是系統(tǒng)思考[3]。
教師是學校發(fā)展的主力軍,不斷提升教師的境界,第一層“教書”:提升自己“教”的專業(yè)能力,把專業(yè)知識講清楚;第二層“啟迪智慧”:讓學生對教學的內容、方法和手段感興趣,在興趣和思考中學習;第三層“點化生命”: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營造師生合作的環(huán)境、情景、氛圍,激勵學生產生合作需要的動機和情緒,從而主動學習。從而建立一支數(shù)量足夠、結構合理、師德高尚、教育觀念新、創(chuàng)新意識強,具有較高教學水平和較強實踐能力的教師隊伍,并進行分工合作,讓學生各美其美。
1.強化師德師風教育,教師實現(xiàn)自我超越
通過建立個人“愿景”、保持創(chuàng)造力、誠實地面對真相和運用潛意識,便可實現(xiàn)自我超越。開展以“立師德、正師風、樹師表、鑄師魂”為主題的教育活動,通過“我把工作當作自己的事業(yè)了嗎”大討論、“我身邊的好教師”演講比賽等形式,讓教師隊伍成為具有較高思想覺悟和良好道德品質,具有奉獻精神、愛崗敬業(yè)和開拓創(chuàng)新的主人。
2.改善心智模式,激發(fā)教師成長的熱情
心智模式是指存在于個人和群體中的描述、分析和處理問題的觀點、方法和進行決策的依據(jù)和準則。著名作家劉墉說過:“你可以一輩子不登山,但你心中一定要有座山,他可以使你總有一個奮斗的方向,他使你任何一刻抬起頭,都能看到自己的希望。”其實,每一位教師內心都有著成長的愿望,校長就是要喚醒和激活這種意識,幫助和引領教師把這種夢想變成現(xiàn)實。注重骨干教師的培養(yǎng),教師培訓工作讓我深深地意識到,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絕不是齊步走。我把教師培訓分為三個層次,一是入格培訓,對于剛調入和部分薄弱教師,培訓重點放在常規(guī)的入格上;二是升格培訓,對部分確定為培養(yǎng)對象的老師,培訓重點放在提升上;三是風格培訓,對于有教學經驗的中老年教師要幫助他總結提煉自己的教學風格[4]。
3.建立共同愿景,激活教師成長的動力
共同愿景是指組織成員與組織擁有共同的目標。好學校不是教師單純教書的地方,也不是校長引領教師制作“標準件”的地方,而是校長、教師和學生生命成長的地方。學校必須引領教師在教育教學中開展教育科研,這樣才能很好地解決教育教學中的新情況、新問題,才能為學生獲得優(yōu)質高效的教育提供保障。著眼未來,培植師資,鼓勵教師閱讀、學習,只要教師愿意學習,學校就給予繳費保障,面向全體教職員工不設門檻,機會均等[5]。
4.團隊學習,打造合作共贏的教師團隊
團隊學習是建立學習型組織的關鍵。彼得·圣吉認為,未能整體搭配的團隊,其成員個人的力量會被抵消浪費掉。在這些團隊中,個人可能格外努力,但是他們的努力未能有效轉化為團隊的力量。當一個團隊能夠整體搭配時,就會匯聚出共同的方向,調和個別力量,使力量的抵消或浪費減至最小。在團隊中,如果個人能量不斷增強,而整體搭配情形不良,就會造成混亂并使團隊缺乏共同目標和實現(xiàn)目標的力量[3]。
5.系統(tǒng)思考,不斷提高
系統(tǒng)思考是一種分析綜合系統(tǒng)內外反饋信息、非線性特征和時滯影響的整體動態(tài)思考方法。它可以幫助學生整體、動態(tài)地而不是局部、靜止地觀點看問題,因而為建立學習型組織提供了指導思想、原則和技巧。系統(tǒng)思考將前四項修煉融合為一個理論與實踐的統(tǒng)一體。
本文主要提出了運用五項修煉的原則來優(yōu)化學校的管理模式,筆者認為,革新的目的是去故創(chuàng)新,推進過程中肯定有懷疑者,這個時候我們要解釋,激發(fā)、喚起他們的認同,而不能強制實施。在全速推進的過程中,要注意踩剎車,對存在慣性與惰性的,我們要做耐心細致的解釋,不斷矯正、引導他們一路支持與前進。同時,校長在革新過程中要有“孚”。鼓勵師生參與學校管理,新模式的落實,離不開老師和學生的參與,學校創(chuàng)新了管理模式之后,一定要落到實處。同時,校長應引導教師不“小人革面”,提供給教師盡量多的與變革和變革如何影響教學工作方面的信息,使教師支持變革并積極參與其中,努力辦有品位的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