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劍
許久了,女兒女婿一直想盡盡孝心,帶我們去領略一下南國風光,盡享椰風的輕拂,聆聽海韻的祝福。但都因一個“忙”字未能成行。
感謝命運的安排,終于清閑下來,有了一段可以自由支配的時光。于是一家四口相約海南,共同實現了一個心愿。
時令將近冬至,北方已是冰封大地,萬物凋零。上飛機的時候還是寒風凜冽,身上全副武裝,到達三亞鳳凰機場卻覺暖風撲面,如沐春光。
女婿考慮得很周到,已提前和女兒從北京過來打好前站,還借了朋友一輛越野車方便自駕游。上次來海南是八年前,日新月異的變化已讓我對這里的一切感到陌生。一路欣賞著南國旖旎的風光,不覺便來到了入住的海濱酒店。
酒店是開放式的,座落在亞龍灣畔、椰子林間,臨窗而立,椰樹搖曳,海風習習,院內綠草如茵,泳池清可見底,游客們或坐或躺,或泳或談,或拍照或擺拍,都是一襲的夏日裝扮,一臉的悠閑愜意。
小憩之后已近傍晚,夕陽西下,迎著清新的海風,踏著腳下細軟的沙灘,慢慢走向海邊,不一會,一望無際的大海和成片的椰林便盡收眼底。
近了,更近了,已經聽到了陣陣濤聲,我急不可待地把鞋子扔掉,張開雙臂投入大海的懷抱。海水湛藍湛藍的,清純如少女之心,沒有一絲雜質,時而俏皮的涌到沙灘上,濺起浪花朵朵,那么晶瑩剔透,那么大度包容,那么溫柔善良,就像一首歌里唱到的:“大海啊,大海,就像媽媽一樣……大海啊,我的故鄉(xiāng)……”,這一刻,我真的像嬰兒躺在媽媽的懷抱,又像漂泊的游子終于回到了故鄉(xiāng)。返老還童,葉落歸根,有的只是滿足,再大的委屈都煙消云散了。
拍照,走秀,唱歌,跳舞,嘻笑,打鬧……我們又找回了未泯的童心,回到了年少時光。玩累了,倦了,就躺在海灘的藤椅上,沐浴在夕陽的余輝里,聊著家人朋友、親情友情,以及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小兩口還時不時地秀著恩愛,盡情地享受著大自然的恩賜,欣賞這天人合一的美景,直到夜色漸漸地將我們吞沒。
三亞的夜生活豐富多彩,順著椰林小道,步行不遠,便來到鬧市區(qū)的海鮮大排檔。
這里各類生猛海鮮應有盡有,客人們可以根據不同的口味和消費水平到海鮮超市采購,然后交大排檔加工。大家圍坐在一起,不管認識的還是不認識的,都熱情地打著招呼,還時不時地碰上一杯,氣氛很是融洽。
酒足飯飽后,和女兒牽手穿梭在琳瑯滿目的商業(yè)街上,時而吃串燒烤,喝罐椰汁,品嘗一下新鮮的熱帶水果,還給小外孫選了兩件別具海南特色的小玩具呢,仿佛一下子又找回了久違的感覺,別有一番滋味。
為了更好地體驗黎苗風情,我們把旅行的第二站選在位于五指山南麓的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
車子途經新星農場,路兩旁黎苗風格的寨子閣樓隨處可見,漫山遍野的芒果豐收在望,果園里,田地間,農人們都在辛勤地耕種勞作,好一派南國風光。停車休息的時候與路邊小賣部的主人寒喧,得知她是山東菏澤老鄉(xiāng),當年父母都是插隊知青,后來就留在農場就業(yè)了。恰巧家里老人剛從山東探親回來不久,談及遙遠的家鄉(xiāng),老人家一下打開了話匣子,眼神中不時流露出眷戀和不舍,時空遙遠、骨肉分離、歲月無情,我無法對那段歷史作出一個準確的評價,但眼前的情景卻讓身處異鄉(xiāng)的我們也陡增了一抺淡淡的鄉(xiāng)愁。
聽當地的朋友介紹,保亭山清水秀,風景如畫,氣候溫而不熱、涼而不寒、爽而不燥、潤而不潮,是理想的休閑度假圣地。我們下塌的酒店,就座落在遠近聞名的七仙嶺國家森林公園,這里依山傍水,植被茂密,藥材遍布,地熱充足,空氣中負氧離子含量極高,還有一個更好的待遇,就是不出房間就能泡到上好的溫泉。
清晨,云霧繚繞,推窗望去,七仙嶺酷似七位仙女披著薄紗亭亭玉立,端莊窈窕;時近中午,霧漸散去,此時的七仙嶺又像七把利劍直指云霄,氣勢雄偉。我們在這里觀云海、看茶花、賞奇石、追逐稚雞,踏著溪水捕捉石魚,觀看風情演出,品嘗竹筒飯、山蘭酒等特色風味……享盡了南國別具一格的民俗盛宴。
在黎族民俗館里,我們認真聆聽著講解員介紹五指山下這神秘古老的民族。他們世代生活在綠椰林邊,崇敬自然、祭拜鬼神、植棉織錦、破竹為器、繡面文身、歡歌漫舞。他們堅守著古樸的文化與生活,也在與其他民族的交流中不斷完善著自己的智慧與認知。勤勞勇敢的黎族人民在長期的自然生活和社會活動中,創(chuàng)造了豐富多彩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在數代人的傳承與磨礪中將他們的文明孕育成一顆鑲嵌在南島的璀璨明珠。
