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小珍
《醉翁亭記》寫于宋仁宗慶歷六年(1046),他被貶謫到滁州,是宋仁宗慶歷五年(1045)。也就是說歐陽修被貶滁州后一年才寫了這篇千古奇文《醉翁亭記》。這可以從作品的內(nèi)容上看出來,文中不是簡單寫某一次或初次來瑯琊山山間游玩,而是朝暮四時皆在其間流連。一個常年寄情山水之人,有何抑郁憤懣不能排遣呢?只有在他將自我的小情感排遣之后,內(nèi)心“與民同樂”的大情懷才得以淋漓地彰顯。
歐陽修被貶滁州。滁州,今安徽一帶,是個偏僻的小城。假如沒有歐陽修,我們現(xiàn)在都不會知道滁州西南面還有個瑯琊山,山上還有個醉翁亭??赡苣銜磫枺阍趺茨敲纯隙莾菏莻€偏僻的小城,你又不是那時的人,對于那里了解多少。其實,不用了解,只看課文就知道了?!艾樼鹨病薄搬勅病薄白砦掏ひ病?,這些都是介紹性的陳述。說明在讀這篇文章之前,我們根本不知道,這里就是瑯琊山,就是釀泉,就是醉翁亭。不為人知或最起碼是鮮為人知,還不足以說明所貶之地僻遠嗎?
歐陽修正值壯年時期(40歲),為范仲淹求情得罪朝中小人而被貶謫到這僻遠的江湖,這已經(jīng)是他第二次因范仲淹而被貶了,內(nèi)心怎能不抑郁憤懣。但經(jīng)過一年寄情山水的心理療傷,他恢復(fù)了,內(nèi)心抑郁也得以排遣。和《小石潭記》不一樣,《小石潭記》中柳宗元去游玩心情還是抑郁著,所以文中是“似與游人相樂”,而不是“與游人相樂也”。而《醉翁亭記》中,“瑯琊也”“釀泉也”“醉翁亭也”,虛詞“也”的使用,在介紹此處美景之時,明顯感覺到歐陽修自得其樂的心情。
之所以說他內(nèi)心抑郁得以排遣,其實就暗示著在這之前,他是痛苦抑郁的。歐陽修自幼家貧,三歲而孤,連續(xù)幾次科舉考試都沒有考中。好不容易考上了,進了官場,結(jié)果正值盛年,橫遭貶謫。歐陽修為范仲淹說話,得罪小人,被貶??芍敃r他是受什么事牽連?是因甥女張氏曖昧之事,被人誣告。他曾經(jīng)在《啼鳥》一詩中寫道:“我遭讒口身落此,每聞巧舌宜可憎?!边@被貶謫得實在是冤??!內(nèi)心不痛苦抑郁是不可能的。
但是,《醉翁亭記》中卻寫道:“野芳發(fā)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fēng)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边@句話我們平時只當作寫景的句子在欣賞,但其實更是借景抒情的典型。他想借此表達什么情感呢?他曾在《戲答元珍》一詩中告誡自己“野芳雖晚不須嗟”。 歐陽修其實是以“野芳”“佳木”自況,利用四季更替的自然哲理以表達自己“發(fā)而幽香”“秀而繁陰”。“風(fēng)霜高潔”是說自己高潔的本性,“水落而石出”是面對自己被誣的事實,堅信會有水落石出的一天。由此,我們說歐陽修其實心態(tài)已經(jīng)調(diào)整到位了。他不再沉溺于痛苦,而更多地是表現(xiàn)出濁者自濁、清者自清、樂觀豁達的心態(tài)。也正因此,才可能讓我們在追隨他的步伐一起游賞時體會到他的那份自得其樂。
可是,樂從何來?自然是與民同樂。第三段當頭第一句就是滁州城老百姓快樂出游的場景,可見老百姓在歐陽修心里是放在第一位的。接下來的所有樂皆來源于此。
太守設(shè)宴,“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雜然而前陳”。我們看到的不是鋪張浪費,不是山珍海味,而是一份太守的樸素。有人不解,樸素?有魚有酒,有葷有素,山肴野蔌,還樸素?對,就是這些才最能說明宴會的樸素。因為所有一切都是就地取材,魚是現(xiàn)捕的,酒是自釀的,并沒有說為了設(shè)宴,就大費周章,勞師動眾,從滁州城運點什么來。樸素的宴請,可不像是宴請達官貴人。
我們再看宴會上的游戲?!把绾ㄖ畼罚墙z非竹,射者中,弈者勝”,投壺,下棋,都是傳統(tǒng)民間游戲。絲竹,則代表的是官場音樂。這里強調(diào)沒有官場上嘈雜的音樂,而玩的是投壺、下棋等民間游戲。至此,我們可以推測歐陽修宴請的眾賓客也都來自民間。這和前面對滁州百姓出游的場景描寫剛好相呼應(yīng)。歐陽修宴請的就是滁州城的老百姓,心懷百姓,看到老百姓快樂出游,這已經(jīng)是人生一大幸事!宴請百姓,能有老百姓同醉同樂,這更是幸事中的幸事!
看看歐陽修的醉,歐陽修是真醉嗎?課文中寫道“太守與客來飲于此,飲少輒醉”。但事實上,歐陽修在嘉祐年間寫給沈遵的詩文中寫道“我時四十猶強力,自號醉翁聊戲客”。蘇軾也曾評價歐陽修的酒量“盛年時能飲百盞”。被貶到滁州時,歐陽修正值盛年。說明此時的歐陽修酒量不淺,并非文中所述。那么,問題來了,他為什么要說“太守醉也”?此處的“醉”,不是真醉,而是陶醉,陶醉于老百姓歡飲的宴會之中??粗傩诊嬀朴螒虻目鞓穾Ыo他足夠的慰藉。身為太守,政治清明,能治理好一方百姓,讓百姓安居樂業(yè),快樂出游;同時,與民同樂,“太守歸而賓客從”,深受百姓愛戴。做這樣的太守,怎能不感到自豪呢?
《醉翁亭記》為我們展現(xiàn)的是一個自己內(nèi)心滿是瘡痍,卻仍樂觀豁達、勇敢率真的靈魂,一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身處僻遠江湖,卻仍心懷百姓、可親可敬的靈魂?!蹲砦掏び洝窛M篇錦繡,字字珠璣,歐陽修既有文學(xué)家的形,又有政治家的魂!
[作者通聯(lián):浙江寧??h梅林初級中學(xué)]