位于縣城一隅的仿古建筑——和坊茶樓是保亭的象征,被譽為“海南第一樓”,它是明清閣樓建筑與黎苗元素的完美結合,文化底蘊厚重,古色古香,也是保亭最為著名的景點之一。這次沒能到茶樓上品茗聽書,體驗民族風情,只是遙遙地駐足觀望了一陣,也算留點小小的遺憾吧。
返回的時候,途經一個叫做“呀諾達”的熱帶雨林公園,許是被這奇妙的名字吸引,許是被宣傳畫上熱帶雨林獨特的魅力感染,我們臨時決定來次雨林探險。
導游告訴我們,“呀諾達”是海南土語,翻譯過來就是“1、2、3”的意思,不過在這個景區(qū)里還有另一層意思,大概就是“你好,諾言,再見”,于是,所有人進去后都要用“呀諾達”三個字來打招呼,還要配合一個“V”的手勢。園內游樂設施齊全,張燈結彩,卡通人物眾多,大家仿佛走進了一個童話般的世界,極盡快樂。
這里常年氣候炎熱,雨量充沛,由于新陳代謝速度極快,素有“地球之肺”的美稱,也是超過一半動植物的棲息地。走進雨林,只見古樹參天,枝藤蔓延,雜草叢生,藻類、蕨類、蘚類等植物隨處可見,不愧為是植物王國。這里生長著世界上最珍貴的木頭——黃梨木,這種木頭敲開外殼后,里面還有一小根木頭,做家具的時候只能用里面那根。百聞不如一見,這次我終于親眼目睹了“樹黃金”的出處。
一路走來,長期生活在北方的我們真是大開眼界。龍眼樹、毛丹樹、檳榔樹、紅豆樹、蜘蛛花、白骨苦丁茶,還有一種沒有花心的“好男人花”,能釋放大量水分的“旅人蕉”等等,都給我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有些植物親眼所見后還顛覆了以前的認知。
在熱帶雨林里,藤本和附生植物據多,它們有著極其頑強的生命力。最具特色的生存競爭該是“植物絞殺”了,就是為了吸取養(yǎng)分,一種植物的藤蔓攀附在其他樹木上,直至把那棵樹的養(yǎng)分吸光致死。真沒想到生物鏈也是這么殘酷啊,看來“藤纏樹,樹纏藤”般激情相擁的背后還暗藏殺機呢,自然界就是這樣,時刻都在演繹著適者生存的定律。
就在呀諾達的旁邊有一個“檳榔谷”,在那里還可以看到原生態(tài)的黎苗文化,至今還存在著最后一批臉上畫有圖騰的原著民,給這洋溢著現代氣息的雨林增添了幾分古老和神秘。
走出景區(qū),女兒感嘆道:千萬年來,能在這里生存下來的數千個物種肯定都是最棒的。來,一起把它們拉進框里!
快門閃過,留下我們和長青藤同框的俏影,也匆匆結束了暫短的熱帶雨林之行。
回到三亞海棠灣的時候已是夜色闌珊。華燈初上,晚風輕拂,椰子樹上五顏六色的霓虹忽明忽暗,將這美麗的南國小城裝點的更加嫵媚多姿。
短短幾天的功夫,我感覺自己已徹底喜歡上了這座海濱小城。這里遠離都市的擁堵和喧囂,椰樹林立,鳥語花香,遮陽傘、太陽鏡、人字拖是城市象征。無論是躺在亞龍灣的沙灘上享受日光浴,或是獨自一人踏著海韻在椰林中漫步,還是潛入神秘的水下去探尋未知的世界,都會為你留下一抹難忘的回憶。遠在天涯海角,才能真正感覺夕陽落盡、自在逍遙的無限涌動和美好。
時間過的好快,轉眼到了分別的時候。
三亞高鐵站口,女兒輕輕捶打著女婿,“明天你又生活在爸爸媽媽身邊了,而我卻又要離開爸爸媽媽了,好不公平啊……”,“媽媽,不想讓你走,以后你們到北京和我們一起吧……爸爸,都怪你非讓我留在北京工作……”
女兒撲在妻的懷里,不停地啜泣,全然沒有了前些天的歡愉。女婿一邊忙前忙后地幫我們整理行李,一邊不厭其煩地寬慰女兒。我的鼻子酸酸的,甚至找不到一句可以安慰的話語。
“都是孩子的媽媽啦,怎么還跟個孩子似的?”妻邊勸女兒,卻也是淚流滿面了。
站內廣播上又傳來一遍催促上車的聲音,妻這才一步三回頭地和女兒分開,我一直拉著行李箱往前走,努力不去回頭。終于通過了安檢,我偷偷轉過身向女兒望去,女兒的淚還在流,依然和女婿一起不停地向我們招手。這回,我終于忍不住了,淚水奪眶而出,順著腮邊流了下來……
“女兒,別難過,天涯離別,京城聚首!”。坐在高鐵上,我按下了手機的“發(fā)送”鍵。
“爸爸媽媽,以后每年我們都在祖國各地相約!”。女兒秒回。
動車緩緩地駛離三亞,夜幕下的椰子林更顯深邃幽靜,海浪仿佛依然回蕩在耳邊,星光點點,似在訴說著親情無限。
——選自《文學高地》微信公眾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